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成立,標誌着社會主義在中國已經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秩序,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人民不知道經歷了多少血與火的考驗。還有無數的革命先輩爲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們爲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爲新中國做的一切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歷史不會忘記他們,因此也有了1955年的授銜儀式。

1955年的授銜儀式主要目的就是表彰爲新中國革命作出卓越貢獻的同志,在這次授銜儀式上,共誕生了十大元帥、十大大將以及數十位上將、一百多位中將、數百位少將,這些將軍都是有功於社稷的英雄。當時榮獲大將軍銜的共有十人,很多人恐怕不知道,除了這十位獲得大將軍銜的將軍之外,當初大將候選名單內還有另外五人,他們都是誰呢?

第一位名叫蕭克

蕭克是湖南人,1925年參加革命,參加戰役無數,包括南昌起義、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蕭克曾擔任紅六軍團長以及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是一位位高權重的將領。解放戰爭時期,蕭克任冀察熱遼軍區司令、華北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政大學副校長、第四野戰軍第一參謀長等職,是一位資格很老的革命軍人了。

1955年授銜時,按照級別與資歷,蕭克是有機會獲得大將軍銜的,而且評銜人員也把他放入大將候選人名單之中。那麼他爲什麼沒能評上大將呢?這主要與抗日戰爭有關,在這段時間裏,蕭克沒有過硬的戰績,因此後來錯失了大將軍銜,被評爲上將。

第二位名叫周純全

周純全出生於1905年,湖北省黃安人,1926年參加革命,作戰經驗豐富。周純全也是一位老紅軍戰士,曾擔任過紅4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等一系列重要戰事。按照資歷以及戰績,周純全也有資格授予大將軍銜,不過,周純全原是張國燾最信任的部下,因此在對張國燾問題的處理上,他的處理態度是有失偏頗的。組織經過慎重考慮,周純全最終被評爲大將。

第三位名叫宋任窮

宋任窮出生於湖南省瀏陽縣,1926年加入黨。宋任窮也是一位老革命,他是三灣改編後首批連隊代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宋任窮跟隨紅軍大部隊參加了長征,在長征時期擔任了中央縱隊幹部團政委、28軍軍長等職務。

抗日戰爭期間,宋任窮領導了冀南區的抗戰活動,爲鞏固抗日根據地以及指揮抗戰取勝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宋任窮擔任了組織部副部長以及機械工業部部長等職務,按照資歷,他本有機會授予大將,但是經過評銜小組評定,他的貢獻不如十大大將,因此1955年授銜時,宋任窮被授予上將軍銜。

第四位名叫王震

王震是湖南瀏陽人,1927年加入黨,也是一名革命老將,威名遠震。王震早年參加了紅軍,曾擔任過紅六軍團政委,與蕭克是搭檔。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期間,王震因爲作戰勇猛立下過赫赫戰功,不過,大概是因爲評銜要綜合各方面的能力與資歷,而且還要考慮不同軍種,因此王震將軍雖然戰功卓越,但還是沒有被評爲大將,他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第五位名叫張宗遜

張宗遜是陝西省渭南人,1926年加入黨。他多次參加一線革命,戰功赫赫,並且資歷很老,參加過秋收起義,曾經擔任過紅軍的師長、軍長等職務,並且還活捉過國民黨將軍張輝瓚。抗日戰爭時期,張宗遜擔任了八路軍第120師第358旅旅長,曾多次粉碎日軍的掃蕩。解放戰爭期間,張宗遜先後擔任了陝甘寧野戰集團軍司令員、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是一位位高權重的將領。在1955年授銜時,張宗遜最終被評爲上將。

其實這五個人,不管哪一位都是十分優秀的,他們沒能入選大將,並不是因爲他們不夠優秀,而是因爲十大大將的評選會綜合比對各方面因素,最終確定名單。當然,落選大將的這五人,他們對祖國的忠心和赤誠,祖國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