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長假,就在大家歡度國慶、四處旅遊觀光的時候,這裏發生的兩起車禍令人心碎,一個是吉林松原扶余市;一個是甘肅省定西市岷縣。

10月4日5時,吉林松原扶余市514省道39公里處扶余市長春嶺鎮石橋村附近,由西向東行駛的號牌爲吉A1E19W小型普通貨車撞至前方同向行駛的農用四輪拖拉機尾部後駛入對向車道,與對面駛來的吉JMK350小型普通貨車相撞。事故造成18人死亡、1人受傷。

5日,甘肅省定西市岷縣西江鎮一村民駕駛同村村民的重型自卸貨車失控後衝進農貿市場,導致6人死亡,14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

對於這兩起事故,我更想談談吉林發生的交通事故。據當地媒體介紹說,由於今年臺風把玉米都颳倒了,沒辦法進行機器收割,所以纔會有這麼多人一起坐着小貨車出發去掰玉米。掰玉米的工人一般都是凌晨出發,掰一次玉米按小時收費,一天收費在200元左右。

農民的天職是種植莊稼和收割糧食,這些年雖然有機械生產,但遇到天災還是要靠農民動手勞作。

我爲什麼突然想到寫這篇文章,一是對那些失去生命和家庭的人感到惋惜;二是我最近看到一些現象,這些現象有可能隨時會引發一些意外事故。

10月6日,我乘車到湟中部分村莊,那裏的人們正在秋收,有人在田地裏幹活,有人在馬路邊上曬糧食。本來就不寬的馬路,被曬糧食佔去了一半,農民還在曬的小麥上走來走去,有人還拿着掃把或篩子不停地爲麥子去雜。而車輛就在他們的身邊呼嘯而過,有快有慢。

同樣的場景,我在大通縣、互助縣等地方農村也看到不少。在一些鄉村公路上要麼一家人都在現場幹活,要麼婦女和老人帶着孩子在曬糧食。婦女在幹活時,孩子在一旁晾曬的穀物上玩耍。而就在他們的身邊,一輛輛的車擦肩而過,甚至有人直接把糧食曬在馬路中間,讓過往的車輛進行壓碾。這裏說的只是一少部分,大部分農民還是在田裏或地裏打碾收割莊稼。

秋天到了,農民開始收穫一年的希望,這是最辛苦的季節,也是他們最忙碌的季節。但這樣的方式方法值得思考,每次事故往往發生在一瞬間,而後果卻不堪設想。

在互助縣南門峽鎮,一位趙姓農民說,他們以前打碾是在地裏,先找一片平地,然後進行修整,等平整好了,然後在上面進行打碾。現在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們把碾場的地方選在了公路上,這樣既方便又省時,更多的是年輕人出門打工,留守老人只能選擇公路,也有年輕人趕緊收割完莊稼去打工。但大家萬萬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安全問題。

其實,很多人的想法是,“我就在路邊上打碾個小麥,自己多注意就不會發生啥事情,再說,開車的司機也會小心的,不會撞在人上的,車撞了人的話司機還要負責任的。”抱這種僥倖心理的大有人在。

在我的記憶裏,小時候家裏打碾小麥或油菜籽的時候,大家就在門前的麥場上進行打碾,小孩子們還在麥堆裏翻跟頭、玩遊戲。但這樣的場景彷彿很遠了,而眼前的一幕幕讓人擔憂,讓人心裏不安。

每年秋收時節,我省很多地方政府部門都會大力整治公路打碾曬糧行爲。尤其對在公路上佔道進行打碾、晾曬穀物行爲進行整治。每次整治行動以勸說、教育爲主。向羣衆宣講環境保護相關知識、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講解佔道曬穀潛在的危害性、分析近期發生的交通事故案例,引導大家自覺維護村莊環境衛生,遵守交通法規等。但事情往往是年年說,年年再現。

有人說,是時代變了,人們爲了清閒、爲了趕時間,就近在公路上打碾糧食。但我想告訴那些在公路上打碾的人們,時代如何變遷,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應該尊重生命,尊重自己的人生。

吉林松原扶余市發生的車禍事故,其實在其他地方也存在,各地有關部門都應該高度重視這種超載、違規、佔道現象,不要讓安全事故再次上演。珍惜生命,活着纔是硬道理,你們說對嗎?

劉志強,媒體人,作家,青海省作家協會會員,最美詩集《五月流觴》、散文集《以心靈的方式記錄》、小說《男人的村莊》熱銷中。獲第七屆青海青年文學獎,多次獲青海新聞獎,2016年青海讀書會十佳“好作者”,全國首屆青年網絡作家井岡山高級培訓班學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