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朵妈。每周六我都会在《朵妈三分钟》这个栏目,为大家解答关于娃心理方面的小问题。

大家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留言告诉我,点赞最高的留言,我会优先写出来哦。

这个世上有比奶孩子还困难的事情吗?

相信各位宝妈的答案都是:没有!

就拿孩子睡觉这件事情来说。

娃刚出生的时候,饿了就整宿地折磨人;

一边学着给娃更新不同高度的枕头,一边又开始恐慌孩子会不会枕秃?

然后,得教孩子分床睡了吧?

熬到娃大些了,又闹起了起床气!

起床气这个毛病可大可小,轻则只是娃身上的一点小个性,但要是严重起来……

相信各位宝妈的印象中,都有那么几位,因为起床气而让全寝敬而远之的室友,总是小摩小擦不断。

我的幼师姐妹就吐槽过:午休结束,有起床气的小孩,老师都害怕去抱,因为一个小孩哭闹不止,就会带动哇声一片。

所以,孩子有“起床气”,家长到底该怎么做呢?

爱睡懒觉也会有自然醒的时候。

孩子早上不愿起床,大多是因为:前一天晚上没有睡好!

一直熬夜一直爽,有很多家长自己就有作息不良的问题。

经常是坐在沙发上刷着手机,一不留神熬到了深夜,孩子见家长没有反应,就有样学样继续玩。

孩子晚上不睡觉,自制力又还没有养成,早上自然起不来。

当孩子被强行唤醒时,其实还在睡眠惯性里,迷糊的意识被外界入侵,憋着一肚子不满意。

你家娃是“夜猫子”和“起床困难户”的经典搭配吗?

人体在刚起床时会有什么反应呢?

腰酸背痛、头晕、四肢无力、低血糖、心跳加速、血压过高、肾上腺素上升…

孩子的器质比成人脆弱,这些表征可能会更加明显。

起床,是一个是需要时间的过程。

但是,有些家长叫醒的方式过于粗暴:

掀开被子,对着睡眠中的孩子就是推拉摇移;猛地拉开窗帘,让刺眼阳光把孩子照醒;伴随着“快点!”“起床了!”的大声吼叫。

这种用“惊醒”使人立即恢复意识的叫醒方式,被称作杀伤性叫醒。

人体在刚苏醒的早晨,处于亚健康状态,突然受到惊吓,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神经敏感。

不愉快的起床仪式会带来恶性循环。

孩子一想到起床就条件反射觉得痛苦,从而对唤醒声音愈加厌恶,激起叛逆脾气。

孩子不愿起床,大多就是不想上学,醒来便开始折腾,能拖延一会是一会,甚至还会惨兮兮地装病。

逃避现实,以至于逃避起床。

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问出,孩子不愿意起床的根本原因。

如果是不愿意上学,是不是不想离开爸爸妈妈?不喜欢老师?在学校受欺负了?……

家长问出抗拒起床的缘由后,再和孩子一起分析,最后,引导孩子可以怎么做。

说不定,孩子只是单纯的饿了、渴了、做噩梦了。

小朋友的睡眠需求比大人多, 没有睡够的危害,除了影响心情外,还会伤害孩子的身体与智力发育。

这就需要家长监督孩子早睡早起,建立科学的昼夜节律。

以下是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睡眠需求:

幼儿(1-2岁):11-14个小时;学龄前儿童(3-5岁):10-13个小时;学龄儿童(6-13岁):9-11个小时。

孩子晚上不愿意睡,可以从逐渐减少孩子午休时长做起,白天“睡少”晚上自然就会“睡早”。

第一个游戏:

1.家长先点播一首孩子最爱的音乐,再依次捏捏孩子的小脸蛋和四肢,缓缓唤醒孩子的意识与身体。

2.通过肢体接触与轻声细语把孩子叫醒后,用孩子感兴趣的娱乐活动作为引诱,比如讲故事、做手部游戏。

游戏的关键在于:制造轻松的氛围,给予孩子对于起床的期待。

第二个游戏:

1.家长提前准备好3-7天孩子喜爱的早餐菜单,或者让孩子列清单。

2.然后通过抽签的游戏方式,让孩子决定明天早上吃什么。

孩子对明天的安排有参与感与期待,就是针对"起床气"最好的安抚剂。

举一反三,还可以是让孩子挑选自己明天穿的衣服等等。

在早上刚醒的那刻,人的情绪都是非理性的,更何况小朋友。

但反过来想,这也是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情绪管理的好时机。

孩子刚清醒时感到烦闷,家长可以通过语言,激起孩子的胜负欲,告诉孩子起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唤醒过程中,多叫孩子的小名。

即使孩子睡眼惺忪,也可以夸张地表扬孩子:“乖乖真棒,已经睁开眼睛啦,肯定马上就可以起床的!”。

家长还可以提前一段时间,先轻轻地把孩子“唤醒”。

告诉孩子“妈妈待会过来,就要开始穿衣服了哦”,这一步,是告诉孩子:该起床了!

然后,给予孩子足够的清醒时间,过5分钟-10分钟后,再把孩子叫起来。

辅助配合自然叫醒法,家长提前30分钟把窗帘拉开。

让阳光从微弱到明亮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身体感知,让孩子慢慢接受天亮的事实。

家长忙碌的早晨撞上孩子起床气,就是火星点燃炸弹,一触即发。

娃要上学,自己要上班,那就得起得比孩子更早。

往往在天微微亮的时候,宝妈就已经开始忙里忙外,再反观被叫醒的小祖宗:践行着三不原则--不配合不理睬不着急。

所以也建议大家,减轻早晨的焦虑。

前天晚上就把需要的东西整理好,比如:督促孩子清点课本、准备好明天穿什么、要带什么……

毕竟,家长不困扰于杂务了,才能有心力对孩子的起床气进行耐心安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