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重慶也有三四次,每次去除了喫火鍋,就想嚐嚐重慶小面的味道。因爲每次喫的小面味道都不一樣,我懷疑自己可能還沒喫過一次正宗的重慶小面。

重慶小面

重慶的麪館很多,走在街上,猝不及防地就會遇到一家麪館。有些麪館真的是相當隨意,幾張桌子,一個麪攤,再加上一個隨意的名字。說不定犄角旮旯裏、拐彎處、階梯旁、樹下就有一個賣重慶小面的。攤攤面、棚棚面、板凳面、碗雜麪、麻辣面都是什麼面?後來發現其實都是重慶小面。

排名第一的攤攤面,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一次去重慶的時候,就聽說重慶人早上喫小面,一般味道好的小喫都在居民區裏,我在附近的居民樓下找了個麪館。很小的店面,喫麪的很多,老闆的手上的動作飛快,我不敢確定這是不是重慶小面,但是門面上確實寫着小面的招牌。我張口就是普通話,老闆的動作明顯減緩,問我要不要辣椒?我說大衆的口味就行了。那碗小面讓我特別失望,只有麪條、紅色的辣椒油油、漂了幾片青菜。跟自己在去重慶之前喫過的小面相差甚遠,雖然在別處喫到的小面也讓我很失望。後來才知道原來自己第一次在重慶喫到的小面就是麻辣小面,簡單的素面。

隨處可見重慶小面的zhao'pai

重慶小面跟自己平時喫的蘇式麪條一樣,也有澆頭,也有光面,甚至也有專業術語。

當我再次到達重慶,早晨去麪攤喫小面的時候,我本想假裝自己是個喫麪的行家。因爲平時在自己的城市裏也會去嘗試川式麪條,碗雜麪、肥腸面、燃面、幹溜等等還是知道了一點區別。但是在重慶去了麪館聽到別的食客點單依然覺得大家是在說密語,完全搞不懂!老闆用重慶話問了我一些問題,我依然只能聽懂:“你要不要辣?”我指着牆上的菜單要了一份二兩面,老闆又說了一些話,直到面上桌,我才明白她是問我要不要豌豆?因爲我點的是雜醬,加了豌豆才能稱之爲碗雜麪,關鍵我們那的川式麪館不是這樣賣的啊!結果就失去了一次喫豌豆的機會,那本來是我對小面裏最愛的部分,酥軟入味,夠“耙”!

雜醬

重慶小面的術語其實也沒多少,幹溜(拌麪)、提黃(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等,只要聽習慣了重慶話,都不成問題。

幹溜豌雜麪

重慶小面之所以每家味道都不一樣,因爲每家店的調味大師都不同,十幾種調料只要配比不同,味道就會不同。更何況每家都會自己熬製辣椒油,不一樣的辣椒油當然有不一樣的小面!除了調料不同,麪條也有不同,原以爲重慶小面只有細面,結果並不是,也有寬面,細面與細面之間又有細微的差距,畢竟有的店家是自己準備的麪條。大多重慶小面使用的麪條都是新鮮面,俗稱“水葉子”,所以在離開重慶之後,很難喫到好喫的小面,因爲沒有新鮮製作的“水葉子”啊,就像離開長沙就喫不到長沙味道的米粉一樣,因爲原材料不對!

重慶小面大多是細面,圖片來源於網絡

重慶是一個神奇的城市,不僅在其魔幻的交通與建築,重慶對美食有特別的執着,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美食,走過很多地方,卻很少見到哪個城市給自己的獨特美食進行排名。在重慶時就會經常見到小面排名、火鍋排名,總覺得一個敢於給自己的美食排名的城市,對於喫這方面是認真的,應該不會糊弄!

如果想自己嘗試做小面,可以參考一下地方標準《重慶小面烹飪技術指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