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景淒涼的竇融

在家教方面,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敗的典型。東漢早期的著名功臣竇融的家族就不能被看成是成功的例證。

竇融出身於關中豪族,早在西漢末年王莽擔任攝皇帝的年代裏他已經踏入仕途擔任強弩將軍司馬。後來在王莽的新朝,竇融也一直擔任高官。王莽失敗以後,竇融投奔更始帝劉玄,被更始帝任命爲張掖屬國都尉,前去鎮守河西走廊。竇融帶着整個宗族來到涼州。更始帝在位三年就被推翻,天下尚未安定,竇融被當地推選爲領袖,統領河西五郡,劃境自守。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王朝之後,竇融立即與光武帝建立了聯繫,歸順東漢。竇融也被光武帝任命爲涼州牧。

在當時,割據天水的軍閥隗囂憑藉地勢險要,妄圖稱霸一方。光武帝劉秀曾經多次討伐隗囂,但並未湊效。在這種情況之下,竇融多次出兵協助劉秀,從後方牽制隗囂,對光武帝最終消滅隗囂集團做出了貢獻。在光武帝消滅了隗囂集團之後,竇融主動向光武帝獻出了河西五郡的控制權,帶領自己整個宗族來到洛陽。劉秀對竇融也十分器重,封竇融爲安豐侯,竇融來到洛陽不到一年就官拜大司空,成爲朝中地位最爲尊崇的三公之一,可謂位極人臣。

天下安定之後,如何解決功臣問題,對於開國之君而言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同於西漢開國之君劉邦的“飛鳥盡,良弓藏”,劉秀則是對他們封以很高的爵位,但並不任命他們以具體的職務,將功臣們養起來。竇融深知自己並不是劉秀集團的成員,歸順朝廷時間非常短,而身居高位,他多次向光武帝劉秀提出辭職。而光武帝對竇融則是給予了充分的信任,並沒有接受他的辭職。不僅如此,光武帝后來還任命竇融擔任衛尉一職,而衛尉的職責就是守衛皇宮、典領禁兵。一直到光武帝去世,竇融負責統領禁軍十餘年,這在光武帝的功臣之中是非常罕見的。

竇融本人一直是非常謹慎的,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之中,都能嚴格約束自己,這也是劉秀給予他信任的一個重要原因。竇融出身豪族,家族成員衆多。而因爲竇融的關係,整個竇氏家族也都飛黃騰達起來。到竇融晚年的時候,“竇氏一門貴顯,一公、兩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與並時。自祖及孫,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數,於親戚、功臣中莫與爲比”。

任何事情,都有物極必反的時候。竇融自己雖然能嚴格要求自己,但是他對於自己的宗族子弟卻缺乏有效的教育。尤其是他晚年的時候,一方面他疏於管教,另一方面子弟之中也有人仰仗着他的勢力而爲非作歹。

公元57年,漢明帝即位。漢明帝是一個非常嚴明的皇帝,對於功臣權貴之家的違法亂紀決不姑息。漢明帝即位之後就曾經多次下詔對竇融進行責備,並且一再警告他不要蹈竇嬰、田蚡等人的覆轍。竇融惶恐不已,多次向皇帝提出辭職。而此時的竇融已經年邁,對於自己的子弟就是想管束,也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而他的子弟卻並不知收斂,依然故我。尤其是竇融的長子竇穆,更是矯詔強迫六安侯劉盱和原配離異而娶自己的女兒爲妻。後來事情被人告發,漢明帝勃然大怒,下令免去了竇穆等人的官職,把他們都打發回原籍安置。而只是留下七八十歲的竇融一個人在京師洛陽。

我們可以想見,這個時候的竇融是何等淒涼。縱然身爲侯爵,錦衣玉食,但是到了老年卻不得不提心吊膽,生怕家族之中誰再給他惹出是非來。考慮到竇融年邁,一年後漢明帝下令讓竇氏族人回到洛陽。之後不久,竇融就在憂懼之中去世了。

在竇融生前,漢明帝多少對竇家人還有些容忍。而在竇融去世之後,漢明帝就對竇氏家族不再姑息。而由於竇融疏於管教,他的子弟早已狂放成性,雖然經歷了一次放逐,但依然不知悔改。後來竇穆以及竇穆之子竇勳、竇宣都因最而死於獄中。

竇氏家族顯赫於一時,但最終落得如此下場,與竇融的疏於管教有很大關係。正是因爲竇融的疏於管教,才導致竇氏家族沒有能夠形成良好的家風,以至於竇融身後不久就家道中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