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是孩子們人生中的第二個重要時刻!

步入一年級,對孩子而言,意味着他正式成爲了一名學生,需要承擔起屬於學生的責任和義務。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而說起學習,幾乎所有的父母在孩子入學時,都會叮囑一句話: 好好聽講!

這在孫蒲遠老師看來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因爲孩子雖然點頭了,但是並不理解什麼叫“好好聽講”。應該怎麼說孩子才能懂“好好聽講”的意思並且做到呢?

孫老師有一個小口訣分享給父母——

老師講課看老師,

老師板書看黑板(屏幕),

老師提問快舉手,

老師讓寫趕緊寫。

別看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小口訣,其中蘊含了很多教育智慧。

比如,如果孩子能做到“老師提問快舉手”,其實就能做到上課跟着老師的思路走,積極思考,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孫老師認爲,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用的感官越多,知識學得越牢。

孫老師提醒父母,其實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在說一些沒錯也沒用的廢話。

所以,如果父母發現給孩子提的一些要求孩子做不到,或者跟孩子講道理但效果不好,也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提的要求是否足夠具體,孩子是否能夠操作。

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從以下的小細節裏觀察孩子在學校是否“好好聽講”了。

1

根據“眼線”來推測

有着豐富經驗的曹豔昕老師告訴父母,最好每天都能打開孩子的書包查看一下文具盒和課本,尤其是橡皮和課本邊角。

這兩樣物品像是幫助家長監督孩子上課有沒有好好聽講的“眼線”——

如果發現孩子的橡皮上戳了很多個小洞,書本的一角被搓成了小卷邊,那麼基本可以判斷,孩子上課時是沒有好好聽講的。

這時,我們對孩子的要求也特別簡單——上課時不要往橡皮上戳洞,不要用手搓書,要把手放好,明天媽媽還會檢查。

所以,讓孩子在課堂上保持良好的姿勢,把手放在固定的位置,這並不是在難爲孩子,而是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孩子的聽講效率。

2

植入“主動學”意識

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是被吸引爲主的,老師們會想方設法讓課程變得有意思來吸引孩子學習。

儘管目前很多學校也試圖將一年級的課程變得有趣、互動參與度高,希望利用孩子的興趣吸引住孩子,但實際上,學習終歸是需要以孩子的主動學習爲主的。

因此,父母不要過於苛刻地要求學校的課程設置得多麼有意思,或者是老師講得多麼生動,還是要經常傳遞給孩子“我要主動學”的觀念。

一旦孩子有了主動學的意識,就會在上課分心、走神的時候時常地提醒自己,最終形成自律。

3

告訴孩子舉手的意義

很多父母要求孩子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但是這對於那些膽小、謹慎、愛面子的孩子來說非常困難,他會因爲怕答錯老師的問題而不敢舉手。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舉手是在向老師示意說:“老師,這個問題我思考了。”“老師,我跟着您講課的思路走呢!”

至於答錯,是很正常的現象。可以半開玩笑地和孩子說:“如果你都會了,就不用去上學了。”這樣可以讓膽小、愛面子的孩子放下負擔,勇於舉手。

而舉手回答問題,確實是老師們使用的一個保證孩子聽講有效的方式。

4

特別不愛舉手 VS 特別愛舉手

特別不愛舉手

如果孩子真的是特別害怕答錯問題,開學以來上課一直不敢舉手怎麼辦?

父母可以就此和老師進行溝通,共同進行一場小小的“謀劃”。

曹豔昕老師就曾經告訴一個害羞的一年級小姑娘的媽媽:“每天晚上帶着孩子預習第二天要學的生字組詞,在課堂上學習這個環節時讓她積極舉手,我會叫她回答。”

幾次之後,小姑娘就突破了舉手回答問題的心理障礙。

特別愛舉手

那麼如果您家有一個特別愛舉手的孩子,卻因爲老師不能每次都叫他回答而有了情緒問題該怎麼辦呢?

蘆詠莉校長的建議是,首先別和孩子說“老師怎麼又沒叫你?”“你們老師是不是不喜歡你?”這樣的負面語言。

然後可以給老師發個信息,告訴老師今天孩子有個問題特別想回答,卻沒有搶到機會,然後把孩子的回答語音發給老師。

一般來講,老師都會肯定、誇獎孩子幾句,孩子希望得到的,也就不過如此了。

小TIP:什麼樣的文具更能讓孩子好好聽講?

曹豔昕老師的答案也是一個關鍵字:簡。

● 書包不用太大,簡單實用。不要那種多功能的像硬殼子一樣的書包。

● 一個簡單的筆袋,直接打開就可以放東西的那種。

● 5支學校要求型號的木杆鉛筆,不要帶橡皮頭的那種,也不要兩邊削。

● 一把15釐米的尺子,不要有摺疊功能,不要有各種空洞,更不要有遊戲功能。

● 一塊最最普通的橡皮,最好就用那種考試專用橡皮。

更多內容,

點擊圖片,一鍵直達!

本文知識內容刊於《父母必讀》2020年第09期

專家支持 |孫蒲遠、曹豔昕 編輯 | 吳穎

組稿排版 | 宋宇 視覺設計| 宮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