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集團想要發展除了君主的綜合能力之外,謀臣能力的強弱也決定了集團能夠走多遠。三國初期戰亂頻繁,蜀漢的君主劉備儘管很早就已經起兵,征戰幾十年也曾經得到過平原、徐州、汝南等等地盤,但因爲缺少謀士的輔佐,最後都會被人奪走基業。直到諸葛亮爲劉備確定了戰略規劃和集團發展方向之後,僅僅十餘年時間劉備就吞併荊州、益州漢中建立了蜀漢政權,諸葛亮因爲勞苦功高也被歌頌。

而作爲三國裏面的老牌霸主曹操,他手下同樣謀臣如雲,比如荀彧、荀攸、賈詡、郭嘉、司馬懿等人,他們的才能也都不輸於諸葛亮。而且郭嘉還是個非常狠的角色,諸葛亮不一定是郭嘉的對手。

漢末時期的潁川是相當於國家的"大學城",這裏書院林立,也是衆多官僚、勢力的人才儲備點。郭嘉出身潁川士族,黃巾起義過後感覺東漢朝廷已經撐不了多長時間,一直勸誡家裏人要爲亂世做準備。反董聯盟成立時袁紹作爲盟主,一時間威望很高,剛開始郭嘉已經前去河北投靠袁紹,但沒想到看透了袁紹色厲膽薄的性格,當即背棄袁紹離去。

郭嘉的好友荀彧得知後邀請他到曹營任職,當時曹操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諸侯,但郭嘉相信荀彧的眼光,隻身前往曹營一探究竟。當曹操和他促膝長談後感嘆,這個人就是我的張良了!於是拜郭嘉爲軍師。曹操身處中原四戰之地,周邊的諸侯實力比他強盛太多,國家給出的建議是明面上擺出與世無爭的態度和各方交好 ,但背地裏可以派遣間諜挑撥相互間的關係,等他們自相殘殺後再坐收漁翁之利。後來事情證明這個做法得到了極高的回報,曹操用時不到7年時間就統一中原。

公元200年袁紹已經統一河北四州,他要求曹操把許昌朝廷搬遷到鄴城,但遭到曹操拒絕,於是袁紹親率20萬大軍南下攻打曹操,官渡之戰正式爆發。當時曹操可以作戰的有效兵力僅僅不到4萬人,集團內很多將領都不認爲有勝算,甚至偷偷寫信給袁紹投誠。

但郭嘉一針見血的指出了袁紹種種弱點和我方種種優勢,也就是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力促曹操決戰。作戰時郭嘉用各種小勝仗換來了火燒烏巢的契機,曹操一舉燒燬袁紹的所有糧草,袁軍不戰而降。戰後袁紹病死,曹操原本想趁着這個機會北上吞併河北但被郭嘉制止。原來郭嘉早已經看出了袁紹的兩個兒子不和,故意讓曹操擺出無心攻略河北的樣子,使得袁家兄弟自相殘殺。曹操又趁着他們兩敗俱傷之際一舉平定河北。

在袁紹統治河北期間他對旗下的士族和境外的異族保持親善政策,所以當曹操攻佔河北四州之後還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各地經常發生叛亂。烏桓首領丘力居聽聞中原大亂於是聯合鮮卑一起攻佔了幽州北部的柳城一地,擺出進攻中原的樣子。曹操從未和遊牧民族交戰,詢問衆多將領得到戰或不戰的建議很平均。後來還是郭嘉以"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建議曹操力戰,於是曹操親自帶隊北上。

當大部隊行軍到南皮時郭嘉認爲遊牧民族來去如風,我們這麼行軍速度太慢也掌握不了戰爭主動權,建議拋棄輜重輕裝奔襲柳城。曹操認爲郭嘉說的有道理,輕裝日夜兼程行軍至柳城,當時烏桓和鮮卑以爲曹操還在路上以至於還沒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就被曹操屠戮。

烏桓本部收到消息後大怒不已,親率5萬騎兵攻打曹操。這時候郭嘉又建議,烏桓此番行動早已經做了萬全準備,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建議曹操再次領着部隊輕裝孤軍深入遼東,路上沒軍糧就殺馬充飢,直接殺了差不多4000匹戰馬纔到白狼山。山下的烏桓還不知道對手早已經在山上,曹操命令張遼帶着騎兵居高臨下突擊,僅僅一個衝鋒就斬首烏桓首領,烏桓被殺者數不勝數。至此過後烏桓再也沒有騷擾大漢的能力,最終被鮮卑吞併。

當曹操從遼東班師回朝時郭嘉卻感染風寒,再加上環境惡劣以至於英年早逝,曹操每次想到都傷心不已。赤壁戰敗後曹操曾哭着對身邊人說,假如郭嘉在世的話他一定不會讓我遭遇如此慘敗。

從郭嘉短暫的一生和精彩的謀略可以發現,他這個人喜歡劍走偏鋒,善於使用奇謀扭轉戰局。正所謂兵不厭詐,戰爭本來就是敵我雙方智力和士氣的比拼,越能出其不意越能掌握戰爭主動權,越能得到勝利。可以說曹操就是這麼起家的。

而諸葛亮性格以沉穩、理性著稱,不論施政還是行軍作戰,當推斷出可能性之後纔會行動。所以縱觀他北伐時期一直沒有幫蜀漢獲取戰果,甚至還拒絕魏延奇襲長安的計劃,徹底失去了一個能讓蜀漢翻盤的機會。

但就打仗來說,古今中外哪能徹底算出每一步計劃?更多是考究利用地形、環境以及機謀應變能力。這方面就是諸葛亮的弱項,所以說諸葛亮能力不如郭嘉。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就郭嘉和諸葛亮而言,奇謀,隨機應變是郭嘉的長處,他可以靠着超人的智商幫曹操擊敗一個又一個強敵,但統籌全局是他的弱項,而這方面卻是諸葛亮的長處。

諸葛亮還在隆中期間就已經看透了天下局勢,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後僅僅用了十餘年時間就幫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儘管後來蜀漢被劉備折騰得面目全非,國家已經頻臨崩潰的邊緣,但諸葛亮依舊可以力挽狂瀾,以自己的能耐整合所有資源,重新引導蜀漢發展,甚至讓魏明帝曹睿忌憚。就諸葛亮這份能力而言,郭嘉簡直沒得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