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虛擬偶像,會有光明的未來嗎?

普通羣衆都已察覺到虛擬偶像時代的到來。二次元選秀綜藝列隊而來,虛擬偶像直播層出不窮,大衆看的是新奇與熱鬧。而對於虛擬偶像業內的人來說,更多的是思考,未來發展的重點是什麼?

虛擬偶像十三年,國內大小廠紛紛進場

初談虛擬偶像,始終繞不開初音未來和洛天依。這兩位代表不僅具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和超高人氣,且對虛擬偶像發展的進程和方向,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07年作爲世界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誕生了,她的原型是一個用於語音合成技術的音源庫。她的獨特之處是奠定了虛擬偶像的養成型孵化模式。粉絲直接參與創造價值,並進行線上分享和傳播。這一關係下,“我支持偶像”變成了“我製作偶像”,她的走紅火熱恰恰是符合當代年輕人在追求個性、自由和話語權的文化內核。

官方引導下,日本網友對初音未來進行了大量同人創作,按自己喜好賦予其設定、故事,塑造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幾輪集體共創後,初音未來進化成了擁有多版人設、形象的出道偶像。她在世界各地舉辦演唱會,接下無數商業代言。萬千寵愛加身,初音被粉絲親切稱爲“公主殿下”。

2012年,這種模式五年後,在中國本土化落地。洛天依的專屬聲庫正式落地,我們迎來國內第一款虛擬形象到來。出道後,她的發展速度同樣迅猛,留下了《權御天下》《刀劍如夢》等代表作,順利登上湖南衛視、央視等主流舞臺,取得了一定大衆知名度。

接下來的幾年,國內外都有不少團隊複製“洛天依、初音未來”虛擬歌姬的模式,可惜鮮少有成功。這條跑道上很少再有能跑出位的選手。隨着用戶對虛擬偶像交互性體驗的提升,虛擬主播應運而生。

2016年年末,虛擬主播絆愛亮相Youtube,憑藉蠢萌設定和犀利畫風圈粉衆多。不同於初音未來、洛天依,絆愛除投稿視頻內容外,還可以通過直播和用戶進行即時交流,帶來更深層的互動體驗。

到2018、2019年,在短短兩三年時間中,虛擬主播隊伍急速擴張,光在日本數量就已破萬,在不同直播平臺玩得風生水起,輝夜月、電腦少女小白等頂流代表強勢崛起,共同開啓“虛擬主播元年”。

這一時期,中國也迎來了拓荒性的發展。B站最先推出虛擬次元計劃,孵化出國內初代虛擬UP主小希。其實仍是借鑑日本模式,沒能展現出獨特吸引力,市場反響平平。但隨着新媒介渠道的拓展,技術不斷的創新完善。國內有實力有技術的大廠阿里百度、B站、虛谷未來科技紛紛進場。

2020年,虛擬偶像圈層耕耘多年的生態已臻成熟,早有全面爆發之勢。隨着短視頻、電商直播的火熱,虛擬偶像面臨更廣闊的大衆舞臺,在探索商業變現的無線可能中,也面臨新的挑戰。當下“虛擬偶像的江湖”仍在繼續,且故事遠比大衆想象的精彩。

從模仿製造到獨特定位,虛擬偶像另闢蹊徑跑出特色

事實上,擺脫御宅文化的刻板標籤,是虛擬偶像發展的一大趨勢。在國內特定的文化土壤下,孵化出了一批極具本土屬性的虛擬主播。

由蔡明老師扮演的白毛蘿莉菜菜子,出道便迅速圈下40多萬粉絲。她的首秀直播登上站內人氣榜榜首,#蔡明 菜菜子#的微博話題空降熱搜。除二次元粉,菜菜子成功撬動起用戶增量市場,吸引了許多新用戶圍觀、試喫。

同時像美妝垂直領域的IMMA醬,少兒教育領域的班長小艾都是通過差異化定位,獨特識別的形象,在這條激烈賽道中黑馬突圍。

班長小艾由數字王國旗下公司虛谷未來科技打造,定位是國內首位虛擬少兒閱讀推廣人。作爲一名12歲的獅子座女生,小艾主要面向的是學前和小學低年級段的用戶,通過分享學習、生活,引導和陪伴少兒健康成長。

對虛谷未來科技而言,班長小艾是打造消費級虛擬人的重要嘗試。而放眼整個市場,這次創新性探索同樣具有破局意義。這意味着虛擬偶像帶給核心受衆的,已不止是養成模式下的娛樂快感,且更能解決具體訴求的功用價值。虛擬和現實的有效鏈接,無疑給產業擴容帶來巨大想象空間。

從解決造型設計到輕化應用,挑戰點一直在變

虛擬偶像發展十三年, 既經歷了低谷,也有過無數高光時刻。做虛擬偶像當然難。只不過在不同階段,遇到的難點在發生變化。正因如此,整個產業始終處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發展中。

在2007年前後,初代虛擬偶像剛起步時遇到的難點是造型設計。由於沒有成熟的參考案例,研發團隊只能以動畫、漫畫爲參考,儘可能貼合多數受衆的審美。即便是初音未來,也出現過不少被人詬病的崩壞圖。

而隨着建模、驅動、渲染等標準技術的優化,虛擬人造型越來越亮眼。優秀虛擬主播大多使用類似CG動畫級別的高模技術,其中包括動態骨骼和實時演算技術,確保在鏡頭前表現自然表情。材質渲染技術,則保證了皮膚、毛髮以及衣物的逼真質感,提供舒適的視覺體驗。

就像剛剛提到的少兒教育領域的“流量新人”班長小艾的走紅,便離不開形象加持。她的外觀延續迪士尼風格,既符合家長們的審美,也廣受小朋友喜愛。這便是數字王國大中華區多位視效藝術家以“顯微鏡級別”的標準打造的功勞。同時,小艾還應用數字王國自主研發的骨骼綁定及實時動態技術,通過眼球追蹤、多層輕材質重力等技術經驗,能夠使小艾的表情和身姿實時展現。

所以,從設計水平與實現能力上來說,造型早不是阻礙虛擬偶像產業發展的絆腳石。現在大家更多面臨的是應用困難,難點從“如何做出虛擬人”轉移到了“如何展現虛擬人”。

事實上,虛擬偶像在直播平臺營業頻率低,還受限於技術過“重”。播一場需要足夠時間準備,甚至對空間、場地都有要求,運營成本較高。坦誠說,像班長小艾這類只需簡單設備(一臺電腦、一部手機便可以完成一次直播),隨時隨地都能營業的虛擬形象,少之又少。

技術應用的輕便性,讓“班長小艾”可以高頻高效隨時與目標用戶保持交流。作爲首位天天直播的虛擬主播,在淘寶官方直播中成爲“新奇特”虛擬主播標杆。

虛谷未來科技持續開發各類虛擬形象的同時,也爲合作伙伴提供技術支持,解決某些虛擬IP擁有者在技術方面的短板,使得受歡迎的形象成功落地。對生產效率和創新技術的不斷追求,推動着虛擬形象產業朝着更好地方向革命與發展。虛谷未來科技表示,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技術優勢同時助力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把市場蛋糕越做越大。

內容佈局爲虛擬偶像商業化帶來N種未來

其實大家都清楚技術並不能直接生產內容,但能夠提供無數新的可能性。虛擬偶像早已完成了驗證市場容量和用戶培養階段,進入全面拓展商業的第二階段。

目前,粉絲經濟仍是虛擬偶像變現的主要手段。初音未來、洛天依、絆愛等頂流代表,基本都是靠演出、授權、廣告、周邊獲取收益。和真人偶像一樣,這種變現方式具有條件限制和無法打破的壁壘。相較於塔尖,塔基部分的腰尾部選手更能準確反映行業生態。由於多數虛擬人無法迅速,甚至不能完成龐大流量積累,商業化過程走得格外艱難,最終導致外界出現“虛擬偶像不值錢”的刻板判斷。

事實上,虛擬偶像在類型迭代過程中,逐漸探索出了電商帶貨、實景應用、定製服務一系列新的商業玩法。也許,新人班長小艾“出道忙就業”的現象,很能說明問題。

疫情期間,班長小艾加碼佈局短視頻、直播等領域。她以淘寶爲主陣地推出內容型直播間,通過陪讀構建場景營銷,爲學習用品、玩具、親子家庭消費品等完成帶貨。

在虛谷未來科技總經理唐佳嫺看來,少兒閱讀並不是簡單的事情。一來,家長都很忙碌,無法抽出足夠時間帶領孩子進行深度閱讀。而即便有精力,他們也未必會陪讀,生動、準確地解讀書本內容。的確如此,要不然“輔導孩子做功課”這事兒,也不會三番五次上熱搜。

跟家長、閱讀主播相比,小艾不存在檔期衝突、跨知識盲區、工作負荷等問題,能隨時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在不同平臺、不同直播間同時輸出各專業領域的知識。

因此,班長小艾的淘寶直播間人氣頗高,單場直播最高觀看量突破162萬。作爲站內新奇特頻道的主推選手,她曾和出版社合作推出童書專場,以超低價秒殺賣出《美女與野獸》周邊文創,頗有成爲虛擬圈“薇婭”的潛質。

此外,小艾還受邀參與中信美術館館長曾孜榮聯合開發的“名畫遊”節目。目前,小艾已經遊覽《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明宣宗行樂圖》,帶領萬千觀衆感受古畫的藝術魅力和人文價值。

在探索跨界影響力上,班長小艾也有很大的空間。聯通X Apple直播Apple Watch首發單場直播觀看量破239萬。同時,在人民網助農活動、中國傳媒大學公益演唱會、國資委推介會、央視少兒節目、香港2020交響音樂會《家的色彩》表演等各類活動中……班長小艾以神祕嘉賓、優秀主持、產品推薦官等多重身份出席各種活動精彩亮相,積累下大批忠實粉絲。

當然,這些不過是虛谷未來科技開拓商業帝國的一角。在總經理唐佳嫺的運營規劃裏,小艾未來要借內容打造IP,從教育領域起步,逐步延伸到其他領域,助力少兒成長的同時完成綜合變現。據瞭解,目前基於班長小艾形象延展的內容《小艾問學》也已在各大教育平臺全面上線。

虛擬偶像發展成可持續的長線生意,只是時間問題。從初音未來到班長小艾,都是行業尋求突破和創新重要轉折。在不久的將來,虛擬偶像或許會成爲常見工種,走進大衆日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