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大峽谷陝甘寶雞天水段風景太美了!

文/全景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其第一大支流——渭河,自甘肅天水流經陝西時把巍巍關山和秦嶺一劈兩半,形成了渭河大峽谷。

自甘肅天水市麥積區的社棠鎮劉堯峽口至陝西寶雞市的福臨堡寶雞峽口,渭河峽谷綿延150餘公里,南北兩岸有數不清的葫蘆狀、面積數平方公里的渭水衝擊平灘和臺地,居住着數十萬漢、回民族。

新中國成立前,渭河北岸只有一條單線普速鐵路——隴海鐵路,通車至天水社棠。

建國70年來,渭河峽谷已成爲交通大通道。上世紀八十年代,隴海鐵路進行了電氣化改造,修建了寶雞至蘭州二線,實現了隴海鐵路上行、下行線分離,大大提高了行車速度和運輸能力,特快客車從寶雞到天水由原來的4小時縮短至2小時。

渭河南由上世紀七十年代天水縣組織當地青壯年勞力人工修築的鄉村小道——元(龍)東(岔)公路已改造成連霍國道310二級專用公路,縱穿秦嶺山脈建成了連霍高速G30,渭河兩岸經濟因此步入快車道。

沿國道310線,伯陽、元龍、三岔、鳳閣嶺、拓石、胡店、東岔、坪頭等鄉鎮建起了蘋果、花椒和商貿旅遊綜合市場。

元龍花椒、伯陽蘋果桃子遠銷山南水北,從此遐邇聞名。

鱗次櫛比的新農村,一排排白牆紅瓦的新民居,像一串串珍珠鑲嵌在碧綠的秦嶺和關山腳下。

蜿蜒的渭河像一條黃綢帶,在秦嶺與關山之間舞動。

七十年滄海桑田,與其說自然環境造就了渭河峽谷的山水風景的話,那麼應該說新時代使渭河峽谷的風情風景錦上添花,更加多姿多彩!

天水市麥積區東岔鎮月亮壩的暮秋,田園、山水、高架橋,如詩如畫。

東岔鎮龍鳳村隴海鐵路大橋高聳入雲。

驅車行駛在秦嶺和關山的夾縫中,如入無人之境。

巍峨的秦嶺其翠綠的衣裳,時不時露出堅硬的“筋骨”。一方山水,一方人。秦嶺、關山、渭水養育了這裏的人們,與生俱來性格耿直倔強,憨厚朴實。

繁忙的隴海鐵路線,成爲歐亞大陸的大動脈,中歐班列屢見不鮮。

雖有寶(雞)蘭(州)高鐵在渭河南秦嶺中穿梭,但經濟實惠的隴海線綠皮火車還是有不少人乘坐。

雲端天路——金龍山鐵路特大橋在國道頭頂飛架。

渭河北岸的陝西寶雞市陳倉區拓石車站與東出甘肅最後一站——葡萄園車站,是蒸汽機車時代鑲嵌在隴海鐵路線寶雞天水段上的兩顆明珠,所有火車都要在這裏加水。

坐在車裏幾分鐘就可望見與高山比肩的鐵路大橋,一座接着一座。

國道310從龍鳳村中穿過,崇山峻嶺也阻擋不了時代前進的車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