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政和六年(1116年),宋徽宗趙佶詔令時任太師的蔡京“許三日一造期朝,仍赴都堂及輪往逐省通治三省事,以正公相之任”。至此,蔡京自稱“公相”,開始名正言順的掌管三省大權。

宋代中央政治制度

蔡京推行“福利制度”的可信度有多高?

宋有蔡京,其能力強,才情高,是王安石變法的得力干將,理應爲賢能之臣。然其心術不正,貪戀榮華富貴,雖被宋徽宗視爲朝廷的斂財能臣,卻成爲大明百姓心目中不折不扣的奸臣。魚肉百姓的蔡京因此同陷害忠良的秦檜、指鹿爲馬的趙高等奸臣一樣,被訂上歷史的恥辱柱。

蔡京畫像

意想不到的是,這位被公認的奸臣,卻推行了令天下蒼生都受益的“福利制度”。需要深思的是,蔡京推行這些策略的背景和原因何在?是真正爲了百姓還是與自身利益掛鉤?今天,五錢君就來專門扒一扒這位廣遭世人口誅筆伐的北宋大奸臣的所作所爲。

無背景,無財勢,全憑努力步入仕途

蔡京,字元長,興化仙遊(福建省莆田市)人。熙寧三年(1070年),蔡京登進士第,開始步入仕途。據明代弘治年間編寫的《重刊興化府志·蔡京傳》記載:

“(蔡京)調錢塘尉,舒州推官,累遷起居郎。使遼還,拜中書舍人。時弟卞已爲舍人,故事入官以先後爲序,卞乞斑京下,兄弟同掌書命,朝廷榮之。”

古代進士第牌匾

由此可見,蔡京家境一般,全靠自己刻苦學習考中進士,邁入仕途,從此一步步從地方官升任爲朝廷重臣。朝堂森嚴,勾心鬥角,多股勢力盤根錯節,毫無背景的蔡京能左右逢源,躍上高位,可見其能力有多強。

正值宋神宗統治期間,北宋已然開始斷崖式的走下坡路,宋神宗對蔡京的重視,更是徹底的暴露了大宋羸弱的本質。這令蔡京奸臣的本質赤裸裸的凸顯出來,絲毫不遜色於後一代的秦檜。

北宋中期出現嚴重的社會危機

難以想象的是,如此令百姓深痛惡覺的奸詐之臣,卻成爲宋神宗、哲宗、徽宗的“三朝元老”,他一路扶搖直上,先後四任宰相,長達十七年之久,混的風生水起。這似乎印證了《宋史·呂誨傳》中的一句話:“大奸似忠,大僞似真”。

《宋史》中部分史料記載

縱觀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他們魚肉百姓,卻能在朝廷混得如魚得水。先有趙高,得秦始皇信任,扶持胡亥即位,總攬大權;後有秦檜,深得高宗寵信,陷害岳飛,還得以善終。同蔡京一樣,他們心術不正,卻有着極強的才能和聰明的頭腦。

在新舊兩黨之間左右逢源

王安石推行變法期間,北宋“新黨”迅速上位,“舊黨”被打壓,連大臣司馬光都遭宋神宗貶謫離京。蔡京雖初出茅廬,卻聰明得很。他看準時機,極力支持王安石變法,堅定地站在“新黨”這邊。在這片血雨腥風中,蔡京順利自保。

司馬光被貶謫離京的路線圖

風水輪流轉,隨着王安石的失勢,司馬光重掌大權,蔡京見風使舵,迅速轉往司馬光陣營,毫不留情的抨擊新法的弊端。司馬光因此讚賞他:

“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

五錢君認爲,蔡京周旋於新、舊兩黨之中,遊刃有餘,實爲中國歷史上所有奸臣之套路。從上帝視角來看,蔡京奸詐的本性已經完全顯露,但身在局中的人卻不自知。歷史的真相便是如此怪異,卻又真實發生。

但蔡京並非一無是處,他的文學造詣頗受後人讚賞。其書法功底極高,博採諸家衆長,又自成一派,廣爲後世所流傳。元陶家儀《書史會要》中曾評論道:

“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冠劍大人,議於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

蔡京書法作品鑑賞

值得一提的是,蔡京的散文也寫的不錯,現留存於世的有散文集《保和殿曲宴記》一卷、《太清樓侍宴記》一卷、《延福宮曲宴記》一卷等。

《保和殿曲宴記》部分史料

值得細品的是,對貪財牟利不遺餘力的蔡京,居然設置了幾個有益於蒼生的“福利機構”。《宋史》中曾提到,蔡京當政後,先後設置了居養院、安濟坊和漏澤園。

居養院——福利收養系統

居養院事實上與現代的“福利院”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是北宋政府專門開設的救助院,一些“鰥、寡、孤、獨”一類的人可申請居住其中。

“少而無父者謂之孤,老而無子者謂之獨,老而無妻者謂之鰥,老而無夫者謂之寡。”——《禮記》

居養院示意圖

當時的北宋看似繁華,實則已經產生不少弊端,嚴重的時候還出現“流民”現象,甚至各地會發起“星星之火”的起義活動。居養院的出現,極大緩解了這些現象,成功安撫了多數百姓。

北宋時期農民起義分佈圖

安濟坊——福利醫療系統

安濟坊最早是由北宋文學家蘇軾所建,後被朝廷接收,成爲專門安置病患的集中療養之地。一些貧窮百姓若無力看病,安濟坊便會承擔起這部分的醫藥費,免費爲他們看病。從這一角度來看,安濟坊在職能上等同於現代的“公益醫院”。

漏澤園——福利性公墓

最後來說一說漏澤園,漏澤園實際上是官方設置的共同埋葬地,專供一些無力料理家人後世的貧農使用,可讓其免費將家人的遺體安葬在此處。五錢君認爲,這三個“福利機構”當屬漏澤園最爲人性化,這令許多百姓對北宋朝廷重新有了信任感。

山西晉城發現的宋代漏澤園墓誌銘

匪夷所思的是,一代奸臣蔡京,怎會設身處地爲百姓謀福利?五錢君猜測,蔡京“福利”百姓爲假,討好宋徽宗爲真。

徽宗雖平庸,但他啓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和改革,足以說明他想要重振宋朝雄威的野心。而蔡京設置的這些機構,正好滿足了徽宗的治國理念,他曾評價這三個機構:

“鰥、寡、孤、獨有院以養,病者有坊以安濟,死者有園以葬,王道之本也。”

造福百姓爲假,討好徽宗、謀取暴利爲真

此外,除了討好徽宗,鞏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以外,蔡京或還有更大的欲求。就是借用這些福利機構,中飽私囊。朝廷對這三個公益機構大增開支之際,正好給了蔡京從中牟取暴利的機會。

宋徽宗畫像

據南宋時期的地方誌記載,徽宗年間,居養院的生活條件達到了“冬爲火室給炭,夏爲涼棚,什器飾以金漆,茵被悉用氈帛”的誇張地步。一個公益性福利機構,其生活水準已遠遠超過普通家庭。關聯背後的利益糾葛,加上有關部門的層層剝削,蔡京從中攫取鉅額暴利的可能性並不小。

綜上所述,居養院、安濟坊及漏澤園這三個“福利機構”,雖有造福百姓之實,卻讓蔡京可以“借力”,趁機爲自己斂財。這樣一來,蔡京既可獲得徽宗信任,奪得“造福百姓”之名,又可滿足一己私慾,滿足自身貪慾。實際上,蔡京雖大力發展了北宋救濟制度,卻無法脫下“孽臣”之帽。畢竟,在北宋走向滅亡的道路中,蔡京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重讀蔡京:治國之才爲何成千古奸相》——鳳凰網

《蔡京是福利制度推手》——吳鉤

《重刊興化府志·蔡京傳》——明代弘治年間編寫

《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紀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