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朝以來,後世以“漢”爲國號的政權有很多,比如說三國時期的“蜀漢”,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漢趙”“成漢”,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漢”“北漢”“南漢”,元末的“陳漢”等等。這裏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的是,這些政權的國號其實都是“漢”,其前面加上的“後”“南”“北”等只是後人爲了便於區分加上去的而已。

關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前三個朝代——“後梁”“後唐”“後晉”,之前我們曾有過簡單介紹,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瞭解一下五代十國時期的第四個朝代——“後漢”的歷史。

首先要澄清一點的是,雖然西漢和東漢也有“前漢”和“後漢”之稱,但一般來說,我們所經常提到的“後漢”指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劉知遠所建立的政權。

自公元947年劉知遠驅逐契丹(遼國)人進入開封稱帝開始,到公元950年漢隱帝因爲逼反了郭威而被亂軍所殺爲止,後漢的國祚只有不到四年,是五代十國時期最短命的朝代,一共出現了兩位皇帝。

話說後晉末年,晉出帝石重貴不願意和他養父石敬瑭一樣向契丹(遼國)稱“兒”又稱臣,於是採用稱“孫”(畢竟是既成事實)不稱臣的政策,此舉無疑惹怒了當年幫助石敬瑭建國的遼太宗耶律德光。

很快,契丹(遼國)大軍在耶律德光的帶領下攻佔了後晉的都城開封,石重貴全家被俘,後晉宣告滅亡。

在契丹(遼國)人南下的過程中,後晉大將——時任河東節度使的劉知遠選擇了隔岸觀火,坐視後晉被攻滅,因爲他認爲契丹(遼國)人即便佔據中原,也終會因爲根基淺薄難以長久。所以一方面,他假意向遼國投降,另一方面,他又在暗中積蓄力量,並採納其親信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進而圖天下”的建議,趁契丹(遼國)人北撤時聯絡中原各地軍民,合力殺入開封稱帝,然後改國號爲“漢”,歷史上稱之爲“後漢”。

劉知遠在位期間,雖然採取了很多措施鞏固漢人統治,但各地割據勢力已經成形,朝廷一時難以控制,而且幫助劉知遠建立後漢的功臣們譬如史弘肇、王章、蘇逢吉、郭威等武將,除了郭威以外大多爲蠻橫無知、貪暴殘酷之徒,所以朝政弊端日益顯現。

公元948年,稱帝不到一年的劉知遠就病逝了,臨終前他將17歲的兒子劉承祐(後漢隱帝)託孤給那些當初和他一起打下江山的功臣武將。劉承祐繼位後,這些託孤功臣經常在朝堂上吵鬧,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不僅僅是目無君長,因爲他們就根本沒把後漢隱帝放在眼裏!

公元950年,忍無可忍的後漢隱帝劉承祐和其舅李業等人商議後,決定在皇宮門口設下埋伏,將正要上朝的楊邠(bīn)、史弘肇、王章等跋扈大臣一起誅殺並夷滅三族。與此同時,劉承祐還派人去刺殺鎮守鄴城的天雄軍節度使郭威,郭威聞訊後只得舉兵造反。很快,郭威便率領大軍殺到了開封,劉承祐也在逃跑的過程中被亂軍所殺,後漢由此滅亡。

進入開封的郭威並不着急稱帝,因爲他還需要一個名分。他先是請李太后(劉承祐之母)出面臨朝稱制,然後表示要迎立時任徐州節度使的劉知遠養子(也是劉知遠弟弟劉崇之子)劉贇爲皇帝。當劉贇行至半路(宋州)時,郭威又指使下屬假傳契丹(遼國)將要入侵的情報,於是親率大軍出京迎敵。大軍行至中途發生譁變,將士們將黃袍披在郭威身上要擁立其爲皇帝,大軍又迅速轉回京城開封。

經過這樣幾番操作,郭威便比原本將要成爲皇帝的劉贇領先一步回到開封,生米也被順利煮成了熟飯。回到開封后,臨朝稱制的李太后被迫封郭威爲“監國”,同時下詔廢黜劉贇,降其爲湘陰公(後被郭威囚禁並毒殺)。

公元951年正月,郭威正式登上皇位,並改國號爲“周”,史稱“後周”。當時劉贇的父親劉崇擔任河東節度使,得到郭威滅漢奪位的消息後,便決定在晉陽(今太原)稱帝,國號仍使用“漢”,史稱“北漢”。

有意思的是,郭威的奪位教出了一個好學生,這位學生便是其手下心腹大將——大名鼎鼎的趙匡胤。因爲僅僅過了十年,趙匡胤便上演了一出“陳橋兵變”的好戲,順利取代後周建立宋朝,這幾乎和當年郭威“黃袍加身”的操作如出一轍。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宋史》、《遼史》、《舊五代史》、《新五代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