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來了”這個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小時候聽這個故事是爲了告誡我們不能說謊。在史書上記載了一件事與這個寓言故事非常相似,那就是“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們知道歷史上有位美女叫褒姒,這位美女非常古怪,一生之中很少歡笑!她的兒子伯服出生也沒給她帶來笑容,她榮升爲皇后也不爲此而笑,她的兒子被封爲太子也沒讓她笑出聲來。唯一能令她開懷大笑的事情竟然是“戲耍諸侯”!

據《史記》記載,周幽王爲博取褒姒一笑而點燃烽火臺,召喚衆諸侯的兵馬前來救援,然而衆兵將趕到現場後卻發現只是一場玩笑,只能憤憤離去,此時的褒姒就像是打開了狂笑模式的開關,開懷大笑!周幽王掌握了開啓褒姒的“笑點開關”後,經常有事沒事就去觸碰這個開關,不斷地點燃烽火,不斷地引起褒姒大笑。各個諸侯國的國君感覺自己的智商被周幽王按在了地上,還擦出了火花,於是非常生氣,決定不再相信這個昏君。後來周國首都豐鎬真的受到敵人攻擊,周幽王命令點燃烽火尋求四方諸侯的支援,但此時已經沒人再相信他了。周幽王因此而亡國。

烽火戲諸侯的疑點

按照司馬遷的說法,西周因褒姒而亡。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有着太多的疑點,讓人很難相信西周會因此事而亡。

疑點一、西周戰時通訊是烽火還是擊鼓?

根據《史記》的說法,周幽王是通過點燃烽火臺的方法來戲耍諸侯,但在《呂氏春秋》的記載中卻是以擊鼓的方式,因此在褒姒”笑點開關”的材料問題上,史料就出現了分歧。如果我們再往前去探索,翻開《詩經》來看,裏面對西周滅國的記載只有短短八個字:“赫赫宗周,褒姒滅之。”《詩經》的成書時間比《史記》和《呂氏春秋》都要早,但卻沒有記錄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只是說西周因褒姒而亡,這裏面就給大家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由此可見,“烽火戲諸侯”或者是“擊鼓戲諸侯”的故事,都是後人想象的。

疑點二、烽火臺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烽火臺在古代只是充當戰鬥通訊的作用,當烽火臺被點燃後,周邊的軍事營地會看到那裏起了戰火,馬上進入戒備狀態,至於是否發兵支援還要看情況,如果戰地那邊有派人來求援纔會出兵,不然貿然出兵有可能自己的陣地也會丟掉。

烽火臺的佈置都是以點帶線,彼此間可以相互遙望。如果敵人要進攻,肯定是從邊緣地區殺進來,古代又沒有飛機,不可能直接就進攻人家的首都!從西周的地圖來看,周幽王當時地處豐鎬地區,而進攻他的是犬戎部隊。從犬戎至豐鎬還需要經過其他的諸侯國,因此最先點燃烽火臺的肯定不可能是周幽王,而是地處邊緣的那些烽火臺!

疑點三、諸侯兵馬豈能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按照“烽火戲諸侯”的說法,周幽王命令點烽火臺後,援軍馬上就到了,發現情況不對又掉頭回去,說的好像這些援軍就駐紮在豐鎬城外一般。現實卻非如此,西周時期諸侯國之間的距離有遠有近,遠的有隔幾個省,近的也至少隔了一個地級市。這麼遠的距離,古代又沒有汽車飛機,行軍速度非常緩慢,就是最近的諸侯國趕到首都豐鎬也要十天半個月時間。這麼長時間的等待,褒姒也能笑得出來嗎?反正我是笑不出來。

“烽火戲諸侯”只是一個故事,從《呂氏春秋》的時候寫入史冊,後來司馬遷也依葫蘆畫瓢,給這個故事增添了一些色彩。從更早的《詩經》中可以看出,作者把西周滅亡的責任都歸於褒姒,其實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黑鍋。西周到了周幽王時期已經非常衰弱,最明顯的就是成康時期,“刑措四十餘年不用”,但到了周幽王時期已經出現了三千多條“肉刑”的刑罰。由此可見當時西周的社會環境已經不那麼太平。

西周的滅亡是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後,各諸侯國之前的矛盾日益激化的結果。不管褒姒有沒有出現,西周都會走向滅亡。從東周也可以看出,雖然東周經歷了四百多年,但東周時期的周天子已形同虛設,完全不能行使天子的權力。史書上把西周滅亡的責任都推給了褒姒,這也是男權主義的一種體現,好像是要告訴世人:男人是不會錯的,錯就錯在女人的引誘。司馬遷的這個故事真是一個千古謊言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