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针”想必大家对它一定不陌生。很多运动员在取得耀眼成绩背后,都是无数的伤病痛苦。

比如“大魔王”张怡宁曾经进行11次封闭治疗;日本网友送名“帝国绝凶虎”的张继科曾经为了重返国家队,多次在赛前打封闭;更有新闻报道郴州市一位小儿骨科大夫打完封闭针就立马上台为患儿手术。

那么,到底什么是封闭?打封闭效果能持久吗?有人说,打封闭还会“上瘾”,这是真的么?

1、什么是“打封闭”?

疼痛是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体征”,其中骨科疼痛更是常见临床症状之一,比如骨折了会疼,肌肉拉伤了会疼,韧带撕裂了会疼,如果疼痛不能消除,会直接导致我们生活质量的下降。

打封闭,就是将一定浓度的药物,注射到产生疼痛的区域及其周围,起到减轻或者消除疼痛的作用。类似于把疼痛区域给“封闭”住了,让我们感知不到原来的疼痛了,于是这种治疗被形象地称为“打封闭”。

2、封闭打的到底是什么药?

早期封闭治疗起源于英国,人们一开始使用麻醉药普鲁卡因进行痛点注射,以阻断神经冲动向中枢神经传递,从而改善痛点局部的应激反应,缓解疼痛。因此,早期的“打封闭”又叫普鲁卡因封闭疗法。

但普鲁卡因在体内代谢速度很快,“扛”不了多久,疼痛会短时间内再次出现。后来随着亨奇和肯德尔发明了“可的松”(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激素),局麻药+激素的封闭组合正式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种封闭组合淘汰了以前单纯的止痛模式,利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缓解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的特点,并保留局麻药阻断疼痛信号传递的优势,使疼痛能更快速的消退。

对于骨科的疼痛治疗,骨科大夫一般还会加上一些神经营养药,如维生素B12或甲钴胺。

3、常见打封闭的部位在哪里?

最常见的患者就是运动员,肌肉、肌腱、关节、骨组织因为长时间大强度的训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但明知道受伤,运动员仍不敢休息养伤,因为他们知道一天不练就无法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日积月累,最后小病攒成大病。

因此,大部分需要打封闭止痛的多位于肌肉肌腱或关节等处,例如网球肘、肱二头肌肌腱炎、腰肌劳损、腰椎棘上韧带损伤等。

但需注意的是,封闭一般只能打范围非常局限的点,一个手指尖可以触及到的范围更适合打封闭。如果是大范围的疼痛,就别指望“封闭”了。另外,关节滑膜炎、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疼痛,也可以通过关节腔内“打封闭”来解决。

4、打封闭是治标不治本么?

打封闭只是将两种药混合在一起对人体进行注射,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我们无需盲目夸大它的疗效。

很多疼痛都是由于病灶周围炎症引起的,所以要达到长久的止痛,就要彻底的消炎,而封闭针里的激素是强大的消炎药物,它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炎症,这本身就是一种治本,而不是单纯的治标,比如有些腱鞘炎、肱二头肌肌腱炎、网球肘的患者,痛点局限,封闭针基本可以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

但对于一些炎症范围比较广泛、痛点不局限的患者,封闭效果往往不是很好。因此,个人认为,封闭治疗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有的打一次封闭针就能“搞定”,有的需要两三次左右,必要时医生可配合其他方法如牵引、推拿、理疗、佩戴腰围、内外用药等,必要时改用手术方法。

5、打封闭真的会上瘾么?

很多患者会担心打封闭会不会上瘾。实际上,打封闭是不会成瘾的。

首先,激素类药物并不存在像镇静药物如海洛因,或止痛药物吗啡那样的成瘾性;其次,有些长期需要激素治疗的疾病,只会对激素产生一些依赖性,而不会成瘾,也就是说不会发展到像吗啡那样非打不行的程度。

因此,只要到正规医院打封闭,严格掌握剂量和注射次数,极少发生成瘾性。

虽然打封闭并不是临床治疗疼痛的第一选择,也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手段,但它确实能快速缓解疼痛,只要正确使用,就能做到趋利避害,发挥其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