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經常聽別人說,女人才懂女人的苦。很多寶媽們懷孕後,會更加想念自己的母親,認爲只有自己的母親才懂得自己,也會比別人更心疼自己。很多寶媽坐月子的時候想讓母親來照顧,甚至把孩子給母親帶才放心。"姥姥帶外孫"成潮流,女兒自由瀟灑的背後,喫苦的卻是母親

韋阿姨有個獨生女,她本想着等女兒大了、嫁出去之後,自己就跟丈夫到處旅遊去。女兒剛嫁出去時,韋阿姨也擔心將來自己沒人養老,可報了旅遊團之後就無所謂了。韋阿姨以爲自己會一直這麼逍遙自在地玩下去,沒想到半年後女兒懷孕了,她開始有得忙了。

臨近女兒產期的時候,韋阿姨恨不得住在女兒家,生怕她出一點差錯。女兒生了之後,韋阿姨就直接住在女兒家裏,照顧她的起居。出月子後,女兒不想讓韋阿姨走,哄媽媽留下來。韋阿姨心軟便留了下來,平時買菜經過廣場,看到跳舞的老頭老太太,心裏羨慕極了。

好不容易等外孫滿一歲,韋阿姨說什麼都不願意留下來,打算讓女兒自己帶寶寶,自己去過想過的退休生活去。可日子剛舒服半年,女兒又懷孕了,生了二胎之後,韋阿姨開始照料起女兒和兩個娃的生活。

一天,韋阿姨聽到女兒滿是炫耀地對老公說"兩個娃都是我媽帶的",語氣很是瀟灑,韋阿姨卻覺得心裏很苦。當"姥姥帶外孫"成潮流,女兒令人羨慕的自由瀟灑背後,喫苦的卻是母親。

姥姥該不該幫忙帶外孫?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外孫也是別人家的娃了,但從根本上來說,外孫跟姥姥還是有血緣關係的,也是親人。

從情理上講,姥姥撫養媽媽長大,如今年紀大了,媽媽更應該做的是給姥姥養老,姥姥沒有責任帶外孫。如果寶媽需要,姥姥也樂意,這種情況下姥姥幫帶娃再好不過;如果姥姥不願意,就不要強求。

老人帶孩子要注意些什麼?

1、 不能讓老人太勞累

帶孩子是件很費精力的事,寶媽都可能照顧不來,更不要說上了年紀的老人。老人願意幫忙帶孩子,家長們也需要體貼一些,多問候老人的感受,累了就休息。有的老人可能會嘴硬,說自己不累,父母看出老人疲憊了就要讓他們休息。

2、老人只是作爲輔助

家長們要知道,老人願意幫帶,不能就把孩子全部交給他們。老人只是偶爾幫忙,爸媽是主要的帶娃對象。即便太忙了,也要制定好計劃跟老人輪換。比如老人家在夫妻倆上班時間帶,夫妻倆下班了,老人就以休息爲主。很多爸媽下班後,不僅不帶孩子,孩子一靠近就叫老人抱走,做法容易讓孩子心寒。

對你說句心裏話

媽媽們對孩子有愛,孩子們也要會回饋給媽媽。千萬不要讓女兒這件貼心的小棉襖變冷,比起"姥姥帶外孫"這樣的潮流,我們更願意看到母慈孩孝成爲一種潮流。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寶寶誰帶得比較多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