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以前,帝王選人、用人沒有固定範式。人才無論在哪個時空,都是當政者一筆無形的財富。漢代帝王受到先秦諸子有關選用賢良政治理論的影響,十分注重廣招天下有才、有能之士。初步確立了“舉賢良”的用人制度。

“賢良”兩字在漢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賢良”是泛指人才德才兼備,爲人正直,體恤民情,是符合漢代官員標準的。狹義的“賢良”是專指“舉賢良”這種人才察舉制度。

漢代“舉賢良”也有三層含義:一是代表帝王選人的思想導向。二是指選拔官員的制度。三是指在這種制度下選用的人才。

“舉賢良”的誕生記

1、舉賢良的時間點。

一般兩個時間點會表現得尤爲突出:

一是自然災害之後會廣招賢良。漢代上至王侯將相、下至普通民衆,對如日食、怪異星象等一些自然界現象,一般是無法給出合理解釋的,他們會認爲這是上天對人間帝王的警告。在面對地震等各種自然災害時,他們也同樣認爲這是對帝王爲政不端的警示。

帝王面對輿論壓力,不得不下詔書,詔書的內容就是進行自我批評。這就是帝王的“罪己詔”。帝王光知錯還是不夠的,關鍵要彌補過失。這時帝王通常會廣開言路,廣招賢士。

二是新帝登基後會廣招賢良。皇帝登基廣招人才是爲了向朝臣們表示自己勵精圖治的決心。

漢武帝

2、舉賢良的真實本意。

主要含着三層意思:

一是統治者根本的目的還是想通過選賢任能,來擴充自身的智囊團,培植自己的親信,鞏固統治地位。比如,漢文帝在其登基第二年選任中大夫時,看中的是素來有太子智囊之稱太子家的總管。

這位賢良具有出色的眼界和思維,上任後的崗位是現代社會所謂的諮詢類崗位,主要職責爲帝王出主意,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藉此機會整頓各級官員的作風。比如,漢昭帝時期,大臣們會奉命去各地開展選拔人才工作,在工作中還要同步瞭解當地官員治理地方的情況。賢良們會拋出自己的真知灼見,漢昭帝以此知曉地方官員是否有失職行爲。拿到第一手資料的漢昭帝,可以對症下藥,加強官員的作風建設。

三是體察民情。比如,漢宣帝時期,地殼運動劇烈引發了地震。漢宣帝派官員去災區舉薦賢良,讓賢良們大膽說出帝王、官員爲政的過失,以便帝王更好地瞭解民間疾苦、民生艱難。

《雲中歌》漢宣帝劇照

“舉賢良”的套路

漢代選拔人才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套路,有了固定的步驟可以沿用。主要是四步曲:第一步是帝王發詔令;第二步是在職官員推薦;第三步是人才就政事進行出謀劃策;第四步是選任人才。

1、帝王出題。

帝王在選拔人才時,會直接將困擾自己政事作爲題目,以詔令的形式,將題目下發到推薦者那,再由推薦者給到想要舉薦的人才那。

詔令也明確指出,選拔的人才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必須要德才兼備,品行端正,在危機中敢於不畏強權,勇於身先士卒。對於舉薦的人才,也作了一定程度的細分,主要是孝悌力田、茂才異等、賢良方正等。

招募“孝悌力田”類的人才,是漢惠帝首創的,在漢代前期最爲流行。從字面上理解,這類人才要孝順父母、勤勞耕作,在鄉里鄉親間具有一定的威望,也就是現今所謂的“鄉賢”。

選拔“茂才異等”,是漢武帝時期開始的。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網羅散在各地的優秀人才。

舉薦“賢良方正”,可以說是漢代“舉賢良”的開端,漢文帝對舉薦的人才做了更加詳細的要求。

2、選拔人才“專家庫”內的官員接招。

選拔人才是項大工程,漢代建立了專門的“專家庫”。“專家庫”內的官員陣容強大,由中央和地方兩級組成,職責就是推薦人才。漢代不同帝王,“專家庫”是有所不同的。

3、人才答題。

經過舉薦的人才要在竹簡上形成對策,通常皇帝會親自過目。一種形式是,皇帝看竹簡版。另外一種形式是,帝王會親自召見人才,人才口頭應答。帝王面試被舉薦者,可以近距離了解擬提拔對象。漢武帝時期,還曾有過帝王面試百餘人的盛況。

被舉薦者的對策,並非不着邊際論說,要結合政治形勢走向和國家發展大局。對策可以具有建設性意義,也可以持批評性態度。對策的評判也很主觀,主要跟統治者的態度有關,與對策本身的合理性關係不大。

翻閱《漢書》、後漢書列傳,可以看到漢文帝時期晁錯的對策、漢成帝時期杜欽和谷永的對策等。

4、欽定人才。

經過舉薦、考試等環節後,最終結果先由選拔人才的職能部門先行醞釀,帝王會作出最後裁定結果。

漢代,在這種“舉賢良”制度下選用的人才,史料中共記載統計了85人。通過“舉賢良”制度選拔上來的人才是有參與國家政治的機會。這85人,在走上仕途發展道路後,有些成爲了漢代的名臣。如陳蕃,他官至太傅,是帝王的老師。

在丞相(相當於如今國務院總理)、太尉(相當於如今國防部長)、御史大夫(相當於如今最高法院院長、最高檢察院檢察長)三公官位上的有10人,如晁錯、公孫弘、貢禹等。在九卿(相當於現今國務院組成部門老大)職位上的有15人。

在郡守(相當於現今各省一把手)職位上的有8人。在刺史(中央政府派到地方履行監察職能)職位的有2人。賢良經過選拔後,最低任用爲郎官(帝王身邊的侍衛)。

“舉賢良”的利弊

1 、“舉賢良”制度本身看,還有很多短板。

制度本身是用來管事、管人的。但制度會受到人爲因素的制約。

一是受到帝王制約。想要通過“舉賢良”制度走上仕途,首先要迎合帝王,因爲帝王有最終的選擇權。人才向帝王闡述的政治主張就必須投其所好,符合統治者的意圖,否則就失去了“鯉魚躍龍門”的機會。

二是被環境裹挾。賢良們通過門檻後,主要被安排在官場,一入官場深似海,說到底他們還是要根據屁股決定腦袋,代表社會上層階級的利益。

三是受人情關係侷限。“舉賢良”並不是帝王發出招聘令後直招的,是需要經過官員推薦的。在推薦環節,人情編織的利益網中,會暴露出推薦不實、假公濟私等問題。當時,就有人吐槽了推薦環節。

省一級有舉薦資格的官員,多數推薦了年輕人士,以求來日回報抬舉之恩,而年歲大的人士,基本被放在一邊。權貴人士,也會通過請託方式,讓有舉薦資格的官員推薦自己的子孫、親戚、朋友。同在官場上、體制內,有些舉薦者礙於情面、畏於權勢,只能把推薦名額給了請託者。

2、“舉賢良”制度下脫穎而出的人才,促進了歷史的發展。

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賢良們並不是歷史潮流中可有可無的小角色,他們對於漢代王朝國家改革發揮着重要作用。

比如講,漢文帝時期內憂外患,外有匈奴虎視眈眈,內有諸侯王覬覦王位。漢文帝這個帝王並不好當,有種如履薄冰的感受。晁錯提出了“重農抑商”政策,主張動員、引導內地遊民去邊塞之地屯田,這樣可以依靠民衆的力量抵禦邊境的匈奴倭寇來犯。晁錯還提出了“削藩”的建議,以便制衡諸侯王勢力。

賢良們爲帝王們鞏固統治地位貢獻智慧。比如講,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三大家中有利於君王加強集權統治的部分加以提煉總結。

3、“舉賢良”制度下精挑細選的人才良莠不齊,也有“壞人”。

人才可以推動、改變歷史,也可能被環境同化、沉淪。有些賢良爬上了位高權重的崗位,卻在其位不謀其政。

比如孔光、劉矩等他們官拜三公,但對宦官跋扈的行徑置若罔聞,一心只做自己的太平官。更有甚者,如谷永、杜欽之類居然私下結交外戚,幫助外戚謀利益;如張奐等還成爲了宦官的劊子手,剿殺朝廷重臣。

小結

漢代“舉賢良”制度是那個時代進步的表現。在選人、用人方面,帝王已經有了規範意識、程序意識,給了每個人爲官的機會,讓民間的優秀人才看到了上升的通道,有了期望。

選拔人才也具有一定的“含金量”,統治者是從國家治理角度出發來選賢用人。雖然說統治者根本目的是維護皇權統治,但在加強國家治理過程中,民衆也是受益良多的。

“舉賢良”制度本身還是存在不少不盡人意之處的,和現代社會選拔人才遵循的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原則還是有差距的,但具有以史爲鑑的現實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