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童話夢想,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聽老人們講故事了,比如鸚鵡學舌、貓哭耗子、狐假虎威,很多成語的背後都是一個典故,相信大家也聽過不少。

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就出了一位“童話大王”,他叫鄭淵潔,1955年出生,父母都是高幹,祖輩也都是醫生,可以說,他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但是鄭淵潔從小就不走尋常路,小時候鄭淵潔就對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小學四年級是因爲寫了一篇《早起的蟲子被鳥喫》而被學校開除,後來就開始在家裏自學。

1976年,剛剛退役的他當了一個工人,每天就幫人家看水泵,因爲這樣的日子太乏味了,所以鄭淵潔又想到寫點東西來打發時間,最開始,他靠寫一些零散的詩歌來賺點稿費,第二年,他正式開始創作皮皮魯、魯西西、大灰狼羅克、舒克和貝塔等童話故事,有意思的是,這本童話故事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皮皮魯的原型就是他年僅2歲的兒子。

在鄭淵潔筆下,皮皮魯是一個學習成績一般、不被老師喜歡,卻善良勇敢的男孩,或許是真的被鄭淵潔言中了,又或許是受到他的影響,在鄭亞旗長大後,果真成了一個成績一般,不被老師喜歡,卻又善良勇敢的男孩子,1985年,鄭淵潔創辦第一本個人雜誌“童話大王”,至今這部作品的內容已超過2000萬字。

對於兒子的教育,鄭淵潔也是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在鄭亞旗小學畢業後,鄭淵潔就讓兒子輟學在家自學,和當年自己的經歷一樣,他還親自爲兒子編輯整理了10套教材,在他的教育下,鄭亞旗只用了三年就學完了初中加高中六年的課程,2001年,18歲的鄭亞旗第一次離開家,開始了第一份工作。

因爲沒有學歷,很多公司都不會要他,最後沒辦法,他在朋友的介紹下,去到了一家超市扛雞蛋,三個月後,他又進了北京一家知名報社擔任網絡人員,當初人家也是見他只有小學文化,不願意要,鄭亞旗當場翻出自己以前製作的作品給他們看,並承諾會幫其建立一個網站,他們這才同意,也是從這開始,鄭亞旗開始大展自己的才能。

2005年,他開始創辦“皮皮魯”雜誌,並重新改編父親鄭淵潔創作的皮皮魯系列童話故事,這本書發行後獲得了很多粉絲的喜愛,至今已銷售達到上千萬冊了,隨後,鄭亞旗又說動父親一起開辦“皮皮魯講堂”,自己擔任校長,讓鄭淵潔擔任授課老師,如今,皮皮魯講堂以授課近2000多課時了。

2010年,鄭亞旗正式創立北京皮皮魯總動員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除了童話故事,鄭亞旗最喜歡的就是攝影,在創辦皮皮魯總動員科技公司前,他還創辦了鄭亞旗攝影工作室,爲此,他專門去到太平洋,太平洋等地取景,隨後出版影集《非洲》,《鄭亞旗攝影》。

很多人對於“童話大王”鄭淵潔的這種教育方式表示質疑,畢竟現在不是封建社會,如果把孩子困在家裏,很容易就會和社會脫軌,除了知識,他們或許連最基本的交際能力都會忘了,但也有人覺得,鄭淵潔這種開放式教育是不錯的,至少他是成功的,兒子鄭亞旗長大後,成爲了一個比父親還有作爲的成功人士,這是不可否認的,對於鄭淵潔來說,他尊重兒子的每一個決定,並不會去幹預他,並且也會跟他提前打好預防針,爲他以後的人生道路做好鋪墊,這纔是最重要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