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後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莫高窟中有如此多的佛教壁畫,它們都有哪些類別呢?又分別表達了什麼內容呢?

(1)佛傳故事:主要宣揚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蹟。一般畫“乘象入胎”、“夜半逾城”的場面較多。如莫高窟第290窟(北周)的佛傳故事作橫卷式六條並列,用順序式結構繪製,共87個畫面,描繪了釋迦牟尼從出生到出家之間的全部情節。

(2)本生故事畫:是指描繪釋迦牟尼生前的各種善行,宣傳“因果報應”、“苦修行善”的生動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畫中廣泛流行的題材,如“薩捶那捨身飼虎”、“屍毗王割肉救鴿”、“九色鹿捨己救人”、“須閣提割肉奉親”等。

(3)因緣故事畫:這是佛門弟子、善男信女和釋迦牟尼度化衆生的故事。與本生故事的區別是:本生只講釋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緣則講佛門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畫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強盜成佛”、“沙彌守戒自殺”、“善友太子入海取寶”、“須摩提女因緣故事”等。

(4)佛教歷史故事畫:是指根據史籍記載畫成的故事,包括佛教聖蹟、感應故事、高僧事蹟、瑞像圖、戒律畫等。它包含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資料。這類畫多繪於洞窟龕內四披、甬道頂部和角落處等次要地方。但有的也繪於正面牆壁,如莫高窟第323窟的“張騫出使西域圖”、“佛圖澄”和第72窟的“劉薩訶”等。

(5)比喻故事畫:這是釋迦牟尼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給佛門弟子、善男信女講解佛教教義所列舉的故事。這些故事大都是古印度和東南亞地區的寓言、童話,被佛教徒收集記錄在佛經裏,保存至今。敦煌壁畫中的比喻故事有“象護與金象”,“金毛獅子”等。

文章內容、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