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醉解千愁。酒醉之后,不仅可以忘记得失与烦恼,而且还能吐露出心中的真情。杜甫就赞美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好一个李太白,千杯不醉,醉了也深知唯有饮者留其名。

陶渊明更是在酒后高呼,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传世名句满溢自得其乐、恬淡悠闲的意味。北宋的一位诗人有一次也不醉不归,却即兴抒写了优秀诗篇。下面分享的是黄庭坚醉后赋诗,这首七律用典自然,更显出才子胸襟不凡。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宋代:黄庭坚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元丰三年秋,黄庭坚由北京教授改任吉州太和县令,他的朋友黄介也由长乐尉改任广州教授,他们相遇在汴京。

作者在汴水之滨置酒,与这位同乡加上同宗共饮。一个仕途坎坷,一个沉沦下僚,劝酒解愁、长歌当哭,求仙无路、一醉即休。

这首诗抒发了宦途不遇的哀愁、与人生坎坷的感慨。诗人深受杜甫诗的影响,虽然此诗颔联多用拗句,但并不影响整体的艺术价值,依然值得后世细细体味。

开篇表达了对同乡的同情,并邀请他出门散心,“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诗人了解到同宗总是心怀百忧,便写诗相赠,劝他出来小游。黄十七即黄几复,他与黄庭坚是同宗,在同辈兄弟中排行第十七。端居,指平常日子。

接下来却转而描写眼前景色,“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秋月明澈,倒映在汴河之中;河水虽然一片浑黄,而明月依然显得明净;岸边碧柳婀娜,凉风拂面,让人感到阵阵轻寒。

黄流,既是指自然景象,也是暗喻仕途中的污浊;而此处的明月,也是作者的自喻。黄山谷希望自己无论身处何处,都不改高洁的本性,也希望对方可以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为人处世的作风。涴(wò):弄脏、污染的意思。

如此一番鼓励,诗人估计对方心绪应该稍微平静,于是又承接首联,继续劝慰老乡,“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诗人说,黄初平虽然可以点石成羊,却不要羡慕其成仙得道;黄叔度胸怀宽广,正值得人们敬仰。

黄初平是《神仙传》中的人物,他15岁在山上牧羊,被道人招入山中成仙。40年后其兄找到他,问羊群何在,他指点满山石头,尽化为白羊。

东汉的黄宪,字叔度,人称其胸怀若千顷之波,醉后万事俱忘,无所追求。这两句都是劝解语,作者希望对方不为物欲所动,自能百忧俱消,也就可以心明如月。

最后以景语结束全篇,更显意味深长,“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谁正靠着汴河岸边的舵楼吹奏玉笛,寒夜里七星的斗柄不停转动,高高地挂在屋脊之上。

斗杓(sháo),通“勺”,七星成勺形,柄部三星称斗柄,斗柄横斜以至下垂,表明夜深。屋山,即屋脊,侧看似山。作者将难以言尽的劝勉之意,惜别之情,都化入这静夜的笛声之中。

纵览黄庭坚的这首七律,用典自然贴切,情感充溢其中。作者酒后吐露真情,首联表达作者的怜惜之情,希望对方早日走出低谷。颔联表达委婉,也寓意深刻,作者希望彼此可以如明月那样,即使倒映在污浊的黄流中,也能清辉永照。

颈联连用两个黄姓人物的典故劝说朋友,更显亲切温馨;尾联借景抒情,也是充满温情的劝勉之意。全诗虽然是酒后随性而作,却表达出诗人宦海沉浮的惆怅,也透露出对美好未来的信心,更彰显出诗人坚韧不屈的高贵品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