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水稻等優勢產業助農增收

脫貧攻堅不決勝,戰貧鬥志永不竭。

儘管南川摘掉了市級貧困區縣的帽子,但防止返貧的任務一點不輕。相比而言,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更具挑戰。

近年來,南川區緊緊圍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把高質量脫貧作爲根本目標,集中火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發揮就業作用提升脫貧底氣,借力消費扶貧帶動扶貧產品俏銷等,千方百計精準施策築牢扶貧根基,提高脫貧成色。

提質效 集中火力解決“三保障”突出問題

“要不是有政府醫保‘兜底’,恐怕我這條命早都沒了。”前不久,說起精準醫療扶貧,南川區太平場鎮河沙村12社貧困戶童傳華話語中充滿了感慨。如今,他的身體逐漸康復,已能下地幹活了。

今年63歲的童傳華在女兒出嫁後,就和體弱多病的妻子相依爲命過活。去年8月上坡幹農活時,童傳華突發腦梗,暈倒在地,幸虧送醫院進行搶救及時,才撿回一條命。

“一人生病,拖垮全家。”爲解決這一難題,去年,南川區推出“四個精準”醫療扶貧:一是精準參保。“地毯式”排查出農村貧困人口中未參加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的人員,全部落實資助參保政策,實現建卡貧困戶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全覆蓋;二是精準簽約。落實家庭醫生服務團隊229個,爲每戶貧困戶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醫生隨時上門診治、隨訪;三是精準救治。對患病的農村貧困患者進行分類救治,一次性能治癒的,集中力量進行治療,需要住院持續治療的,由就近具備能力的定點醫療機構實施治療,尤其對患有33種大病的貧困人員,落實定點醫院進行診療,做到應治盡治;四是精準結算。農村貧困人口“先診療後付費”,各定點公立醫療機構均設立“一站式結算”綜合服務窗口,並與“政府兜底系統”聯網,打通“一站式結算”最後一公里。

同時,南川區還落實健康扶貧政府兜底資金,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超出10%及慢性病、重特大疾病門診自付比例超出20%的部分,由區財政兜底補助,貧困戶無錢也可看病。此外,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從去年1月1日起,針對個人醫療費用通過各種報銷救助後,單次自付仍超過1萬元或年(自然年)累計個人自付超過1.5萬元的農村建卡貧困戶及農村邊緣戶(以下簡稱“二類人員”),建立健全健康扶貧因病致貧返貧監測預警救助機制,穩步推進脫貧攻堅政策過渡確保二類人員得了重病、大病後基本生活過得去。

完善醫療保障只是南川解決“三保障”突出問題的一個方面。去年以來,南川牢記使命,一鼓作氣,切實以解決“三保障”突出問題爲重點,結合中央和市級開展的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部署安排,再次全面排查,動態清零發現問題,努力實現讓貧困羣衆上得了學、住上安全房、喝上放心水。

數據顯示,義務教育保障上,通過開展控輟保學行動,建立起區教委牽頭、鎮街爲主、公安配合、學校跟蹤的勸返工作聯動機制。同時按照“全覆蓋、零拒絕”的要求,累計資助貧困學生26萬人次、2.14億元,發放生源地貸款1.9萬筆、1.42億元;住房安全上,出臺《南川區加大農村危舊房整治有效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實施方案》,落實“七個一批”措施,籌集資金1.3億元,改造農村CD級危房4154戶、拆除危舊房6970戶,實現“危房不住人,住人無危房”;飲水安全方面,投資7000餘萬元,全覆蓋開展農村飲水安全排查整改和供水工程管護,確保飲水安全戶戶有保障。

穩就業 持續增收讓脫貧致富底氣更足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增加就業是最直接的脫貧方式,同時也是鞏固脫貧成果最有效的辦法。這一點峯巖鄉的貧困大學生杜鑫鑫深有感觸。

杜鑫鑫今年23歲。9歲時,父母離異,母親成了家裏唯一有經濟收入的人。杜鑫鑫上高一時,外婆突發腦溢血癱瘓在牀。後來,杜鑫鑫家被識別爲建檔立卡貧困戶。

今年6月畢業後,杜鑫鑫因找不到工作一直髮愁,直到通過前不久南川區開展的貧困大學生專場招聘會,杜鑫鑫在區裏的一家公司找到工作。如今,杜鑫鑫已經入職,不僅一個月有4000多元的工資,公司還幫她解決了住宿問題,提供免費的工作餐等。

抓好像杜鑫鑫這樣的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只是南川完善就業創業服務機制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爲更好地鞏固脫貧成果,南川區按照“就業扶貧增收入、技能扶貧強素質、社保扶貧保生活、人才人事扶貧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紮實推進人力社保助推脫貧攻堅。同時,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拓寬貧困勞動力市場化就業渠道;通過“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就業扶貧行動日”等專場招聘會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並結合“職業技能提升+志智雙扶脫貧”行動,大力實施貧困戶技能培訓,實現其更好的就業創業。

特別是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貧困戶外出打工受阻,該區及時啓動包車包機送工服務,先後多次護送農民工至深圳、廣州、浙江、重慶中心城區等地返崗。沒有外出打工的,該區就聯繫協調區內企業就業崗位,優先解決貧困戶就業。同時,針對外出打工沒有找到工作、或受疫情影響企業沒有生產而回鄉的貧困戶,聯繫區內超羣、西苑食品等企業,提供適合的就業崗位,降低就業門檻,確保他們就業,且免費送他們到企業上崗,跟蹤落實簽訂勞動合同等後續服務。對貧困戶因照顧家庭、老人、小孩等不能就業和年齡偏大,不好找工作的,採取公益性崗位託底幫扶就業。

值得一提的是,南川區還針對有就業需求但無技術的貧困戶採取量身定製的“點餐式”培訓,先對貧困戶培訓需求進行調查,再分級分類舉辦特色早餐、特色菜、自媒體管理推廣、電工等線上培訓班等。

數據顯示,目前南川區已累計開發公益性崗位4316個,安置建卡貧困人員3657人。創建就業扶貧示範車間10個,共吸納53名貧困人員穩定就業。全區發展致富帶頭人349人、帶動貧困戶1199戶,通過各種渠道解決貧困人員就業19667人、同比提升10.98%。

促增收 消費扶貧讓扶貧產品賣得更俏

9月12日,南川區河圖鎮長坪村貧困戶趙長生家的6畝水稻忙着收割,雖然收割時間稍晚,但他一點也不爲銷路操心。

趙長生今年70歲,老伴患腦梗塞和冠心病,老兩口的收入來源主要是自家種植的6畝水稻。往年,水稻成熟了,老兩口最擔心的就是水稻的銷路問題。

今年初,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南川紅耘電商、區供電公司等企業與區裏的貧困戶簽訂協議,幫助他們銷售農產品。電商企業承諾上門收購,並以高於市場價10%至30%的價格支付給貧困戶。

趙長生就是受益農戶之一,他家的稻田剛插秧就與區供電公司簽下了銷售訂單。“6畝地要收穫6000斤至7000斤水稻,今年的價格大概是每斤1.5元,預計可收入1萬元左右,比往年要多賣出好幾百元。”趙長生扳起手指算了一筆賬。

“消費扶貧作爲打通扶貧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的新引擎,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新途徑。”南川區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消費扶貧一頭連着千家萬戶的衣食,一頭連着貧困羣衆的腰包,建好消費扶貧橋樑,打通消費扶貧渠道,對助力脫貧攻堅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尤爲重要。

“消費扶貧除了解決貧困戶銷售難題外,還帶動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是扶志,激發貧困戶的脫貧積極性。”上述負責人說,該區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消費來自貧困地區貧困羣衆的產品和服務。比如,通過發展農村電商、開展“百企幫百村”、發展鄉村旅遊等方式,調動貧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促進貧困戶穩定脫貧和貧困地區產業發展。

如今,南川先後組織動員各級黨政機關、大專院校、民營企業、社會愛心人士參與消費扶貧。特別是組織了電商企業“紅耘科技”、建行南川支行、南川供電公司等到貧困村建設網貨生產基地,與21個鄉鎮、32個村、46家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合作,對貧困村、貧困家庭生產的農產品按溢價10%至20%的價格上門收購,讓貧困地區農產品“飛”出大山,不僅賣得掉、賣得快、賣得遠,還賣出好價錢。

截至目前,南川區通過採取“電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直採直銷模式,40個貧困村與“淘鄉村”、京東“中國特產·南川館”等電商企業建立產銷對接機制,舉辦直播帶貨活動33場。組織黨員幹部和民營企業開展消費扶貧活動購買貧困戶農副產品1600餘萬元,並建設農貿市場“貧困戶自賣區”和超市扶貧產品銷售專區,累計實現扶貧產品購銷5689.6萬元。

鏈接》》

做好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南川區將繼續保持決戰態勢,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深入落實“五訪行動”。同時,加快實施河圖長坪、山王坪廟壩、慶元玉龍、三泉窯灣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試點,探索規劃、政策、工作、保障“四個銜接”路徑機制,處理好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在發展與扶貧、長期與短期的關係,做到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同研究、同部署、同考覈。

文/圖由南川區扶貧辦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