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熱評丨變相強制學生購買平板電腦 其實傷害了教育公平

“那個平板電腦網上查不到任何信息,參數、價格都查不到,問老師,老師也說不出來。”一般人買東西都要貨比三家,這種消費者一無所知的平板電腦,誰會買?但嘉興市實驗初級中學的家長卻說:不買不行。

據《焦點訪談》節目報道,在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上,有一些學生家長反映當地部分學校以“智慧課堂”“教育信息化”等名義,向家長推薦平板電腦,並以“上課要用”“佈置作業”等理由變相強制學生購買,接報後,記者跟隨國務院第六督查組前往當地進行調查。

根據調查,這款平板電腦在各電商平臺上找不到,家長只能通過學校這個渠道購買,而且價格並不便宜,加上教輔軟件和流量包費用共計6500元。此外,還有學生家長反映:“其實就是以這個平板爲誘餌,分了快慢班,先搞兩個平板實驗示範班,看到大家趨之若鶩之後全部鋪開賣。”

表面上是“自願購買”“不強制”;但實際上呢,買了學校推薦的平板電腦才能進“平板實驗示範班”,不買的話,連作業都做不了。這樣的“不強制”,其實就是一種“變相強制”。

今年8月底,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教育收費管理的意見》的通知,再次強調:不得強制或者暗示學生及家長購買指定的教輔軟件或資料。這就是爲了防止學校、老師以推薦之名行牟利之實。可以看出,相關學校顯然瞭解國家的相關規定,試圖用“自願”等各種話術規避“風險”,簡直就是“套路滿滿”。然而,稍一深究便能撕下學校的這層“遮羞紙”——既然是自願購買,那麼學校爲何要與平板電腦銷售商簽訂銷售協議?這款功能簡單,被家長認爲“用處不大”的平板電腦,真的非用不可嗎?

互聯網時代,打造“智慧課堂”,採用信息化教學,本身是有意義的教學探索,值得肯定。但不管採取何種教學方式,目的都是一個: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從這個角度來說,家長、學校的目標也是一致的。在這個大前提下,一般家長和學校之間有什麼小分歧,也很容易達成諒解。然而,嘉興這些學校“推薦”購買的平板電腦,既看不出對學習有多大的幫助,更不存在不可替代性,還要家長以較高的價格購買,這就難怪家長不滿了。那麼,學校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背後是否有利益驅動?

更重要的是,學校“推薦”購買平板電腦,不僅傷害了家長的選擇權,還傷及了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要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可是,動輒六千多元的平板電腦,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消費得起的。買得起的家庭自不必說,負擔不了的家庭,便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孩子連正常的作業都做不了。這讓少數貧困家庭的孩子情何以堪?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校的日常教學、作業都必須通過某一個特定品牌的電腦來完成了?教育就是教育,而不是附着在某種特定商品上的教育。

問題被曝光後,嘉興市委迅速表態,表示要直面問題,迅速行動,以更高的標準抓好整改落實,“誠懇聽取學生、家長、教師等各方面的意見,開門整改,促進規範化管理”。以雷厲風行的態度、直擊要害的措施及時進行回應,這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只是,誠懇聽取學生、家長的意見,本該是教育主管部門日常工作的應有之義,規範化管理也是各部門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平時就能做到這些基本要求的話,又怎麼會發生家長投訴到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的事?

直面問題,迅速行動,首先要調查的,是學校方面出現這樣的問題原因何在,究竟有無不當利益勾連;而同樣要反思的,還有相關主管部門爲何在衆多家長投訴之後仍無動於衷,是否有不作爲、懶作爲的情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轉變作風,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文丨土土絨)

責任編輯:鄭亞鵬 SN2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