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說一說中秋節的由來。根據中國古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而關於它的由來,網上目前有兩種較爲主流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君主的宗教祭祀活動,這種說法來源於《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說的是君王春天需要祭拜太陽,秋天需要祭拜月亮。結合我們當代賞月的習俗,我們可以推斷:古代君主在秋天祭拜月亮就是賞月習俗的由來,後來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神性與王權的逐漸分離,賞月也不再是貴族的傳統,遂逐漸傳入民間。

第二種說法是中秋起源於民間的農業生產行爲。這種說法的依據是秋字的原本意思,秋字在古代的含義就是莊稼成熟之時,而在農曆8月份,各種中原地區常被耕作的農作物都紛紛成熟。民間百姓爲了慶祝豐收,遂以中秋作爲一個慶祝豐收的節日,並在日後的沿革中衍生出了賞月、觀燈和喫月餅等習俗。

分析以上兩種說法,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說法有着根本性的區別,第一種說法推斷中秋節起源於王室貴族。第二種說法則認爲中秋節起源於民間。結合後世中秋節很多習俗的演變過程,我個人傾向於中秋節起源於王室的說法。因爲關於賞月祭祀這種宗教行爲古已有之,其誕生時間在中秋節之前,而且由於古代日月的神聖性,這種行爲在早期都是圍繞宮廷統治階級展開的,不可能涉及民間,直到唐宋之後,民間才逐漸開展了賞月的活動。所以,我認爲中秋節從根本上來說是起源於王室的。

當然,關於中秋的起源還有其他的一些說法和民間傳說,這些說法大多都是由不同時期的文人們根據古代一些歷史傳說,經過加工潤色後流傳於民間的,雖然缺少一定事實依據,但其中的故事成分,着實也是引人入勝的。

接下來回答第二個問題,中秋節的歷史變化。在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端午和中秋之中。中秋的最早源頭雖然很早,但正式形成的時間卻是這4箇中最晚的。在漢魏的民俗文化節日體系形成的時期,中秋這一節日還完全沒有任何記錄。直到唐朝時期,以賞月爲核心活動的中秋活動才逐漸在唐朝的文人中流傳開來,而直到宋朝,中秋作爲一個民俗節日才最終被官方確定下來。

而促使中秋節正式成爲民俗節日的原因則是唐宋時期天文科技與時代文化的進步。在更爲遠古的時期,月亮與太陽還被普通的民衆和最高統治者當作是神的化身。在神權與王權高度結合的奴隸制社會,日月這種神的代表,只能由王室貴族來進行祭祀與崇拜,普通民衆是沒有辦法參與這種宗教色彩濃厚的祭祀活動的。

然而天文科技的發展促進了人們對於自然界的認知,明白了太陽的東昇西落與月亮的陰晴圓缺只是一種稀鬆平常的自然現象,與上天和神靈並沒有任何關係。因爲這種原因,人們對於月亮有了非常理性的認識,日月逐漸走下神壇,不再神聖而不可侵犯,普通人也可以在月圓之時好好欣賞一番圓圓的月亮了。這種天文上的進步,又非常巧合地促使了這一輪明月,與唐朝文人的浪漫氣質相結合。最終使得在中秋賞月成爲了唐代文人們每年的慣例。

這時中秋節雖未正式成爲民俗節日,但是在士人階級內,中秋賞月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各個不同時期的文人們也藉着這一輪明月歌頌國家的繁榮富強,寄託自己的對於親朋好友的思念。根據一些史料的顯示,嫦娥與吳剛的神話故事,也正是在唐朝期間被一些文人所潤色,正式被大衆所熟知的。

而到了宋代,中秋節已經被官方正式確立爲一個民俗節日,士農工商各階層的人們均在中秋節放假一日,賞月也作爲中秋節的一個核心習俗而被確立下來。唐宋時期,月亮也作爲一種詩詞中經常使用的意象,在文學作品中被反覆地引用着。

只不過兩個朝代由於文化背景與國家實力背景的不同,唐與宋的月亮意向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的。唐朝詩人大都用月亮寄託山河壯美,不羈友情以及詩酒風流。而宋代詩人則多以月亮的陰晴圓缺感慨世態炎涼。當然隨着宋朝邊患的日趨嚴重,缺損的月亮自然也可指破碎的山河。

到了明清時期,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中秋節在人們日常節日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中秋節也不再是文人墨客們的專利了。隨着民間市賈和販夫走卒們的加入,中秋節的節日的意味也在時代變遷中逐漸改變。唐宋時期賞月抒情、對酒當歌的文人傳統開始逐漸退場。功利性的拜訪送禮以及世俗性的團聚一堂逐漸成爲了中秋節的節日主題。而隨着中秋節家族團聚意味的逐漸上升以及平民階層對於中秋節日的接受。在唐宋民間不爲人們所重視的中秋節,逐漸滿超的其他節日,成爲了與春節並立的兩大節日。

節日意向的改變同時造就了節日風俗的豐富,在明清以前,中秋節的傳統活動還只有賞月這一種,而到了明清時期,當代各種風俗活動都如雨後春筍地出現了。當然,傳統的賞月活動也並沒有因此衰落,陸啓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

至此,我們可以根據以上內容做個總結,中秋節起源於上古,興起於唐宋,繁盛於明清。而明清時期的節日意向與唐宋時期單純賞月的民俗相比,又增加了家族團圓慶祝豐收的意向。至清朝時期,各種其他的當代節日風俗開始逐漸出現,清朝的中秋節已與當代我們所過的節日相差無幾。

參考資料:《周禮》、《北京歲華記》、《中國民俗文化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