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可以經常見到一些孩子學習很自律,做事很利索,儼然就是別人的孩子。當然,有好孩子自然就有一般的孩子。有些孩子做事慢慢吞吞,還總是喜歡拖延,學習不積極,這可是讓一些雷厲風行的家長急壞了。

很多家長面對這樣的孩子時候,再好的脾氣都能變成“河東獅”。而孩子面對家長的催促、斥責,也是十分的不耐煩。其實,孩子做事慢家長也不必過於着急上火,正確的疏導和帶動才能讓孩子有所進步。

前幾天閨蜜瘋狂吐槽自家女兒,做事總是慢慢悠悠,這可把他急壞了,每天都搞的一肚子火,但閨蜜嗓子都喊得冒煙了,但是自家女兒還是磨磨唧唧。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很多家長都是十分的頭疼,最近一則新聞登上熱搜,株洲一位媽媽因孩子慢性子,吼叫的時候把自己的肋骨吼斷了,讓人十分的唏噓。

其實確實,如果是急性子的父母,面對慢性子的孩子,確實十分的令人着急。有些父母也知道,面對孩子不同性格,確實應該包容與理解,但是面對他們做的事情的時候,心裏卻是壓不住火。

但是爲什麼孩子會形成這種慢性子呢?在父母的催促下,爲什麼孩子往往會更加墨跡呢?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

磨蹭的孩子,也許是由於這些原因養成此類性格:

1.心裏有難以避免的壓力

前幾天到侄女家,侄女和和嫂子就因爲作業的事情發生了一幕“催促大戰”侄女在看電視,媽媽在旁邊催促他寫作業,但是侄女一直磨磨蹭蹭,這可把媽媽熱的不耐煩,我後來細心詢問才知道侄女十分討厭數學,它不僅要寫好課堂作業還要寫媽媽佈置額外作業。他想到自己又不會做十分頭大,就開始磨磨蹭蹭。

其實從這可以看出來,拖延並不是時間管理問題,而是自身的情緒問題,是否帶有壓力。人都是本能逃避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所以面對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時候,難免會磨蹭。

2.與父母一手包辦事情密切聯繫

孩子磨磨蹭蹭跟家長包辦也脫不了干係。父母每當看到孩子磨磨唧唧,爲了省時省力,就會選擇一個人全部幹好,孩子便可以做起甩手掌櫃,慢慢的,孩子就會形成滿滿的依戀,想着只要自己做慢點,父母就會來幹屬於自己的事情。

據研究表明,被催促的孩子往往能更容易形成過度依賴性或者高度叛逆性的孩子,最終催促反而造成了壞的應影響。

以下方法改善孩子墨跡現狀:

1.讓孩子自己支配時間

研究表明,0-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在這個時間給孩子形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經驗是十分有利於孩子未來習慣的形成的。可以通過列清單或者畫時間表,這樣孩子也會更加容易把控時間的成就感。

2.選擇比催促更有用

主動給孩子提供選擇是一個十分有利的方法,這一下子就可以把複雜事情簡單化,而且他們也會更加的樂於接受。但是有一點十分重要,選擇不是隨便的,需要在父母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孩子和家長可以雙贏。

3.親身體驗事物,切勿包辦

獨立能力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能,而家長的大包大辦無疑是會使得孩子喪失這種技能,而且還會使得孩子更加的依賴父母。所以與其過度操勞,不如讓孩子自己去體驗新事物,學會自我獨立的能力。

總之,教育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所以那就很考慮家長的耐心了,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父母需要給孩子去成長的機會,這樣孩子纔會成長的更加的美好。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