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離不開父母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方式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其實,想要讓孩子真正成長起來,父母應該要學會“忍”。

做父母的只要“忍”住這四件事,孩子未來將會很優秀。

1

忍住不包辦

孩子才能獨立

曾有這樣一則新聞,刷新了三觀。

一位四十多歲的成年男子,從小學霸,大學讀的是同濟,後來又在加拿大名校滑鐵盧大學拿到了工程碩士學位,可以說從小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是回國後的他,一直不肯工作,天天宅在家裏,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

而他的母親八十多歲了,有尿毒症,每週需要三次坐公交車去透析。

一個月3500塊的退休金,醫療費要花2000多,再養活自己和兒子,根本就很難很難。可是她苦苦勸兒子出去工作,他就是死活不肯。

八十多歲的老母親哭着說:“都是我害了他,樣樣包辦,他從小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依賴慣了。”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事事包辦,子女只會成爲長不大的孩子。

父母替孩子走的路,最後都成了坑。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可是要分清什麼纔是真正的愛。

父母的愛,應該指向分離。

負責任的父母,應該要學會放手,捨得用孩子,教會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孩子自己長出強健的翅膀,而不是事事包辦。

美國作家鄧肯曾說:“我們給子女最好的遺產就是放手讓他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的兩條腿走自己的路。”

爲了孩子好,父母要忍住不包辦,放手讓孩子獨立。

2

忍住不比較

孩子擁有自信

前段時間,有個13歲男孩因離家出走的原因登上了熱搜。

南京六合區,13歲的男孩天天離家出走,幸運的是警察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找到了他。

天天向警察叔叔訴說了自己的“傷心事”:“爸爸老是覺得我這不行那不行,還經常拿我和別人家孩子比,他不喜歡我,我就走。”

天天離家出走前,還給爸爸留下便條,上面寫着:

“親愛的爸爸,你不用找我了。以後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你不該有我這樣的兒子,再見了爸爸。”

短短几行字,足以表達天天的決絕。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習慣性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然而一味拿孩子去比較,挫傷的不僅是他們的自尊和自信,更會破壞他們的安全感。

時間久了,父母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親子關係會變得越來越疏遠。

“別人家的孩子”,最終傷害的只會是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爲人父母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如果真要比較的話,就請拿孩子自身的變化來比較。

學會關注孩子的變化,肯定孩子的進步。

3

忍住不催促

孩子變得自律

生活中,不少家長說過這樣的話:

“你怎麼還在看電視,還不快點去寫作業!”

“到點了,該上學了,快點!”

“都幾點了,還想着玩,快點睡覺!”

……

養育孩子,許多家長彷彿就有了着不完的急。而着急的第一大原因,就是孩子實在太磨蹭了。

孩子一磨蹭,父母就不斷地催促。

然而有位教育專家說:面對孩子磨蹭,催促,是毒害孩子最深的毒藥。

要知道,催促,只能使身體到位,卻無法讓心思到位。

再者,父母一再地催促,毀掉的是孩子的自律性。

孩子會變得越來越焦慮,容易養成馬虎、不思考的壞習慣,甚至還會帶來習得性無助。

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家長一定要忍住催促孩子。

當孩子磨蹭時,儘量嘗試去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嘗試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嘗試讓孩子去承擔放縱自己的後果……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學會自律,學會責任,才能做到對自己負責。

4

忍住不偏袒

孩子有教養

曾有一則新聞,上海迪士尼8歲孩子摸臀的新聞引發公衆熱議。

一個姑娘看完表演出來後,感覺到自己被一個8歲男孩摸了屁股,就說了男孩幾句。

沒想到與男孩同行的母親和其餘兩個女伴發飆了,對着姑娘又是辱罵又是推搡。

“你有妄想症吧,你屁股沒被人摸過啊?”

“碰到就碰到了,你長這個X樣,還摸你屁股啊!”

家長本可以大事化小,跟姑娘道個歉,孩子可能只是不小心碰到沒有惡意。

然而這位家長卻不論孩子對錯,只一味偏袒孩子,對姑娘又罵又打,最後淪爲了笑柄。

其實,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縱容孩子犯錯的家長。

在孩子犯錯時,不及時糾正而去指責受害者,是否有一天,犯錯就變成犯罪?

當從小錯變成大罪,那時候無論家長再如何偏袒,都是無用了。

有句話說得好:你對孩子的偏袒,遲早會親手把孩子推入深淵。

每位父母都愛着自己的孩子,但請讓這份愛有理有度。

在孩子犯錯時,千萬不要偏袒,而是要讓孩子明確是非黑白,知錯能改,讓孩子成爲一個有教養的人。

有句話說得好:孩子,你可以不優秀,但絕不能沒有教養!

總之,父母忍住以上這四件事,孩子將來差不到哪裏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