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刑,我們俗稱“打板子”,這是古代刑罰史上最悠久的一種,使用的刑具有竹板和荊條。歷史上執行這種刑罰的人一般是衙役,清朝李伯元在他的小說《活地獄》裏寫了這麼一段:

皁錄(衙役、捕快)用小板子打人都會預先練習,開始用一塊豆腐擺在地下,拿小板子打上去,只准聽到響聲,不能把豆腐打爛。他們練習完以後,豆腐看上去還是完整的,但裏面已經爛了。

這就是關於“杖刑”練習的描寫,當然這只是小說,我認爲這樣練習的可能性不大。

古代杖刑在實施的時候確實會存在不公平現象,比如犯人家屬給錢了,打板子的人就會裝裝樣子,揮板子時候很大力氣,但落下很輕,打完後犯人不會有什麼傷;如果犯人沒有給錢,那每一板子都是實實地落在身上,幾十板下來傷筋斷骨都是常有的。

另外還有流傳了一個說法,那就是犯人家屬要找關係,有時候是直接找縣老爺,所以衙役打人的時候就要看老爺如何發令。我們看古代電視劇,縣老爺審案要動刑的時候通常會扔下一根籤子,而老爺拿籤子的位置就表示要用多重的刑:如果拿籤頭,表示重打;如果拿籤中間,表示只傷皮肉不傷筋骨;如果拿籤子底下,表示輕輕表示一下就可以了。

縣老爺拿籤子的傳說是否真實我們很難查證,但是說明了一點,那就是杖刑在執行時是有輕重之分。那麼衙役要完成這樣的任務,他們是否需要練習呢?其實是不需要的,打人用到幾成力基本上大家都可以控制,至於揮板重落板輕,公堂上也沒人在意你這些。用豆腐練習打板子,這個腦洞開得有點大了。

豆腐是很嫩的,打板子的人不管如何控制力,只要超過了豆腐的承受,豆腐就會碎裂。如今打板子這個刑罰被傳得越來越神奇,有人說打板子技術好的,打完後表皮看起來沒事,但實際已經有嚴重內傷,這完全是違背力學原理啊!

任何物體在受到打擊的時候,力量傳遞都是一層層下去的,就像木工幹活,錘打鑿,鑿打木,木壓地,不可能一錘子下去這股力量完全跳過了鑿和木,直接在地面砸出一個大坑,這種情況只有武俠電影裏纔會出現。

結束語

古代打板子真不是什麼技術活,那時候一般使用竹板比較多,至於我們電視上看的大木棍、水火無情棍這些都比較誇張,因爲杖刑不是死刑,只是讓犯人喫到苦頭而不是要他們的命。如果用超重的刑具來打,那杖刑也就被納入死刑行列了。

日本古代也有杖刑,他們打的方式又不一樣,我們是用竹板扁的一面打,他們是用竹板邊打!一板子下去就是皮開肉綻,就像被刀子割了一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