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走出自己的世界,以強大的自信和勇氣,面對自然力,與之抗衡,並戰而勝之,這大概是探險的魅力所在。

1909年,是人類探險史上無比恢弘的一年。

美國頭號探險者羅伯特·皮爾裏、英國探險者歐內斯特·沙克爾頓和來自意大利的阿布魯齊公爵分別率領三支探險隊,衝向北極點、南極點和“第三極”的喬戈裏峯。

三支探險隊面臨前所未有的惡劣條件和死亡威脅,在地球的邊緣插上了旗幟。

《觸及巔峯》作者:愛德華·拉森

普利策歷史獎得主愛德華·拉森,通過艱苦的實地考察和查詢大量的資料文獻,將1909年前後的極地探險故事盡數收錄到《觸及巔峯》中,爲我們展現人類探險史上的高光時刻。

《觸及巔峯》

作者:愛德華·拉森

譯者:譚傑

但如果,你以爲這是一部人類征服大自然的故事,那譯者譚傑老師的看法一定讓你感到驚訝,他說:

“翻完這本書,我發現根本沒有什麼人定勝天。”

12

譚傑

高級記者,中國體育報業總社新體育網專職編委,獲評2016年中國田協馬拉松十大跑步人物,《耐力:無傷、燃脂、輕鬆的MAF訓練法》譯者。

以下爲《觸及巔峯》譯者譚傑自序:

2018 年 6 月,我跑完了蘭州馬拉松,賽後遇到湛廬文化總裁陳曉暉。那時,我已經從翻譯《耐力》時感染的超級拖延症中痊癒,便跟曉暉打趣道:“要不然,再整一本?”曉暉可能還沒從賽後的高原反應中完全恢復,居然答應了,但是找補了一句:“你別再拖 5 年,那我就慘了。”

回到北京之後沒幾天,曉暉幫我選了這本普利策獲獎者愛德華 · 拉森的最新作品《觸及巔峯》,這本書講述的是 1909年這一年之內,三支探險隊不約而同地分別向喬戈裏峯、北極點、南極點(以及南磁極點)這三個地球的極點發起衝擊的過程。

探險家在北極、南極的路線圖

阿布魯齊公爵攀登喬戈裏峯的路線圖

以我當時的認知,這是一些人定勝天的故事。

翻譯工作從 2018 年下半年啓動。11 月的時候,我去了一趟拉薩,參加停辦 7 年之後再現江湖的拉薩半程馬拉松。

比賽的過程不贅述了,總之是不能一直跑,否則心率就飆升。所以,我進入了某種狀態——在大腦的計算和監控下,心臟與雙腿按照關門時間的所需配速,以跑走結合的方式向終點布達拉宮前進,“我”呢,就算是靈魂吧,附着在身體上跟着飄動。

這種賽事體驗是我從來沒有過的。雖然很漫長,但是算不上艱難,不是那種呼哧帶喘的感覺。相反,由於我堅信自己可以在關門時間之前抵達終點,我還挺享受其中。現在回想起來,那種狀態有點兒靈魂出竅的意思。

但我確認這不是高原反應產生的幻覺,而是出於對高原和馬拉松的雙重敬畏所進入的某種狀態,是身心都屈服於海拔 3600 米以上的高原反應之後,人與大自然之間實現的那種和諧吧,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妥協。

跑了 20.5 千米左右,布達拉宮終於在左前方出現了,真的可用“高高在上”來形容。此時,我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通過終點的剎那,計時鐘顯示 3小時 00 分 37 秒。我用了自己半程馬拉松最好成績兩倍的時間,完成了拉薩半馬。

我抬頭望向布達拉宮,心中異常平靜,沒有想象中激動,身體也不難受。這個時候,大腦中的所念所想極其簡單:青藏高原、拉薩、馬拉松,你們都足夠威武,我,一個小小人類,心甘情願地臣服於你們。

回酒店的路上,我很嚴肅地想到了兩個問題:

第一,根本就沒有什麼人定勝天之類的事情;

第二,我們無法挑戰大自然,人類在高海拔、惡劣氣候、空氣稀薄等這些自然現象面前,贏得了誰呢?

再回到《觸及巔峯》這本書中。

隨着翻譯工作的推進,我慢慢發現,這居然不是一些人定勝天的故事,這是意大利貴族團隊在喬戈裏峯面前敗下陣來的故事;

海拔6000多米的喬戈裏薩峯東面

這是美國偏執探險家把自己的大半生都獻給北極、最後一次出征返回後向全世界宣稱抵達北極點、但實際上無法自我證明的故事;

皮爾裏團隊在北極營地的照片

這是英國熱血青年在距離南極點不到 200 千米的地方計算了剩餘的路程和補給、爲了保全生命而不得不放棄目標掉頭返回的故事;

沙克爾頓團隊在當時的南極最南點

唯一一個成功的故事來自澳大利亞學者,他們抵達了相對容易征服的南磁極。

有過拉薩半馬的經歷和慨嘆之後,我愈發理解這些暴露人類的渺小與無力、打破人定勝天幻想、接受自然懲罰的故事了。

但實際上,恰恰是因爲這種渺小和無力,才顯示出人類依靠原始的慾望和本能對自然進行探索的偉大之處。

全書翻譯工作最終結束之時是 2019 年 11 月,新冠病毒即將襲擊人類,並將給整個世界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未來的日子裏,人類必須接受新冠病毒長期存在的事實,一旦放任自我,便會隨時受到懲罰。

如果,《觸及巔峯》能夠以一個極端年代的一些極端的人類經歷,讓我們再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並且認識到,人不可無限擴張,人並非一定勝天,那麼,這也算是對於人與病毒和諧共處的友情提示了。

最後來說說作者愛德華·拉森。他在描述阿爾卑斯山和北極壯麗的景色時,“偷懶”引用了大量偉大詩人的經典作品片段,包括下面這些:

華茲華斯的詩作《劍橋與阿爾卑斯山》柯勒律治的《日出前的讚美詩,於沙莫尼山谷》和《古舟子詠》雪萊的《勃朗峯,寫在沙莫尼山谷的詩》拜倫的敘事詩《曼弗雷德》

我覺得,尋找這些詩句的成熟中譯版本是一件無比麻煩的事情,於是,索性將上述英詩片段硬着頭皮翻譯出來。謝謝拉森,給了我這樣的機會。另外,我還順手譯了書中引用的夏洛蒂 · 勃朗特《簡 · 愛》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隻言片語。

無比美好的經歷。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違刪!

FR

關注領跑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