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詠鵝詩》是唐朝大詩人駱賓王7歲時的作品,今日已寫進小學課本中成爲家喻戶曉,老少稱頌的傑作了。

可惜在《唐詩紀事》中留下的記載太少,無法還原“神童”真實的少年生活,更不知道他在年幼時受過何等教育,有過什麼人生理想,爲什麼會寫出這樣一首兒歌。

類似的少年詩人,現如今青史留名的一共只有十多位,才情與作品存世更少,無法得知其少年往事,十分可惜。

幸運的是,近些年,在古絲綢之路要道上的敦煌藏經洞和湖南長沙唐代窯址中發現了大量唐代幼童的書法練習,經書註釋,瓷器題詩,乃至一些胡亂的塗鴉之作,其中保存了當時幼童們的真實想法。

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從西域到江南,地域廣闊,文化隔絕,但其中許多作品卻有不少雷同的內容,令人驚訝於文化傳播是如此廣泛普及。

唐代蒙學:男女學生的不同教育方向

唐代孩童教育分官學和私學,官學只有名宦子弟可以進入,私學則遍佈州縣。既有爲國家培養官吏之責任,更多則是從初級的識字教起,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再講解先賢事蹟,先聖學說,最後教導人際關係處理、日常來往應酬、書寫計算能力,以及習字作詩情趣。

從目前考古發掘出的文物來看,唐代敦煌民間通行的蒙學讀物包括以下四種:

1、《千字文》,基本目的就是識字。2、《太公家教》,培養社會倫理道德的思想意識。3、《記事珠》,日用小百科常識。4、《古賢集》,道德典範或英雄人物的通俗詩歌。敦煌遠在邊塞,教育水平遠遠及不上中原地區,教出的學生也達不到成爲進士等高層次人才的條件,其教育的目的主要還是讓孩童們熟練掌握書寫技能,適當學會古詩文,有時能運用自如常見的典故,就算很優秀的教學成績了。

隨着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崛起,唐代女孩們的地位也在提高,雖然長大後不能晉身官場,但同樣要走向社會,出嫁爲人妻,侍親持家,道德規矩是必須從孩童時教起的。

“在家作女慣嬌憐,今作他婦信前緣。欲語三思然後出,第一少語,莫多言。路上逢人須斂手,尊卑迴避莫湯前。”

敦煌出土的《崔氏夫人訓女文》,是寫家中女兒出嫁之前,作爲母親的教導之語,未嫁前嬌生慣養,出嫁後就不能如此行事了。

長輩的教導第一是慎言,就是遇事少說話,如果要說也應思慮再三後再說。其次則是要注重尊卑排序,斂手錶示禮敬,在人前要遵守婦道禮數。

在整篇文中,還有不少細節的交代,可見唐代女教很嚴苛,並沒有想象中的放縱,不過至今未見年輕女童的習字雜鈔、塗鴉之作,現在看來,她們真正走向社會施展才華的機會並不多。

唐代幼童的進學願望

敦煌是大唐與西域諸國往來的要道,佛道儒三教並存,在民間佛教的影響最大,但在官場及士族教育上又以儒學思想爲主,幼童蒙學社會化的痕跡遍佈鄉鎮。

在這樣的社會體制中,進學爲官是學子們始終追求的最高目標。漢代韋賢曾說:

“遺子黃金滿籯(箱籠),不如教子一經。”

這一精神通過歷代“師說”,堅韌不拔地傳達給所有的學子。其中流傳在邊塞的勸學詩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高門出己子,好木出良材。交口學敏去,三公何處來?”

詩的意思是說,高門方能出貴子,好木才能出良材,三公來自於民間,只有努力上進,才能達成願望。那時,好男兒做學問的目標就是做官,只有做官才更容易帶來名譽與財富。

與之相似的孩童之作,還有“家中無學子,官從何處來?”、“白玉非爲寶,千金我不須。意念千張紙,心存萬卷書。”等詩句,都說的是古往今來讀書有成的大道理。

敦煌只是大唐的邊疆,對孩童們來說,三公的官位畢竟還很遙遠,在本地謀一個受人尊敬的職位是比較容易實現的理想。

“學郎身姓鄧,長大要人求。堆虧急學得,成人做都頭。”

這是淨土寺學史郎鄧保的詩鈔,這類詩鈔往往有固定的模式,鈔者未必是作者。這句詩的意思是,現在好好用功,長大可以作都頭(低級軍官),就不用再求人了。

詩中體現孩童的道德品性和文化修養

唐朝孩童的蒙學教育從識文斷字到道德倫理,都細緻的給予指點,今存大量的“學郎詩”中,所涉及的內容極其廣泛。

1、感念父母之恩,是人子的天性。

“自由天上雲,父母生我身。少來學裏坐,今日得成人。”

坐進學堂的孩子,有長大成人的感悟了,老師再將父母的養育之恩告知,對他們的感受會更真切。後兩句平淡之中充滿深情,就如同現代教材中“秋天來了、天氣涼了……”一般含蓄雋永。

2、學郎家庭有貧有富,但人生態度各不相同。

“昔日家中富、門前車馬多。可中貧賤去,朝不客來過。”

這個學生郎顯然出自一個從富轉貧的家庭,對以前家中富有,來客紛繁有深刻的印象。可是家道中落之後,原來的客人也不願從自家門前經過的悽慘景象寫得身臨其境。

老師教學的內容,也在學郎詩中留下了痕跡:

1、離合詩

“白水泉當路,此木柴在深。亡心忘記憶,西女要人尋。”

很可能是一位並不高明的老師用兩字離合的方式告訴學生用詞的結構,本身並沒有什麼詩意。比如上面這首,泉、柴、忘、要四字,雖押韻,好記誦,但沒有什麼關聯,更缺乏詩意。

2、疊字詩

“單喬亦是喬,着木亦成橋。除卻喬邊木,着女便成嬌。”

這首詩是老師教孩童識字的疊字詩,此詩做得朗朗上口,讓學生印象深刻,知名度高,流傳也比較廣。

鈔經郎的苦悶,也盼着下課後的玩耍

從現存敦煌大量佛經來看,很多出於學郎之手,內容大量重複,顯然不是出於傳播和保存文獻的目的,很可能是將寫經作爲禮佛的功德,或敬佛的貢品。

他們鈔書、鈔經,顯然是受僱於他人。如果書鈔完了,剩紙還有,東西是別人的,不能帶回家,也別浪費了,就用此殘紙寫詩吧。現在看到的許多學郎詩,就是這樣保存下來的。

從詩中內容來看,學郎們整天面對枯燥的鈔經工作,心情可想而知並不愉快。

“可憐學生郎,每日畫一張,看書佯度日,淚落數千行。”

這位每天的任務,是按照畫佯臨摹一張佛像。可不知,何以痛苦如斯,乃至淚落千行,僅僅畫一張畫,似乎不至於此吧。

“寫書今日了,因何不送錢?誰家無懶漢,回面不相看。”

還有一位,就比較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寫書是爲了賺錢,辛辛苦苦地寫完,爲什麼還不給我工錢?後面兩句,就是對僱主的抨擊了,怎麼可以這麼無賴?我替你做事,居然連個好臉色都不給我,太不像話了。

學生在勤奮學習中,最盼望的是什麼?古往今來答案都是一樣的:下課放假,縱情遊玩。

“竹林青鬱郁,伯鳥取天飛。今朝是假日,早放學郎歸。”

這就是敦煌孩童們的期盼,從西域到中原,時間跨度千百年,文本雖有些差異,但意思始終不變。假日是學生們最渴望的,老師不要拖課,更不要找理由補課,放假不上課是我們的權利,任何人不能無端改變。

青青竹林,任意鳥飛,這就是孩童最嚮往的生活,古今不變。

結語

文中大多數詩,都來自敦煌藏經洞,絕大多數出自唐人手筆。學郎是從幼童到少年比較含糊的概念,年齡大多十餘歲,這些學郎家庭出身也相差很大,所寫詩的水平,思想平庸、藝術粗糙,都是一些最家常、最世俗的想法。

應該說明的是,唐詩在民間的傳播是很複雜的,就算在唐代,詩詞發展到最鼎盛時期,文化發達地區的長安,與邊塞之地的敦煌,顯然水平差距還是很大的。

如果把藏經洞換成在長安大慈恩寺,存詩的質量絕對不可同日而語。敦煌的孩童,以及教授他們學問的老師,大約就是這個水平。他們的閱讀範圍並不太廣,他們的生活目標世俗而平常,他們的喜怒哀樂,只是正常普通人情緒。

這是它們的侷限,但也正是這一點最特殊、最可貴。我們從他們的作品中,看到了普通民衆的所思所慮,看到他們的文化水平以及所追求的理想。

他們可能是偉大時代的落伍者,是任何時代在基層生活的普通人。因爲有了他們這些平庸的作品,再讀那些名傳千古的詩詞時,才能感受到唐詩的豐富、立體和多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