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讀者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她的兒子上初中被同學給打了,但是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有時候她聽她兒子講的那些被欺負的過程很心疼,有時氣極了真恨不得衝去學校替孩子打那些欺負他的同學。

可是等她冷靜下來又覺得不妥,畢竟對面那個欺負兒子的人,也只是一個十來歲的初中生。

我問她“你個人覺得,是因爲什麼原因纔會導致你的孩子被欺負呢?”

她說:“可能是我兒子比較乖巧內向,爲人太含蓄、害羞,平時都不怎麼講話,下課了也不跟同學們玩,然後別人看了可能覺得好欺負吧。”

所以其實很多爸媽其實是知道自己的孩子爲什麼會被欺負的,可是爲什麼那麼多爸媽都氣到要去幫孩子教訓人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孩子“壯壯膽”。

01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壯膽”呢?

1

如果孩子不敢當衆講話

家長要告訴他,你只要想好說什麼,怎麼說,一定會受歡迎的,別的小朋友可以做到,你也一定可以做到呀!

這期間要及時鼓勵和肯定孩子的階段性進步。

在平時可以多給他講故事,讓他也講給自己,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

還可以教他一些簡單的小表演,當需要公開表演的時候也可以讓他展示給大家。

2

教孩子學會跟別人打交道

教孩子一些簡單的問候語,教他給客人端茶倒水。

如果遇到矛盾要平靜理性地看待,不要把小孩的事情轉化爲大人之間的衝突,而是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3

培養孩子的辦事能力

逐步引導孩子處理好跟自己相關的事。

先教給他怎麼辦,再逐步改進,直到他可以獨立完成。

久而久之,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變強了,在學校也會更有勇氣和擔當。

此外,不要輕易定義“欺負”,既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也要引導他合理應對,更要相信他可以處理好自己的事。

總之,要耐心一點,不要怕孩子受挫,多講理、多鼓勵。

任何一個階段的孩子都需要家長的尊重、鼓勵和愛,更需要恰到好處的引導。

相信在家長的呵護和關愛下,孩子不僅不會被“欺負”,還會變得張弛有度,有理有節。

02

若萬一我們的孩子實在是遇到了壞孩子,真的被欺負的話你知道該怎麼辦嗎?

1

辨別確認

當發現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我們得教會孩子分清對方是否是故意的,因爲有的小孩還分不清什麼是玩笑什麼是故意。

避免有的家長一聽孩子說被人欺負了,馬上就怒氣上頭的衝去學校找人。

2

在確定自己孩子沒有先招惹或得罪對方的時候,要告訴孩子,先忍。

讓孩子明確告訴對方事不過三,前面兩次我可以忍着不計較,但不能再有第三次。

在孩子忍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叫孩子蒐集“證據”。

但是切記,這個忍不是無條件的忍,要告訴孩子什麼是底線,忍,但不能被越過底線。

3

跟老師反饋

當孩子忍到第二次的時候,我們其實就可以讓孩子去跟老師反饋這件事,明確告訴老師自己被欺負了這個事實,並且給了對方三次機會。

如果對方還有第三次,那這時家長就該出面聯繫老師了,因爲老師可能平時要看一個班的學生終歸是比較忙的,但是當家長出面聯繫老師,才能讓老師真正重視且意識到家長對於這件事的態度。

4

面對

如果到了老師層面都不管用的話,那說明對方這個孩子,不是一般的“熊孩子”。

這時,作爲家長的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的站在自己孩子這邊,不要以爲對面還是個孩子,就爲對方找藉口找理由開脫。

因爲如果你這麼做,一定會失去你孩子對你的信任,也會讓孩子繼續被欺負。

所以,我們要直接去學校,找到當事人以及他的爸媽,把事件從頭到尾說一遍,讓對方家長也清楚整個事件之後。

該賠禮道歉的就要賠禮道歉,並做好保證。

5

打和跑總得選一個

我們都知道“熊孩子”的背後大概率是個“熊家長”,那麼我們如果真的碰到一家都是“熊”的話,我們該怎麼辦呢?

既然話說不通,你就告訴孩子,平時儘量躲着,但一旦再被欺負,打的過,你就還手,最好是一次性打怕ta。

如果被欺負卻打不過,不要猶豫,撒腿就跑,千萬不能逞能,一定要學會求助身邊的大人!

作爲孩子最堅強的後盾,我們除了要正確的保護孩子,更應該要教孩子如何處理問題以及做到“自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