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挺進東北的曾克林,爲何後來職務越來越低,僅授少將軍銜?

有人說,如果沒有遼瀋戰役的勝利,就沒有平津戰役的成功,也就沒有淮海戰役的凱旋,以至整個中國大陸的全面解放。而在解放戰爭中最先打開山海關城門,率軍進駐東北的第一人,就是海軍航空兵原司令員曾克林將軍,當年他是搶佔東北的"先鋒官"。

曾克林,江西興國縣人,1929年參加紅軍,1931年入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任紅三軍團第四師十二團連政治指導員、第三軍第七師二十一團連副政治指導員。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參加了突破四道封鎖線、四渡赤水、搶渡金沙江、大渡河等戰役戰鬥。長征到陝北後,任紅二十八軍三團參謀長。

抗日戰爭和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冀熱遼軍區第十六軍分區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四十四軍副軍長等職。

1945年8月9日,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號召下,冀遼熱軍區成立“東北前進委員會”,決定由第十六軍分區所屬十二團、十八團等部四千餘人,組成八路軍挺進東北先遣縱隊,曾克林擔任先遣縱隊的黨委書記和指揮員。

曾克林從撫寧縣出發,向錦州、瀋陽方向前進,8月30日順利收復山海關,打開進駐東北的大門,隨後又接管了綏中、興城等地,於9月5日抵達瀋陽市郊。

當時,瀋陽還駐紮着不少蘇軍,因爲實現沒有照會,所以看到曾克林的部隊時,對他的身份產生懷疑。

曾克林前往蘇聯駐紮瀋陽的司令部據理力爭,最後接受建議,改稱“東北人民自治軍”,全面接管瀋陽城的防務。

除了第一個率軍挺進東北外,曾克林將軍的軍事生涯還創造了我軍史上的很多個“第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戰車師師長、參與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個航空混成旅、海軍第一個殲擊師……是出了名了的“全能將軍”。

平津戰役結束後,曾克林所在的七縱編爲第44軍,他被任命爲副軍長。參加完北平閱兵式後,東北野戰軍司令林總找他談話,野戰軍要組建一個戰車師,由他出任師長,保留軍職幹部待遇。

對於這一點,曾克林沒有任何怨言,表示一切服從組織安排。那麼,爲什麼他的職務越來越低呢?

大多數人的看法是,曾克林指揮部隊打仗的水平和能力一般,可以用中規中矩來形容。

任命下達後,曾克林來到位於天津英租借跑馬場的戰車師報道,他把後調來的部隊編成了兩個裝甲團,一個戰車團,一個對空火炮團。

在幾個月後,曾克林又接到新的任務,告別陸軍,受命作爲軍代表,代表空軍黨委立即南下組建第一個航空兵混成旅,後來他爲了提高自己的指揮藝術,被調到航校學習飛行。

1952年3月畢業後回到北京,他又從空軍調到海軍,在海軍,他一干就是30多年。

“全能將軍"的戎馬一生,在每一軍種都留下一串串的戰爭傳奇,其中陸戰的故事最多。

在陝北吳起鎮,長征途中的最後一戰中,曾克林引起了主席的注意。

那天凌晨,馬鴻逵的騎兵尾追而至,此時,鎮上擔任保衛主席、黨中央任務的,只有曾克林任教導員的警衛通訊營。

曾克林一面派人掩護中央領導撒退,一面帶領3個連的戰士迎擊馬鴻逵的千餘騎兵。

曾克林指揮部隊以弱勝強,射人先射馬,一下撂倒300多,敵方大敗而歸。

一里多遠外的山坡上,主席用望遠鏡目睹了這場戰鬥,連誇:“打得好,打的好呀!”

在以後的歲月裏,曾克林參加了反“掃蕩”作戰、東大剿匪、本溪保衛戰、四平保衛戰、臨江保衛戰以及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而其中,“四保臨江”是他最難忘的一次戰役。

即使多年過去,他仍然記憶猶新:“當時氣溫下降到零下40多度,戰士們喫的是凍得硬邦邦的窩窩頭,喝的是雪水。有時一連十多天爬冰臥雪,部隊凍傷減員很多。由於奇寒。有的槍打不響,有的連槍栓都拉不開。”

就是在這樣險惡的情勢下,“四保臨江”戰役打響了。

經過100多天的艱難作戰,“四保臨江”戰役以勝利告終,擊斃4萬多敵人,使得敵我力量對比發生根本變化,從根本上扭轉了東北的戰局。

1955年,曾克林被授予少將軍銜,著有《戎馬生涯的回憶》等回憶性著作,2007年病逝於北京,享年94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