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這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晚年的代表作品,此詩名曰“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可以想象,一位忠貞愛國的文人,空懷報國之志,卻無報國之門,上文痛斥滿朝文武偏安一隅,過着樂不思蜀、文恬武嬉的生活,結果遭到宋高宗趙構的罷斥。賦閒在家的陸游,無時無刻不心懷社稷,痛心於中原故地的淪陷,盼望着聖上有朝一日能夠回心轉意,起用主戰派一舉收復金國佔領的大宋疆土。

早在陸游以前,南宋朝廷曾經出現過短暫的中興,大有恢復社稷、光復山河的希望。可惜這一切隨着一句“莫須有”化爲空談。宋朝分南北,各自又不同。歷史學家對南北宋有着這樣的評價,說“北宋缺將,南宋缺相”。北宋因爲開國皇帝趙匡胤與趙光義崇尚文治,防止大將掌握兵權後,伺機有不軌的行爲,所以一直採取打壓武將的策略,致使北宋一朝名將埋沒無數。

南宋恰逢歷史震動的節骨眼,所謂亂世出英雄,爲了抵禦女真金人的南侵,使得一度消沉的中原名將,再度興盛起來,因此曾誕生過南宋歷史上有名的“中興四將”,一說爲“吳階、劉光世、韓世忠、岳飛”,另一說爲“張俊、劉光世、韓世忠、岳飛”,不管以哪種方式排名,岳飛都爲例其中。

作爲南宋“中興四將”的岳飛,無論文治武功都非常卓越,論才情一曲“滿江紅”寫得蕩氣迴腸,論用兵更在衆人之上。很可惜,出頭椽子先爛,能力強者先出局,岳飛成爲中興四將唯一不得善終者,也是南宋歷史首個被殺的一品官員。自結髮以來,參軍報國的岳飛,短暫的一生南征北戰,立下不少顯赫的戰功,爲何最後走向“莫須有”的結局。

貧窮使得岳飛纔能有餘,情商不足

岳飛的能力確實很強,智商也很高。出身河南農民,祖上沒有任何仕途履歷,能夠憑藉自身的勤奮刻苦,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識,寫出蕩氣迴腸的“滿江紅”,足以見得岳飛的天分極高,再從後來帶兵打仗的過程來看,堪稱文武雙全的天才。

然而,一個人的原生態成長環境,往往會伴隨他的一生成長。上蒼賦予岳飛極高的智商天賦,卻也使得岳飛沒有得到良好的情商訓練。農民出身的岳飛,在那位深明大義的母親教導下,成長爲一名嫉惡如仇的青年。農民的純樸在岳飛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踏實務本、做事不喜歡圓滑等等,原本都是些良好的品德,卻爲岳飛日後的仕途設下萬重險阻。

“迎回二聖”是解決問題,還是製造問題

岳飛一生有兩個目標,一是收復幽雲十六州,二是迎回二聖。收復幽雲十六州是宋朝歷代君主的共同理想,可惜到襄陽城破,宋朝滅亡的200多年間都沒有實現。岳飛若是能夠收復幽雲十六州,對於宋高宗趙構來說當然是天大的喜事,祖宗的遺願由自己實現,這是歷代君王都愛乾的事兒。

但是,岳飛收復幽雲十六州還有個捆綁條件,那便是“迎回二聖”。這是宋高宗無論如何都不能答應的事兒,因爲若是岳飛真的北伐成功,將徽欽二帝救回,宋朝趙氏該有誰來當家。趙構無法說服自己將千辛萬苦得來的江山送給不待見自己的父兄,若是立兩宮太上皇,又顯得自己不夠高風亮節,從禮法道義上也說不過去。所以,岳飛“迎回二聖”的口號喊得越響亮,高宗趙構的逆反心理便會越強烈,趙構會認爲岳飛是給自己解決問題,還是製造問題,最後必然有壓死駱駝的時候。

生活單調乏味,同僚關係極差

同爲南宋主戰派的抗金名將吳玠,論年齡要比岳飛大十歲,論資歷也比岳飛老,吳玠做四川宣撫使鎮守川蜀要地時,聽說同僚中有位叫岳飛的年輕人很會打仗,便想拉攏一下關係。吳玠出手闊綽,花重金二十萬貫錢買下兩個絕色美女,送給岳飛做小妾。

岳飛不但不領情,反而吩咐吳玠的門客將兩位小妾原路送還。吳玠雖然用兵不及岳飛,但人家是元老級的人物,岳飛沒有收下兩位小妾,無異於打吳玠的臉。他沒有想過吳玠是缺錢缺美女的人嗎,吳玠缺的是集合主戰力量共同抗衡南宋主和派。岳飛的拒絕,相當於將屈身示好的吳玠拒之千里。

一個人能力很強,又不愛錢財美色,偏偏又遇上文治武功不如自己的君主,宋高宗怎能不整日戰戰兢兢度日。相比而言,韓世忠和吳玠要聰明許多。韓世忠愛財、吳玠好色,歷朝歷代皇帝都喜歡這樣的臣下,愛財的干將便以錢財收買,好色的能臣便以美女拉攏,既不愛財又不好色,皇帝自然會整日盤算“你到底想要什麼”。

岳飛由於生活太過單調乏味,爲人做官不喜歡拉幫結派,以至於上至皇帝,下至同僚沒有人能夠與他相處融洽,包括岳飛的下屬,由於治軍太嚴,這些將士拼死戰場,卻得不到相應的金銀封賞,以至於部將只是敬重於他的威嚴,而不是真心想爲他效力。從岳飛蒙冤入獄後,整個南宋朝廷除韓世忠敢站出來質問秦檜外,沒有一人肯爲岳飛求情開脫。做人到這種地步,客觀地說岳飛是個失敗者。

所以,即便是沒有秦檜的“莫須有”,岳飛的結局都不會太好,能力強者先出局是歷史定律。不要說波橘雲詭的朝野政治,即便是百姓的日常生活,那些“油鹽不進”的人,他們的人生之路都很難長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