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老舊小區孕育新生活——

“不願離開大海陽,就因爲這裏的人情味”

□記者 從春龍 通訊員 慕文玉 張子良 報道 大海陽社區全景。

秋日的清晨,張均偉沒顧上喫早飯,就來到大海陽社區街巷。見到正在打掃衛生的保潔員,他送上一盒藿香正氣水,囑咐幾句工作。“現在是創城的關鍵時期,咱們大海陽決不能掉鏈子。”

張均偉是煙臺大海陽社區的住戶,也是一名黨員網格長。今年,社區爲了從根本上破解衛生難題,組建了由社區羣衆入股的物業公司——煙臺市壹家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包括張均偉在內的10名社區網格長共同出資註冊公司,張均偉被推爲法人代表兼總經理。

大海陽社區是個典型的開放式老舊小區,總戶數2528戶,常住人口7469人,老年人佔了社區總人口的1/3。人口結構老化、基礎設施陳舊、羣衆需求多元,治理難度很大。

以衛生爲例,社區裏曾經垃圾滿天飛,狗糞遍地。社區工作者在走訪中瞭解到,羣衆對小區內遛狗和“狗糞”等事反映強烈,於是社區黨委馬上牽頭組織成立社區文明養犬協會,發動養犬人管理養犬人,從養犬人中選拔了一名黨員會長和四名副會長,120多人陸續加入了養犬協會,共同協商制定了社區養犬規範條例和注意事項。通過社區黨委和羣衆共同努力,形成了各取所需、文明養犬的良好氛圍,社區羣衆的“煩心事”迎刃而解。

“說到底,要幹好物業,就得把社區當成自己家。”張均偉說,新物業公司的股東都是社區住戶,打掃自己家衛生,哪有不上心的。

“社區物業公司好樣的!我給張經理點贊。”採訪中,記者偶遇正在社區亭子里納涼的81歲老人範學賢。“物業保潔員很敬業,天不亮就開始忙活了,一天掃好幾遍。社區今年還給我們修了涼亭,我們一有空就下來坐坐,聊聊天。”

範學賢納涼的亭子,以前只有老人自己搬來的幾個破沙發,十分影響美觀。社區要修涼亭,老人們拍手叫好。見涼亭中央有個水井蓋,影響美觀,會點木工活的88歲老人孫春山找來廢棄木板,做了個桌子,把井蓋蓋了起來。他還打了個電視櫃,把自家的液晶電視“捐”了出來。還有老人拿來了家裏的綠植,拿來了燈籠,見圖書櫃還有空位置,又從家裏拿來了書。

大海陽社區的西南角,是以前社區羣衆都不願提起的“60號院”,垃圾遍地、污水橫流、違章成片……從今年3月16日開始,社區歷時4個月共122天,終於將這裏改造完成。城管、園林、排水、市政、住建、煙建、環衛、稅務、自來水、物業等十一個單位參與,清除垃圾300噸,拆除違建450平方米,更換管道300米,鋪設道板1000平方米,危牆加固10000平方米,煤池加蓋150平方米,現場解決突發問題上百起,耗資近500萬元。

“大海陽社區再無衛生死角。現在讓我退休也沒什麼遺憾了!”社區黨委書記冷曉燕說,“60號院”就像她的一塊“心病”,改造之後,心裏一下子輕鬆許多。

針對社區內獨居老人做飯不方便的問題,社區黨委牽頭成立了“壹家生活社區廚坊”,發動社區志願者爲獨居老人輪流做飯。羣衆反映社區內缺少兒童玩耍的地方,社區黨委牽頭成立了“福彩樂童室”,爲社區0—3歲的孩子提供免費的淘氣堡娛樂服務;去年9月1日,社區黨委組織黨員羣衆以“羣衆自願入股、解決羣衆難題、羣衆共享福利”的形式,成立了社區“壹家小飯堂”,採取股份制運營的方式,爲社區的24位孩子提供接送、午餐、午休看護等服務。

“兒子在新樓盤買了房子,那裏環境確實好。但是我不願意離開大海陽,給錢都不願搬,就因爲這裏的人情味。”張均偉說。(通訊員 慕文玉 張子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