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戰爭主要是一種勇氣和力量的較量,所以,那些力大無窮的大力士往往受到人們的推崇。而顯示力大無窮的最好辦法,就是能把重逾千斤的鼎用手舉起來。

扛鼎,中國古代的舉重活動。簡單說就是用手舉鼎,頗類似於現在的舉重活動。作爲一個古老的詞語,《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並未將之作爲條目收錄其中,然而時下這個“扛鼎”卻分外“搶眼”,頻頻出現於各大報刊、雜誌、電視等媒體當中。

“扛鼎”,由動詞詞素“扛”和名詞詞素“鼎”合成,是個動賓型,即“鼎”是“扛”支配的對象,《說文》:“扛,橫關對舉也,從手工聲。”“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簡單說,“扛鼎”就是用手舉鼎,最早起源於戰國時盛行的一種舉重活動,古人崇武尚力,從戰國到漢代都以“扛鼎”作爲舉重練習之法,史中曾有“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的記載,也有 “力拔山兮氣蓋世”、 “長八尺餘”的項羽“力能扛鼎”的美談。後來,“扛鼎”還演變成一種雜技項目,東漢大文學家張衡的《西京賦》就記載了“扛鼎”“緣年”“鑽圈”等許多精彩的雜技節目。不過,在後代的發展中,“扛鼎”一詞已不僅僅是一種舉重活動或雜技項目,而是呈現出多樣的比喻義和引申義,如《晉書·明帝紀論》:“晉氏不虞,自中流外,五湖扛鼎,七廟隳尊。”,這裏的“扛鼎”有“攘奪國家政權”之意;又如明張煌言《祭監國魯王表文》:“徒蘊扛鼎之懷,愈報號弓之痛。”,這裏用“扛鼎”一詞比喻有大才,能擔負重任,此種意義已經固定並承襲到現代,如上文所舉,例(2)、例(5)、例(6)中的“扛鼎”都有這層含義。

意義與形成:

“扛鼎”的這些意義和用法是怎麼形成的呢?這就要從“鼎”的文化蘊義及其引申義談起。鼎在古代不僅是一種炊器,也是一種“寶器”,《說文》:“鼎,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荊山之下,入山林川澤,魑魅魍魎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易卦巽木於下者爲鼎,象析木以炊也。”鼎是古代獻祭的重要禮器,以九州之銅鑄成,取萬物之象,集天地之精華,被認爲可以安邦定國,教化人倫,又能“協承天休”,通天應神,歷經夏商和西周,成爲傳國重器和國家政權的象徵,並且通常認爲有德之君方有鼎,《左傳·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總之,鼎作爲祭器,在早期國家中具有重要地位,位居禮器之首,是國家政權和帝位的象徵,由此產生的引申義也多和“重要性”聯繫在一起,從而“扛鼎”也就有了“分量重、地位高”之比喻義,多用於指物,如“扛鼎之作”、“扛鼎之舉”;另外,鼎和人的德行相聯繫,大概用手舉鼎和承擔重任都給人負重感,“扛鼎”也就常比喻(人)有才能,能擔當大任”。由鼎的“重物”義聯想到“重任”,由鼎的“重大”義聯想至“分量”,“鼎”的概念虛化了,“扛鼎”的意義也就泛化和抽象了,不僅使用範圍大大擴展,而且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經古至今應用不衰,可以說,這都是“鼎”的文化蘊義積澱的結果。

歷史與典故:

1、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2、厲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請闢陽侯。闢陽侯出見之,即自袖鐵椎椎闢陽侯,令從者魏敬剄之。——《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3、胥壯大,好倡樂逸遊,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獸。動作無法度,故終不得爲漢嗣。——《漢書·卷六十三·武五子傳第三十三》

4、虞延字子大,陳留東昏人也。延初生,其上有物若一匹練,遂上升上,佔者以爲吉。及長,長八尺六寸,要帶十圍,力能扛鼎。——《後漢書·卷三十三·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

5、上黨剛肅王渙,字敬壽,神武第七子也。天姿雄傑,俶儻不羣,雖在童幼,恆以將略自許。神武壯而愛之,曰:“此兒似我。”及長,力能扛鼎,材武絕倫。——《北齊書·卷十·列傳第二》

舉石:

在中國古代舉重的歷史上,拓關、扛鼎都是較爲古老的舉重活動,至唐宋以後,由於石製品製作方便、成本較低,且易於抓舉,舉石便替代拓關、扛鼎,而成爲舉重活動中的主流項目。

在清朝的武舉科目,專門有舉石一項,亦稱爲掇石,石重分爲200斤、250斤、300斤三種,以抱離地面1尺以上爲合格。

在中國古代,舉石作爲一種舉重活動,主要還是作爲武術訓練的一個輔助項目,而且以舉石擔和石鎖爲主。兩頭的圓石塊甚至還專門被製作成不同的重量,以適應不同的人羣及不同的訓練目的。舉石擔的方法有兩種,一爲舉,一爲舞。舉即用單手或雙手把石擔舉起來,舞則爲雙手持石擔進行舞動,可做出腰花、背箭、頭花等各種動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