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母亲摘140斤柿子送儿子返程上了热搜。

事情是这样的:10月6日,河南开封,假期即将结束,冯先生准备启程返回300公里外的城市上班。返程前父母亲开始张罗,把冯先生的车塞得满满当当。140斤柿子和其他土特产塞满了冯先生的轿车。那,是父母的心意和不舍。

似乎每年都有相关的报道,返程大潮,总少不了行李箱和后备箱被塞满的报道。

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父母,不管多大永远在他们眼里都是孩子,总是怕吃不好穿不暖的。

但是,我很想知道,冯先生要如何处理这300斤柿子?还有青菜等等?

怎么储存呢?送给同事?好友?

其实在子女的心里,并不想拿这么多东西回去,拿了冰箱放不下,也吃不完,不拿又显得不孝顺。

我们可以理解天下父母心,但是有的时候也不妨听听子女的心声。

现在不是以前,物质不缺乏,特别是这些难于保存的东西,实在没必要一次性拿这么多。

一个是路上太重了,不方便,特别那些坐高铁坐飞机,反而成为负担。

二是长假结束后,子女要开始上班,开始忙碌,处理这些东西反而成为负担。

同理,还有子女对父母的孝心,比如把父母接到城市,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孝心,可是,父母真的开心吗?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是曹可凡采访撒贝宁的。

撒贝宁说:

“我比较后悔的一件事,就是不该把我父母从老家武汉接到北京来,我觉得这个是可以跟年轻人分享一下的。”

“我跟妹妹都在北京,他们两个退休以后,在武汉就老牵挂孩子。我就想,自己既然有能力把父母接过来,那未尝不可让他们跟孩子在一块儿呢?我们也能更多地陪伴父母。”

“但后来才发现——把他们接到北京来之后,那也是我最忙的时候,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能够相聚的次数变得更多,他们反而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包括老朋友、老同事、家里的亲人……”

“我妈妈在退休以后参加老年合唱团……她也喜欢这些事儿,突然一下到北京,以为能天天跟儿子女儿在一块儿,但后来发现他们更多的时间还是老两口在家、俩人四目相对,缺少了生活中那些必要的元素,他们一下子就变得很寂寞。”

“我现在回想起来,我很难体会,可能我永远都没有办法弥补这个遗憾,因为那时候他们很寂寞,但我又不在他们身边。他们(有苦衷)不会说出来,打电话说 ‘都好’。”

“两个老人在北京也没什么亲戚朋友、没什么地方可去,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老觉得他们都已经在北京了,还有啥不踏实的啊——所以我就在想,这个世界上,做子女的,拿什么能够弥补父母或者回馈父母对你的那份爱呢?”

所以,很多时候,父母与子女不妨听听对方的想法,尊重对方的意愿,不要用爱的名义,做不自觉伤害对方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