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年家底雄厚,是什麼讓俄羅斯停滯不前?

近日,俄羅斯國家軍售商國防產品出口公司在“軍隊-2020”國際軍事技術論壇上公開表示,計劃未來5-6年內向市場提供50種新武器;同時,大力提升軍用產品的售後服務和改造升級工作,計劃與相關國家成立軍事設備售後服務中心。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絕大多數軍工產業和貿易鏈。

受油價下跌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打擊,俄羅斯今年經濟形勢嚴峻。軍火貿易是俄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面對西方制裁和國際市場競爭壓力,俄羅斯可謂操碎了心。

這使庫叔不禁想起蘇聯軍工的高光時代——冷戰結束前,蘇聯已成爲世界上最主要的軍火出口國之一,形成了規模龐大、品種齊全且技術領先的軍事科研和生產體系。整個20世紀80年代,蘇聯軍火出口佔世界軍火總出口的35%-40%。

軍火貿易是俄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

然而,冷戰結束後,國際軍火市場迅速萎縮。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絕大多數軍工產業和貿易鏈,包括約70%的國防工業企業、約80%的研製生產能力、約85%的軍工生產設備和約90%的科技潛力,爲其開展武器貿易打下堅實基礎。然而,俄在世界軍火市場中的份額急劇跌至10%,遠遠落後於美國的45.7%。

經過20年追趕,2014年至2018年,俄羅斯在世界武器出口市場中的份額爲21%,美國爲36%。

那麼,傲視羣雄的巨人在解體後,俄羅斯軍工爲何沒能續寫輝煌?

今天,庫叔就來聊一下蘇聯以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爲鮮明特色的工業化歷程。

文 | 千里巖

編輯 | 李雪 瞭望智庫

本文爲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先天不足,後天難補

從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的改革開始,沙皇俄國啓動了自己的工業化進程。

之前歷代沙皇都在努力搞西化、想發展工商業。但是,相對於當時作爲工業中心的西歐而言,偏處一隅的俄國仍然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爲主的國家。

不過,沙俄政府對於科學技術倒一直是扶持的,所以不管其社會發展程度整體水平如何,俄羅斯的科學家基本上和當時的科技發展保持同步。

在這個背景下,一旦有新的工業科技出現,用不了多久,俄羅斯就能給自己裝備上。

比如,1893年,德國的卡爾·本茨(今天奔馳汽車的創始人)造出第一輛堪用的汽油動力商用汽車;3年後,俄羅斯也造出了自己的汽油發動機汽車。

就是當時最新奇的飛機方面,俄羅斯也不落後,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重型轟炸機“伊利亞穆羅梅茨”就是1916年由西科斯基主持製造的。

此人移民美國後繼續在航空工業領域大放異彩。時至今日,他創立的西科斯基公司依然是美國最大的直升機廠商,美國總統專用的“陸戰隊一號”一直都是西科斯基產品。

到了20世紀初,俄國已經擁有一個初具規模的工業體系,而且門類基本齊全。

然而,由於農業經濟爲主體、工業發展不平衡,許多關鍵的機械設備還是要高價從西方進口。

比如,俄國自己造的戰列艦也算先進,可是製造戰列艦的許多機牀和鍛造設備都來自英國。其他機械加工工業許多生產車間幾乎全部設備都是從法國引進,化學工業設備則多從德國購買。

當時,歐洲列強正處於激烈博弈態勢,俄羅斯不可能獨善其身、埋頭髮展工業。

怎麼辦?着急的沙皇政府使出渾身解數,推動改革後放棄了土地莊園的貴族們站出來興辦工業。

想象一下,在貴族制度下腐敗又低效的沙皇政府自己都搖搖欲墜,企業會管理成什麼樣子?

2

本事不行,只能當冤大頭

一打仗,各種問題就集中爆發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國軍工廠都不能保證每個士兵手裏有一支步槍,需要幾人合用一支。

爲應付前線需求,英法兩國開足馬力生產,德國則乾脆成了敵人。這時,俄國想繼續更新設備和引進技術幾乎難如登天,即便偶爾從英國得到點技術,也要付出相當高昂的代價。

舉個比較著名的例子,俄國始終生產不出內部質地均勻和沒有氣泡的玻璃,因此沒法生產出光學玻璃,也就造不了火炮瞄準鏡、望遠鏡等必備器材。

讓戰爭弄得入不敷出的英國倒是同意轉讓這個技術,當然,得掏錢!

於是,俄國花了30萬盧布鉅款買來了一個裝着技術資料的信封,打開一看,只有一句話:

“在玻璃液熔融的時候必須不斷地攪拌。”

至於輕工業,看起來對國家綜合實力影響不如重工業那麼大,但剛從農奴制走出來的俄國仍然是個農業國,社會發展程度差,國內市場消費規模相當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輕工業企業的運轉效率沒啥問題,但是隻能生產一些價格低廉質量卻不敢恭維的產品,根本談不上與外國製造競爭。

在這次大戰中,沙俄帝國內外交困,終於力不能支、轟然倒塌。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布爾什維克走上歷史舞臺,經過艱苦努力,在幾年內逐步鞏固了政權,直至最後創建蘇聯。

布爾什維克能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控制了各個主要工業城市,掌握着幾乎這個國家全部的工業,從而能夠有效武裝紅軍。而離開英法軍火和後勤物資援助的白軍,則根本支撐不下去。

3

“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加電氣化”

在內戰還沒有徹底平息的時候,列寧就已經喊出了“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加電氣化”的口號。

總結內戰經驗之時,布爾什維克進一步把發展重工業作爲了壓倒一切的優先目標。

列寧去世後,經過激烈的黨內鬥爭,斯大林成爲新一任領袖,延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思路。在“新經濟政策”指導下,國家剛剛緩過一口氣。此時,斯大林迫不及待地要求重新轉爲嚴格的計劃經濟,以便集中一切資源發展重工業。

在斯大林看來,蘇聯當時處於敵對國家的包圍之中——英法的干涉軍雖然因爲自己剛剛打過一次世界大戰精疲力盡而失敗,但是,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正在迅速恢復,很可能捲土重來。

更重要的是,布爾什維克黨依然堅持“世界革命”理論,將自己視爲未來世界總革命的基地和大後方,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重工業顯然不足以支撐。

斯大林給出這樣的理由:

“你們看我們南面的鄰居中國(當時是國民政府執政)由於沒有國防工業爲依託,世界列強無論是誰,誰想打她誰就可以打她。而我們蘇聯要想在新的世界大戰中避免亡國滅種的情況出現就必須優先發展重工業。”

這個想法遭到來自布爾什維克黨內部和外部異口同聲的反對。許多黨內高級領導認爲,如果不好好地發展農業和輕工業,人民的生活就不會得到明顯改善,因此會質疑布爾什維克路線的正確性。政府壓低農產品收購價格,同時配售質量差、價格高的工業品,廣大農民恐怕難以接受。

人如其名,“鋼鐵”般的斯大林不惜力排衆議,鐵腕踐行自己想當然的政策。既然蘇聯還是以農業爲主,那麼,乾脆實行“農業集體化”政策,徹底消除農民自己直接參與市場的可能性,只能接受國家統一收購農產品價格和統一銷售的工業品價格。

由此,這個“工農業剪刀差”成爲蘇聯發展重工業的資本積累方式。反對這個政策的農民會被當作破壞社會主義的“富農”送往西伯利亞,不贊成“餓着肚子也要搞工業化”的黨內高級領導也會被逐一排除出領導層。

在這個背景下,蘇聯從1928年到1932年實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來自外部的壓力、斯大林的鋼鐵意志和布爾什維克黨遍佈全國的嚴密組織行動能力,在三者合力推動下,蘇聯完成所有計劃指標只用了四年半,由此實現了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轉變。

4

重工業優先,規模優先

這一時期,蘇聯成就斐然:

*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佔的比重從1928年的48%上漲爲1933年初的70.7%;

*國民收入從1928年的244億盧布增加到1932年的455億盧布,增長了86%;

*建成了1500多個現代化技術裝備的大型工業企業,一躍成爲歐洲第一大機械製造國,在全世界範圍內也僅次於美國;

*在航空工業、汽車工業、重型機械、機牀製造、化學合成工業、精密儀器製造等領域中,基本實現了自創自主,擺脫了必須依賴西方的局面。

曾經有個笑話,在制定五年計劃的時候,斯大林一聽到要建設什麼大型項目就會提問:

“世界最大的XX在哪裏?”

“什麼?不在我們社會主義的蘇聯?”

“趕緊造一個最大的去!”

在一心求大的思路引導下,1929年,蘇聯開工建設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第聶伯河水電站,建成之後蘇聯的發電量比一戰前的1913年增加了6倍;同年開工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也是歐洲最大的,到1932年第一期工程建成。

然而,巨大的成就之後並非全無問題。

在上面提到的三大動力作用下,整個國民經濟計劃在制定和實行的過程中處處顯露出緊迫和急躁,斯大林的個性和布爾什維克黨處處想強調自身制度優越性的想法,讓整個產業結構出現失衡。

要知道,一個國家資源總是有限的,短期實現過高目標勢必會擠壓其他產業。五年計劃完成時,蘇聯輕重工業的比重從1927年的6:4,變成4.5:5.5,受到擠壓的情況明顯。

5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其實,蘇聯之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除了自身體量大、投入高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要感謝1929年到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

嚴峻的經濟蕭條使得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自顧不暇,沒空跟蘇聯繼續較勁,忙着想辦法推銷產品和輸出資本求利,大國蘇聯自然成了交易目標。

戰敗的德國爲了打破國際孤兒的處境也主動跟蘇聯簽署了一系列技術和工業合作協定,甚至軍事技術合作協定。上世紀50年代的高爾基汽車廠。圖|新華社上世紀50年代的高爾基汽車廠。圖|新華社

蘇聯的最大汽車廠高爾基汽車廠、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尚不能自己製造設備,都是拿真金白銀從美國福特等大公司成套搬來的。美國配套服務很到位,提供設備技術和管理人員,甚至派人擔任總工程師這樣的要職,幫着蘇聯這些企業運轉起來。

不過,即便如此,產品質量和生產工藝也沒上去,說到底,蘇聯的勞動力素質與西方還有相當差距。

1927年,蘇聯還有一半的人口是文盲,尚不能自如書寫西裏爾字母。這個受教育水平,想立即掌握現代化的工業生產技術和流程管理未免強人所難。

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後,蘇聯方纔有錢興辦教育事業。小學教育基本普及,中學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校生更是幾倍地增長,開始培養大批的技術人員。

問題也隨之而來。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蘇聯推進工業化的政策對農業生產帶來了很大沖擊。

1933年之後,西方各國逐漸從大危機中緩過勁來,但大危機造成的傷害卻正在加深——德意日迅速法西斯化並結成同盟,二戰的陰雲已經在地平線上舉目可及。

6

簡單實用思路拯救蘇聯!

蘇聯原計劃就是把自己作爲未來世界革命的總基地來建設,面對一場新的世界大戰,蘇聯要做好一切準備——竭力爭取在短時間內繼續擴大工業規模,把有限資源用到極致,一切重工業都要爲軍事目的服務,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必須設計簡單、成本低、操作不復雜。

二戰期間,這個指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蘇聯。

原因不難理解。

蘇聯是個國土廣袤的國家,各種資源絕不缺乏,真正稀缺的是高素質的人口和工業設施。

戰爭一爆發,大片國土淪陷,工業城市要麼被佔領,要麼成了一片廢墟。昨天還在種地的青年農民,今天必須穿上軍裝研究開坦克,或者充當裝備修理工;平日裏忙着洗衣做飯、穿針走線的女青年們不得不走進工廠,操縱各種機牀設備。

簡單、便宜、有效,這個理念使工廠遷往大後方烏拉爾之後,工人們在頭頂藍天腳踩草地的情況下,仍能夠立即恢復生產狀態並且維持着一個相當可觀的產量。

留在歐俄部分的工廠也毫不遜色,在惡劣的戰爭環境下,產量衰減幅度也並不大。

著名的基洛夫工廠的大量技術工人奔赴前線作戰,補充上來的老人和女青年每天每人只有250克麪包,照樣造出了大批T34坦克和各型火炮。

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工人在車間生產的時候,時不時地要拿起機牀旁邊的步槍打退滲透進來的小股德軍,或者是開着自己剛剛造好的坦克打退德軍的坦克衝鋒,轉一圈回來繼續生產。

死磕的話,一輛德國的主力虎式坦克平均可以幹掉蘇聯的3輛甚至4輛T34坦克。但是,德國坦克的製造工時高達蘇聯坦克的7倍以上!所以,隨着時間的推移,德軍在前線就不可避免地被洶湧而來的T34鋼鐵狂潮吞沒了。

同樣,蘇聯的飛機發動機經常被嘲笑壽命只有幾百小時,然後就得大修。美國同樣性能的發動機經常是3000小時甚至上萬小時。

但是,蘇聯的設計師們對此始終嗤之以鼻,他們認爲,根據戰爭中的統計,一架飛機的飛行壽命可能都到不了幾百小時就會被擊落或者損毀,美國人那麼折騰純屬浪費資源!

這個發展思路在戰爭中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成功,以至於其影響力在戰後繼續延伸並深入人心。

7

依舊我行我素

二戰結束沒有多久,冷戰拉開了序幕。

美蘇兩大集團開啓緊張的軍事對峙,新一輪更慘烈的戰爭似乎隨時可能爆發。

歷史似乎總不給人足夠的思考時間。在戰爭威脅之下,曾經帶來勝利喜悅的簡單實用工業發展思路,成了蘇聯此後工業建設的主要指導思想。

乍一看,簡單實用似乎是技術水平低。

但實際上,經過長時間積累,蘇聯工業在科技創新和工藝水平上都有顯著提高。由蘇聯伊柳辛設計局和沃羅涅日飛機有限公司設計製造的IL-96-300大型飛機。圖|新華社由蘇聯伊柳辛設計局和沃羅涅日飛機有限公司設計製造的IL-96-300大型飛機。圖|新華社

蘇聯解體前,在航空工業方面,跟美國各有所長;在航天領域,蘇聯已經開始技壓一籌。

就拿蘇聯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來說,技術極爲過硬!

強到什麼程度?冷戰後,美國一直在購買蘇聯末代的RD99發動機,直到前兩年因爲開始制裁俄羅斯了才停止採購,美國宇航局一直爲此頭大。

今天,法國拿着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到處自豪,可是沒幾個人知道法國開發上一代坦克AMX30的時候,連炮管都造不明白,最後還是蘇聯出手相助。

當年,因爲戴高樂堅持獨立自主政策,美國拉着英德對法國封鎖了碳鎳鉻鉑系合金鋼冶煉技術。爲證明自己對法國的友好,蘇聯提供了包括這項技術在內的一系列先進技術。

在蘇聯解體後,好多很牛的工業設施都被扔在了俄羅斯國境之外。最典型就是烏克蘭。儘管窮折騰了幾十年,可是烏克蘭的航空工業仍然是美國都不敢小看的。

但是很不幸,蘇聯一心把主要資源集中於軍工方面的做法,使得如上那些先進的工藝和管理經驗,大都只侷限於某些高精尖的軍工企業內部,沒有像美國那樣,將在軍工領域取得的成果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帶動科技水平和國民經濟同步發展。

比如,在電子工業方面,受政治因素影響,蘇聯走的就是“電子管小型化”道路,等意識到不對勁,回頭走集成電路的路子時,已被美國甩下好多條街。

此外,在民用汽車或其他輕工業領域,蘇聯依然我行我素,沒人操心這些“不重要的小事”。

8

硝煙散去,剩下一地雞毛

在各種內外原因共同作用下,龐大的蘇聯在1991年年底轟然瓦解。

俄羅斯等到從廢墟上努力爬起來時,發現自己處境很尷尬,於是決定打開西方市場。可是,俄羅斯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拿不出打入國際市場的東西!只有飛機、大炮還有主顧。

當年,蘇聯在制定許多產品標準的時候,爲了表示自己整體優於西方,往往有意搞出點差異。導致“俄羅斯製造”跟西方的各種標準格格不入。加之,贏了冷戰的西方巴不得俄羅斯自己散架,來個二次解體,斷然不可能像大蕭條時代那樣出手幫助俄羅斯搞建設。

因爲幾十年的忽視,輕工業產品更是拿不出手。俄羅斯始終沒有從蘇聯解體後遺症中痊癒,而且越來越沒有本錢去投入產業升級改造。看看俄羅斯現在向中國出口的“拉達”越野車,會有回到上世紀70年代的感覺。

直到今天,俄羅斯軍隊表現戰鬥民族氣概使用的法寶,如T72坦克、蘇27戰鬥機和圖160轟炸機,甚至還有經常讓美國等北約國家煩惱的“老熊”圖95轟炸機,都是當年蘇聯的家底。

紅星、紅旗、鋪天蓋地的坦克洪流、令人膽寒的洲際導彈,都是蘇聯曾經笑傲羣雄的明證。

音容宛在,警示長存。

原標題:《當年家底雄厚,是什麼讓俄羅斯停滯不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