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中國古朝代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幾乎所有的帝王都十分在意自己王位的“正統”性。

圖注:楚漢爭霸劇照

劉邦與項羽爭霸天下時要用赤龍之子來證明自己是正統;王莽篡漢時要以周公之治的思想維護自己的正統;曹丕篡漢時也要漢獻帝“禪讓”來表面自己正統;趙匡義弄死自己哥哥後也要搬出金匱之盟來證明自己的正統。

正統思維自古以來皆有之,那麼何爲正統?中國的正統思維又是如何演變的呢?

“正統”一詞在中華文化圈中有特別的含義。‍

現代詞語中,“正統”在政治科學中一般解釋爲:人民對律法或政權作爲一種權威所給予的認受。

同時在道德哲學中,“正統”經常被解讀爲一種由人民授予其統治者對進行一定程度管理而維持社會基本運作的權力,其基礎是人民同意現政府的組成的合法性。

也就是說“正統”即爲“法統”。

但是在中國的理解中,正統可不僅僅是“合法性”這麼簡單,而是包含了中國特有的古典哲學思辨思想。

“正統”思潮的變化‍

“正統”一詞最早出現於《春秋》中,孔子認爲只有一個國家達到了“居正”和“一統”兩個層面,才能稱之爲正統。

此時正逢春秋末期,禮樂崩壞。周天子共爲天下共主,但是隻夠“居正”而無法“一統”,遂不能稱之爲正統。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雖然都達到過暫時的巔峯,但是都無法稱自己爲“正統”,周武王甚至直接說自己:“吾蠻夷也”。

圖注:周武王畫像

直到秦一統六國,嬴政建立皇帝制度來表明自己“正統”的合理性。此時,“正統”一詞便與“皇權”進行了捆綁。

西漢時期,董仲舒對“正統”思想進行了更深一步的開發,提出“三統”學說,將“正統”思想與神學進行了捆綁。加深了“皇權”即“正統”的思想。

宋朝時期的學者們開始對“正統”思想進行系統地闡述,歐陽修首作《正統論》,批判了董仲舒及其後人將“正統”與神學相綁定的思維。

圖注:歐陽修畫像

歐陽修提出:“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統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

蘇軾在此基礎上,把“正統”與“名實”相統一,認爲既要在名義上得其道,佔據道德的制高點;又要在實際中擁有相匹配的權力。

同時二人也將功績與道德作爲一統王朝的批判標準,認爲自宋以前,能夠“居天下之正,合天下於一,斯正統矣”的王朝有:堯、舜、三代、秦、漢、晉、唐。

而餘下“天下雖不一,而居得其正”的東周、魏、五代;“雖不得其正,卒能合天下於一”的西晉、隋雖然都雖然達不到“居正”和“一統”,但是其功績和道德上也可以稱之爲“正統”。

圖注:方孝孺

到了明朝,方孝孺(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猛人)在歐、蘇的基礎上再次延展“正統”含義。由於明是逐元而創,中華文化遭受重創,爲了明辨正統之意,駁斥元朝非正統。方孝孺提出不應該以“王者大一統”的原則斷定“正統”,而是從君臣大義和華夷之分來辨明。

除三代之外,歷史上僅有漢、唐、宋、明纔可稱得上正統,除此之外,包括秦、魏晉、五代、元等都不能給予正統;他提出:中華之所以貴爲中華,是因爲先王之道不僅包含了君臣、父子、長幼、夫婦的倫理秩序,而且還包含了服飾、吉凶、交際等的禮文之美以及均田、薄賦等的養民之法。

至此,“正統”之意與“中華”捆綁,只有符合中華文化傳承價值觀的一統王朝纔算做中華之“正統”(秦乃法家思想,故方孝孺不予承認)。

新時代的“正統”思想

到了晚清,帝王體制搖搖欲墜,“正統”思想遭受衝擊。梁啓超在《新史學》中批判中國傳統史學由於“正統”思想束縛,一直爲皇權所獨佔,造成了客觀歷史的阻隔;“正統”應存於歷史,非存於皇家,應在種族、在國、在民。這一思想,打破了皇權對於“正統”的壟斷。

圖注:辛亥革命劇照

隨着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民國時期“正統”思想更進一步,主權在民的思想被各家學所認同,大體思路都認爲“正統論”已經隨帝制而終結,“正統”即爲“法統”思想逐漸成熟。

總評

如今的“正統”思想不再侷限於某個領導者,亦或某個黨派,而是全中華民族所認同的思想;在這片土地上,我們認同同樣的道德,遵從同樣的法律,即爲“正統”之“名”;而在人民羣衆眼中,能夠服務於人民,恪守法律,審慎行使人民賦予權力,滿足人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政府,即爲“正統”之“實”。

參考資料:[1]毛欽.蘇軾正統論及其思想價值[J].原道,2019(01):115-126.

[2]楊念羣.重估“正統論”是建立中國歷史政治學的起點[J].中國政治學,2020(02):11-16.

[3]呂詩堯.論方孝孺的正統思想[J].原道,2018(01):116-126.

[4]聞軒軒.“正統論”的近代命運及其終結[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7(02):73-8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