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 月 27 日晚,一名大约 50 岁左右的男子在保定市一小区内散步时,突然表情痛苦地躺倒在地,并很快失去了意识。邻居们迅速拨打120,并将其拉往急救中心救治,但可惜还是没能挽救成功。

医学专家分析说,秋冬时节天气变冷,会引发血管收缩,血液浓稠度增加容易导致血压不稳定,增加发生心肌梗死、肺栓塞、脑中风的急性发作。猝死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比春夏要高出20%左右。

此外从事高强度工作者,由于精神压力大,经常熬夜,以及有心脑血管病史,又不注意饮食,就更容易发生猝死。

出现"猝死"前,人体都会有症状反应,所以一定要及时发现这四大信号。

1、突然大量出汗

当一个人在一段时间里没有运动,却突然没来由的出汗,那么这就是一种预兆——心脏疾病可能要发作。

2、重度血压升高

主动脉夹层患者如果产生剧烈疼痛,在疼痛的同时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这也是猝死的先兆。

3、胸部疼痛

当前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心绞痛和心梗都属于冠心病,其典型表现就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

4、憋气、口唇发紫

久坐不动或长期站立工作者,血液循环一般不太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如果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数据显示,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心肺复苏是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延续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方法,遇到"猝死"患者时,进行救助的正确方式有如下四步:

第一步:先拨打急救电话120,简要说明情况和所处的位置。

第二步:做心肺复苏时,将两手交叉相叠,用掌根部接触胸骨中下部的位置,双臂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每分钟胸外按压频率为 100 至 120 次,深度约 3.5-4.5 厘米。

第三步:将患者下颌抬起,头部后仰,开通气道。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第四步:现场如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胸外心脏按压之后,立即配合使用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预防猝死,相关专家提出了 5 点要素:

1、减少剧烈运动。

2、不要连续加班或经常熬夜。

3、均衡营养。

4、控制情绪,别让自己出现大喜大悲,如伤心、惊吓、狂喜、生气等,这些都会让心脏受伤。

5、定期体检,将危险扼杀于萌芽之中。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现代人的生活压力骤增,希望所有人在不断奋斗时,能够保养一下身体,切莫过度透支健康,透支生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