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退出北汽德奔後,奔馳或將對北汽“技術斷供”

來源:國際金融報

日前,一條“北汽被奔馳斷供技術”的消息在業內流傳開來。這源自於今年5月,梅賽德斯奔馳技術集團(MBtech集團)徹底退出了北汽德奔。

如今,北汽德奔爲北汽集團獨資控股,不僅如此,來自外方的高管也全部退出董事會,北汽德奔監事、理事、董事、總經理等均已變更爲中方人員。

基於北汽德奔是北汽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技術集團於2015年成立的面向北汽集團自主品牌的技術中心,外資股東的退出被業內解讀爲奔馳將不再對北汽集團進行技術輸出。

對於這一猜測,有報道稱,北汽方面表示,此次股東股權變更是出於戰略決策決定回收股權。戴姆勒方面則回應,北汽德奔已建立與戴姆勒的直接技術合作渠道,雙方將繼續展開全面合作。

奔馳無奈退出?

其實,業內的猜測並非毫無依據,因爲北汽德奔在成立之初,確實是爲進一步提升對奔馳技術的轉化能力,消化吸收和再升級薩博技術來協助北汽紳寶品牌而設立的。

2015年,北汽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技術集團合資成立了北汽德奔,併爲其在北京設立了總部,在德國斯圖加特也設有辦公室。北汽德奔當時註冊資本爲1000萬美元,總投資額2500萬美元。其中,北汽集團佔比51%,梅賽德斯奔馳技術集團佔比49%。

成立之初,北汽集團對北汽德奔寄予厚望,並宣稱它是中國目前唯一“專供”自主品牌的合資技術中心,專注於北京汽車高端產品研發,是北京汽車未來最重要、代表最高水平的技術科研“心臟”,也是北汽落實與戴姆勒全面技術合作的平臺和主體。

當時,北汽德奔還表示,在成立三年後形成整車開發能力,爭取每年開發出一款新車型產品,提供給北汽集團。雖然這個目標並未實現,但也足可見當時北汽德奔的“野心”。

據悉,北汽的衆多高端車型確實採用了來自北汽德奔輸送的技術。例如,基於奔馳上一代GLS打造的越野車型BJ90,採用北汽德奔軟硬件技術的BEIJING-X7等。此外,奔馳還將上一代E級車V212平臺及前後車橋有關核心技術許可提供給北汽集團使用。

那麼,梅賽德斯奔馳技術集團爲何會在北汽德奔成立5年後選擇退出?有業內人士猜測,這或與梅賽德斯奔馳技術集團“易主”有關。2018年,梅賽德斯奔馳技術集團被AKKA徹底收購,這意味着該技術集團已經與奔馳脫離了關係。

汽車分析師張翔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奔馳退出北汽德奔是遲早的事,因爲隨着北汽集團燃油車的蕭條,北汽德奔開發項目變得很少。比如北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北汽紳寶已經停產,北京吉普雖然還有一定銷量,但基數也非常少。“北汽集團燃油車沒有銷量,北汽德奔就沒有項目可做,更談不上利潤,這種情況下,奔馳不如退出,拿這筆資金去投資別的項目”。

股權爭奪戰又一籌碼?

有業內人士指出,不排除此次北汽德奔股權變更是北汽集團和奔馳方面對於北京奔馳股權爭奪戰的博弈內容之一。

與大多數車企中的合資企業股比爲50:50不同,北京奔馳的中外股東北汽集團與奔馳的股比爲51:49。

近些年來,北京奔馳的營業收入人幾乎佔到北京汽車總收入接近九成,也是北京汽車的“利潤奶牛”。一方面,北京汽車依賴北京奔馳的利潤貢獻,另一方面,奔馳方面也想從北京奔馳利潤中多分一瓢。

“增加股比後,奔馳可以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和決策權,且可以從中分得更多的利潤,所以奔馳想增加股比的商業目的是很明顯的。”張翔向記者指出。

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了新的外商投資管理措施,宣佈到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此後,很多中外合資車企都傳出外資方想增持合資公司股份的消息,這其中也包括奔馳。據報道,從2018年以來,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已經和北汽集團就北京奔馳的股比問題交涉了多次。

2018年12月,據彭博社報道,戴姆勒表示,希望將北京奔馳的持股比例從49%提高至65%;而北汽集團也有意增持戴姆勒股份,直至超過吉利控股成爲戴姆勒第一大股東;隨後,北汽集團和戴姆勒依然在不斷博弈,雙方之間的分歧甚至嚴重到影響北京奔馳產品的投放。

記者注意到,在北汽集團和戴姆勒就北京奔馳股比問題交涉期間,寶馬已經成功將在華晨寶馬的股份佔比從50%提升至75%,大衆在江淮大衆的股份佔比也從50%提升至75%。

記者 肖逸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