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養孩子真是終極考驗,好多父母都感慨:自從有了孩子,脾氣都被磨平了。尤其隨着年紀增大,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孩子也越來越不聽話,不管自己說什麼都能頂句嘴。

印象最深刻的是知乎上這個問題,因爲孩子鋼琴作業沒做好,就批評了幾句,結果換來孩子的一句回懟:有本事你來呀!

當時她氣得不行,可想想自己確實來不了,就求助網友,一時間引來300多萬人關注,可知大家都深有共鳴。

抖音上也有些“小機靈鬼”,有一句沒一句地對付家長,說話一套一套的還挺有邏輯,有時讓大人啞口無言。魯道夫·史坦納曾經說:教育始於孩子讓我們爲難的那一刻。

沒錯,這是孩子獨立成長的開始,而那種難堪就是孩子渴望的標誌。

相比焦慮和氣憤,家長更應該讀懂孩子頂嘴背後的潛臺詞,有時他們真不是故意和你對着幹。意識到背後的動機,教育起來才能遊刃有餘。

01孩子頂嘴的“潛臺詞”:

1、我很無助

家長強勢地訓斥孩子,本來就覺得自己做得不好,家長還一再強調,孩子會產生羞恥的心理。這時他們會想躲避話題,點到爲止,可家長仍然咄咄逼人,孩子越發無助。

孩子頂嘴時最無助,也最需要愛。

此時家長如果還把孩子向外推,只會使其更加恐懼,從而說出一些衝動的話,這就是心理的真實行動。

就像大人們工作時被老闆指指點點、挑三揀四,心裏也會產生“要麼你自己來,要麼把嘴閉上”的想法。

2、我要發泄情緒

有些家長在一吐爲快、訓斥孩子時,並沒有關注到孩子也有情緒。

家長更強勢,在爭論對與錯的過程中,孩子是沒有發言權的,他們的情緒堆積在心裏,如果家長還是嘮叨不止,總有一個階段會爆發,表現爲頂嘴。

3、我在展示自己的力量

有的孩子一旦被家長限制,就會用語言試圖展現自己的力量,對抗家長帶來的壓迫感。

尤其是一些語言能力好的孩子,更容易語言過激。

4、模仿家長

家長的語言過激,孩子也會模仿,這種情況要考慮是不是自己平時處理情緒的方式不當。

5、維護自尊

家長說出的話,總有幾個詞彙會刺激到孩子幼小的心靈,比如:笨蛋,小傻子,什麼都不會……

孩子受不了,就會想要直接反駁,用犀利的語言挑釁家長,讓家長知道自己也會不舒服,也有自尊心。不要忽視孩子的自尊心,比大人更強,大家都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

不知孩子頂嘴的“潛臺詞”,父母聽懂了嗎?分清是哪種情況,找到根本纔是解決方法。孩子頂嘴怎麼辦?

那麼,現實生活中遇到這類情況應當如何操作呢?要想讓孩子真正學到東西,家長的處理方式一定要得當,可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不誇大不強調

不要再接着孩子的話說,孩子頂嘴後也會看家長的反應,你要冷靜一些。

可以說:“看起來你有些生氣了,你很重視這個問題”或者“既然你如此生氣,就請你下一次好好努力,有不懂的儘管和我說。”

這樣孩子就知道面對自己的情緒,處理問題,而不是一味發脾氣逃避。

2、說教適可而止

家長說教時也要看孩子的反應,如果發現孩子出現皺眉或者離開的跡象,就說明你再糾結已經沒有價值了。用“剩下的你自己考慮”這句話,讓孩子花時間思考而不是對抗,能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孩子必須自己反思並總結經驗,才能真正學到東西,家長不能替代孩子成長。

3、足夠的尊重

在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媽媽》中,演員胡可對待孩子的態度就值得學習。

小魚兒有情緒的時候,胡可第一句話永遠都是:我知道……

這句“我知道”就是對孩子的尊重,因爲感同身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出發,才能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

有一期節目小魚兒從水堡遊戲中出來,因爲害怕使勁哭泣,胡可並沒有發脾氣,羞辱小魚兒軟弱,而是說:我知道你有些害怕水,你已經勇敢地挑戰成功,堅持下來了,對吧?

以孩子角度分析問題,問題纔會最終得以解決。

每個孩子都有叛逆任性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心態平和,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