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到皖南旅遊,最難以忘懷的是來到被人稱爲夢裏老家的歙縣南鄉竹溪村。竹溪村,當地人稱之爲水竹坑,因多水竹而得名,始建於宋,盛於明、清,有近800年曆史。

竹溪村遠眺

《歙縣誌》記載,竹溪村地處歙縣東北部(俗稱南鄉),徽杭公路齊武段北側7.5公里的山谷之中,距縣城45公里。行政村建罝,隸屬於歙縣杞梓里鎮,境內多山,東有湖田山,南有香爐山,西有吳楚山,北有七姑山。主山脈爲天目山伸入本縣境內的清涼峯向西伸入村境的湖田山支脈和大鄣山支脈,村子羣山環抱,峯高林茂,古木參天。晴日,遠眺七姑山,峯巒疊障,猶偉人仰臥蒼穹之下,青山之間。

竹溪村

來到村子,翻閱《新安柯氏宗譜》首篇序言記述,竹溪因柯姓聚族居之而成村,環繞村子有二條河流,一名華源河,一謂蔡水河,水竹坑居於二河之間,形成所稱”二水夾龍”的地理環境。柯姓祖先爲避亂世,結廬徙居此地,起初荒無人煙,唯水竹肥美,羣山環抱,清流映帶,環境宜人,便在這片風水寶地上耕耘開發,“栽楓松以塞水口,建花橋以壯山川”浚河鋪路,始建村莊,後在這繁衍生息,雖歷盡滄桑,仍枝繁葉茂,近代村裏出了最著名的人物,那便是當年在紅軍時期擔任軍級幹部,建國後任副國級領導幹部的柯慶施。

竹溪村

柯慶施故居位於村子東側,站立村口放眼四顧,路邊良田成片,阡陌縱橫。遠處羣山逶迤,峯高林密。跨越華源河的竹溪石橋,踏上石板古道,石牌坊便矗立眼前,一式三座,磚木結構,粉牆黛瓦,馬頭牆,高門樓,磚雕木刻,透出徽派古韻,蔚爲壯觀,兼有羣山裝點,樹竹掩映,山花爛漫。加之枝頭啼鳥鳴囀,堂前紫燕低飛,清晨炊煙裊裊,傍晚老牛暮歸。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古村更顯嫵媚。

柯慶施,又名柯怪君,柯乃康,1902年出生於村子,他父親柯日昌,雖沒有一官半職地位不高,但讀過一些書才華橫溢,加上柯慶施的表姐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鴻章的兒媳。李鴻章還在世的時候,憑藉着他的權勢,柯日昌曾經在李鴻章家裏當過管家,可以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眼看清朝滅亡李家失勢後,柯日昌靠着積攢額財富,回到鄉村開辦了一所學堂,兒子就是他的第一批學生。

因此,柯慶施可以算是生於書香世家,由於聰穎好學,成績不錯,飽讀詩書,才華出衆。早年飽讀詩書的柯慶施,童年時期正值二十世紀初葉,帝國主義列強橫行中國,腐敗的晚清對外屈膝投降,對內則血腥鎮壓。農村的地主階級對農民更是進行敲骨吸髓的殘酷剝削,整個社會到處醞釀新的革命風暴。

18歲後柯慶施外出求學,先是到南京,後到上海,從家鄉途經蕪湖、南京,最後到達上海。一路上,他目睹蕪湖、南京、上海等地到處都有外國的兵艦、商船、租界、軍警、銀行、教堂,外國侵略者在中國土地上耀武揚威,根本不把中國人當人看。他在悲憤中苦苦地思索,尋求復興祖國奮鬥之路。

上海讀書期間,柯慶施投身革命事業,加入組織之後又委派到蘇聯,赴參加遠東會議,榮幸地受到了蘇聯最高領導人的接見。隨後,他到長江局工作,並被派往平漢線(河南許昌)組織夏鬥寅部、唐生智部的兵暴,以組建紅29軍和紅30軍,因時局變動未成,後被調回上海工作。

不久之後,柯慶施離開上海,組織派他前往前往湖北通山黃沙鎮,擔任紅五軍第五縱隊政治部主任、祕書長,當時,國民黨命令獨立十五旅開赴大冶、陽新兩縣進攻紅軍,上級得知消息後,給柯慶施一項特別任務,這就是策動大冶兵暴。

大冶兵暴舊址

柯慶施與大冶中心縣委取得聯繫後,在曹家堍村曹玉階家舉行了擴大聯席會議,決定立即與獨立十五旅的地下組織取得聯繫,裏應外合,攻取大冶城,消滅敵十五旅,會議制定出一套周密的作戰方案,決定於第三天的黃昏將部隊開到韋源湖邊開始行動。

位於韋源湖畔的大冶縣城,三面環水,紅五縱隊派兵4000人,分乘300餘條漁船,在深夜11時悄悄登上湖的西岸。先遣部隊潛伏在橫堤大橋附近,以截斷敵軍的退路。十五旅地下組織人員在接到紅五縱隊的行動指示後,組織連隊將連裏的反動軍官幹掉,然後在夜色的掩護下,把參加兵暴的士兵們帶出城外隱蔽起來,等待紅軍的接應。

天亮時分,紅軍派出一個排佯攻大冶城。敵軍果然中計,仗着兵強勢衆,出城追擊佯攻部隊,正好落入了紅軍的伏擊圈。一時間,四邊山上埋伏的紅軍戰士槍炮齊發,軍號聲、吶喊聲震天動地。敵軍措手不及,被紅軍一舉攻下大冶城,俘虜1000多人,繳槍900多條。

這次兵暴目標明確,行動神速,犧牲少,勝利大,被上級譽爲“模範的大冶兵暴”。紅五縱隊將自願加入紅軍的俘虜兵編成第二支隊,總兵力增加到6000餘人。隨後,紅五縱隊擴建爲紅八軍, 柯慶施任軍政治部主任。

爲了擴大根據地,紅八軍主力移師湘鄂邊境(嶽州、平江等地)一帶。柯慶施當時正患嚴重瘧疾,組織上決定他留在陽新,管理後方,並集合黃梅、廣濟、瑞昌的地方武裝及後方留守部隊,堅持武裝鬥爭,保衛根據地。

柯慶施稍休息幾天,即前往黃梅、廣濟一帶,整合部隊,積極開展羣衆工作,機智靈活地打擊敵人,接連打了幾個勝仗,受到羣衆的熱烈擁護。他還積極開展兵運工作,先後成功地策動了駐武穴川軍某部和廣濟保安隊的兵暴,從川軍中拉出兩連人,從廣濟保安隊中拉出一連人。鄂東南人民在紅軍接連打勝仗的鼓舞下,紛紛加入這支紅軍隊伍。後根據上級決定,以這支軍隊爲基礎,組建了紅十五軍。

柯慶施1940年在《自傳》中回顧這段歷史寫道:“夏季,……向湘鄂邊境(嶽州、平江等地)行動,因我正患厲害之瘧疾,決定我留在陽新管理後方並集合黃梅、廣濟、瑞昌及後方留守部隊,成立紅軍第十五軍。我稍休息數日後,即前往黃梅、廣濟一帶,整理當地之地方武裝,並會同當時長江局軍委派來的同志,組織住在武穴之川軍某某某部的兵暴工作,結果先後從四川軍隊中拉出兩連人,廣濟保安隊一連人,聯合廣濟、黃梅之一部地方武裝,及陽新後方所編成之兩連,共約近六七百人,槍半數,成立起紅十五軍。”

成長爲紅軍級幹部的柯慶施,隨後擔任了許多重要職務,曾經擔任過中央祕書長,組織領導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工作。還不間斷地出任軍事工作的領導人,歷任河北前線工委書記、河北士兵運動委員會書記、軍運書記、上海中央執行局軍委書記、北方局組織部部長、軍事工作負責人等多項重要職務。本來,按照資歷他是具備授予軍銜的,只不過解放後柯慶施由於轉任到地方,他錯過了軍銜評定。建國後,柯慶施擔任副市長、市長、省委書記、直轄市書記、大軍區政委等職務,後成爲一名副國級領導幹部。1965年4月9日下午6時30分,因患重病治療無效,在成都逝世,享年63歲。

柯慶施去世後,組織爲他召開了隆重的悼念會,隨後骨灰盒移置北京西郊八寶山革命公墓。後來,他的女兒遵照柯慶施的遺願,希望將柯慶施的骨灰遷回家鄉。經過考慮,後來組織批准了她的請求。

隨後,柯慶施家人將其安葬於家鄉歙縣的西幹山頂,坐西朝東,面向練江和歙縣大地。墓碑坐西朝東,上書“誠實”,右下角書:“柯慶施(1902--1965),於文蘭(1916--199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