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無止境

——李瑞環《學哲學用哲學》讀後

有這樣一句話:“你要想詮釋大自然,你就必須擁有跟大自然一樣的智慧。”確實,當很多事情想不通時,不是事情複雜得讓人捉摸不定,而是因爲我們的知識有限。如何才能讓自己具有智慧、具備知識?無非就是“學習”二字。“學而時習之”,“學,然後知不足”,“活到老,學到老”……可見生之有限,學海無涯。

讀書於我,樂此不疲,原因無他,只因我實乃粗笨敦厚、無聊乏味之人,唯仰書本取長補短、他爲己用、添樂生趣、增知助識。

我之看書,不用心、不費力、不專心,雜亂閒散,常常興之所致,隨心而閱,率性而讀,加之慧根甚淺,悟性不高,雖嗜書成癖,往往浮光掠影、囫圇吞棗、食書不化,故以數年之功難及他人一夕之獲,多年來亦未能有所造詣,寫得幾個豆腐塊也是濫竽充數、屢遭詬病,所幸我笨鳥先飛、一意孤行、只知耕耘、不問收穫、孤芳自賞、自得其樂。

近得一套李瑞環的《學哲學用哲學》,偶然翻閱,不忍釋卷。雖然我曾研究哲學,然自步入社會之後,對哲學枯燥乏味之本體論之流早已膩煩至極。但書中筆者對哲學的全新認識,令我眼前一亮、醍醐灌頂。

全書分十個專題闡述了筆者在工作實踐中薈萃的思想觀點和積累的經驗總結。內容涵蓋面極其廣泛,大到治國方略,小到工程安裝,囊括了方方面面。而且文風樸素清新、平中見奇,語言通俗易懂,詼諧生動,讓人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來自鮮活理論的力量,讓你驚訝地發現原來高深的理論竟能與現實工作如此緊密的脣齒相連。

曾幾何時,我也曾將某些精闢哲學理論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地背得滾瓜爛熟,但都如過眼煙雲,概念是概念,工作是工作,學歸學,用歸用,互不相干,兩不搭界。而在《學哲學用哲學》中,這個問題似乎得到迎刃而解,作者不但學得深入,而且用得精彩,學習工作融爲一體,相得益彰。

作爲後輩,自詡學得頗精的我不覺汗顏。看樣子原來個人所學僅是淺嘗輒止、井底之見而已,與作者相比,此生學習之路,尚漫漫矣。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一個寺院裏,師傅教了許多弟子,其中一個弟子認爲自己已經學成可以下山了。師傅也不多說,讓他拿個木桶,要他往裏裝石頭、沙子之類,直到裝滿爲止。弟子不解,但也只好照做。裝好後,弟子把木桶提到師傅面前。師傅一句話不說,拿着水舀,舀了一瓢水倒在木桶裏,水很快就滲了進去。弟子頓悟,滿面愧色,說:“弟子明白了,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學會,我不下山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海無涯,學無止境,人生猶如一隻木桶,學習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滿足。

回想自己這些年的學習工作,時時總有點成就感,不時還能阿Q一下,殊不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當今信息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更新越來越快。一個人用十幾年所學習的知識,用不了幾年功夫就迅速被淘汰。知識爆炸的時代,那種一勞永逸的想法,根本別想混下去。

細讀該書,我越讀越清醒,也越讀越汗顏。清醒的是認識到哲學不是廟裏用來膜拜的菩薩,而是一顆開智啓慧的“靈丹妙藥”;汗顏的是我癡活這麼多年,浪費了那麼多時光。在今後的歲月裏,我將繼續加倍努力、不斷學習,用我有限的人生暢遊知識海洋,擷取智慧結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