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和十八世紀之交,在中國和俄羅斯的土地上,同時誕生了兩位帝王:清王朝的康熙大帝和沙皇俄國的彼得大帝。不論是銳意進取還是運籌帷幄方面,這兩位大帝身上有着太多的相似性,他們嘔心瀝血,勵精圖治,在17至18世紀中把各自的國家帶入鼎盛局面,他們的成就足以用震古爍今的來形容。今天我們把這兩位帝王做個pk,看狠人之間的對決,誰更勝一籌。

彼得大帝和康熙大帝

我們先說他們相似的地方。

首先,他們的年齡、繼位時間以及去世時間都差不多。都是經過爭鬥才得以掌握實權;都是接手了一個外憂內患的爛攤子;都把各自的爛攤子處理的很好,都讓自己的帝國盛極一時。

康熙大帝是1654年出生,8歲登基,16歲掌權,在位61年,1722年去世;彼得大帝稍微小一些,1672年出生,10歲登基,17歲掌權,在位43年,1725年去世。

其次,在成就上各有千秋,康熙使中國一舉擺脫明末清初大動盪後滿目瘡痍的局面,成爲東方最強大的王朝。彼得使落後愚昧的俄羅斯一躍而起,成爲令歐洲列強刮目相看的封建強國。

康熙大帝在政治經濟上,實行仁政,輕徭薄賦;設立駐藏、蒙大臣,治理黃河、淮河,疏通漕運;在軍事上,運籌帷幄,力平三藩,收復臺灣,消滅了蒙古的噶爾丹,與俄國簽訂了一個穩固北方邊境達170年之久的《尼布楚條約》,阻遏了俄國貪得無厭的侵略野心。

彼得大帝在經濟方面,大力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在政治方面,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權統治,加強工作效率。特別是彼得主張實行西方化,俄國這個由貴族階級統治的國家最終在很多方面都實行了西方的風俗和文化;在文化方面,彼得成功地對正教會實行了部分改組,並在在俄國創辦非宗教學校,鼓勵發展科學。 而在軍事上,彼得大帝的主要成就就是爲俄羅斯這個內陸國家打出了出海口,從此不在封閉。

油畫中的彼得革新

那麼兩位大帝有什麼不同點呢?

首先,性格以及個人經歷方面存在着很大差異。

康熙大帝有一位寬仁博大的祖母孝莊皇太后,十分關心他的成長。她一直以帝王的標準嚴格要求年幼的康熙,教育他要“寬裕慈仁,溫良恭敬”。康熙大帝在學習遊牧民族騎射文化的同時,又深受漢族儒家文化的薰陶,使他成爲了一個全能皇帝,也是一個溫和的皇帝,雖然也是霸絕天下,但是霸而不暴。

故宮

相較而言,彼得大帝就沒這麼幸運。彼得大帝年僅四歲時,老沙皇突然病逝,孤兒寡母、勢單力薄的彼得母子命運岌岌可危。在隨後的日子裏,在王位的繼承人問題展開了一場漫長的殊死鬥爭。同父異母的姐姐索菲婭·阿列克謝耶夫娜做了幾年攝政王,直到1689年退位。彼得地位才真正穩固,因此彼得終生崇尚強權,充滿野性不羈的氣質裏蘊涵着強烈的叛逆精神。

冬宮

其次,治國方針方面,有着很大的區別。

康熙深諳中國傳統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君王之術,一生尊奉“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的信條。

康熙在位時,是一種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的社會形態,他清楚地給自己設計了“家給人足,百姓樂業”的爲政的藍圖。當然,他看到了他想要的天下太平,國勢日盛。隨即又提出了“持盈保泰”的思想,滿足於百姓歲足年豐、人民鼓腹謳歌的社會圖景,到處一派歌舞昇平的盛世光景。

藝術作品中的康乾盛世描繪

彼得則採用一種近乎嚴酷的制度,六親不認,用嚴酷的刑法和高壓政策強迫俄羅斯前進。

彼得不顧一切地推行他的改革,爲了排除干擾和反對,他動輒掄起棍棒毆打,強迫大臣執行命令,懲罰措施非常嚴厲,最後殺了兒子,廢了皇后,選擇了葉卡捷琳娜爲皇后,並且指定她爲皇位繼承人,以確保改革的繼續進行。

鐵血的彼得大帝

但是歷史充滿了幽默感,康熙仁政愛民,以德服人,彼得兇殘暴戾,嚴刑酷法,但是得到的結果是,康熙成了封建王朝最後的迴光返照式的輝煌,而俄羅斯卻一概往日積貧,成了西方豪強。有數據統計,170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佔到世界總值的23.1%,而俄國僅佔3.2%;而俄國1700年—1820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幅度遠遠超過歐洲和世界平均速度,更遠遠超過中國,大踏步跨入西方列強行列。

康熙和彼得的正面對決

一個是旭日的曙光,一個是落日的餘暉,孰強孰弱?這個是很難評說的一件事,然而,舉凡治國不進則退,欲單純以保守爲目的,其勢必然難以長久。作爲現代人,我們爲康熙感到惋惜的同時也表示無可奈何。但是不管怎麼說,兩位絕世狠人的PK,終究還是難分高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