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作爲儒家思想的發揚者,他跟孔子一樣,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而且還是政治家、教育家,在儒家地位中,孟子的思想僅次於孔子,後人把他們二人合稱爲"孔孟",孟子宣傳仁政思想,是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的人。

不得不承認,孟子的思想非常深邃,很有內涵,直到如今這些思想仍舊包含許多爲人處世的道理,如今的中學課本中都離不開孟子的文章,雖然孟子的主張思想流傳了千年,然而爲什麼他在世時,戰國時代沒人買他的賬呢?

據說孟子年輕時,名氣就已經很大了,有一次他去魏國遊學,趁機去拜訪魏惠王,向他兜售自己的思想,魏惠王問他:"先生你對魏國有何看法,如何才能讓魏國強大起來呢?"按理說這是魏惠王給他機會,如果他回答得好,便可直接在魏國活得一官半職,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面試官向面試者提問。

但孟子是怎麼說的呢?他回答說:"大王一開口就要說利益,而我的思想卻是奉行仁義,只有仁義能讓人充滿愛心,假如時刻離不開經濟發展,那麼百姓就喜歡談錢,天下人爲了追求利益會不折手段,長此以往整個國家就要滅亡了。"

聽完孟子的話,魏惠王點頭表示認可:"你說得對。"其實魏惠王這話的潛臺詞是"你可以滾了!"孟子堪稱史上首位尬聊專家,幾句話就讓魏惠王對他產生厭惡,這就是道不同不相爲謀,孟子的思想其實也沒錯,爲什麼在戰國時期喫不香呢?

因爲孟子是用道德的標準來約束人,道德是人的中計追求目標,可統治者要治理國家,自然需要講利益,拋開利益不談,而去講道德,這只是孟子的一廂情願罷了,當時國家需要講究綜合實力,包括經濟、軍事、政治等,而不是講仁義。

仔細看看儒家學派的思想,就會發現這種思想很特別,它把仁義與利益是完全分開的,甚至是完全對立的,想要仁義就得拋卻利益,想要利益則要拋卻仁義,沒有能在兩者之間形成平衡,而是走向了一個極端,所以孟子的思想只能在和平社會用來約束人的行爲,而不能在戰亂年代用來治國。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心裏也知道,自己的思想需要"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他在戰國時代不受人待見,也是他命中註定,如果沒有利益作爲基礎,所謂的仁義也就成爲僞命題了,你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