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這首詩說的就是常山趙子龍在長坂坡大戰的事蹟,長坂一戰, 正是趙雲一生中的巔峯之戰和成名之戰,雖然在此之前,趙雲有六十回合平文丑、一個回合殺高覽、三十回合敗張郃的戰績,河北四庭柱之三不敵趙雲,但當時終究還是無名小輩,趙雲真正聞名三國的還是長坂坡之戰。

任何一位一流武將一生的軍事生涯都分爲四個方面:上升期、巔峯期、下滑期、低迷期。可是趙雲從出道開始經上升期到達巔峯期後,就一直處於巔峯期,看不到武力下滑和低迷的時候,從剛出道救援公孫瓚到長坂之戰威震曹軍,再到漢水之戰一身是膽驚得徐晃張郃不敢出手,最後到70高齡北伐之戰時力斬西涼名將韓德一門五將,趙雲一直處於穩定期,無一敗績。

能被稱爲三國唯一的常勝將軍,趙雲的戰績真不是吹的,一生大小七十餘仗無一敗績,連呂布也不上,呂布在三英戰呂布時被打敗,又在曹營六將戰呂布再次被打敗,可趙雲沒敗過,一生最差的戰績就是平手,即使長坂一戰,面對數萬曹軍,毫不懼色、拼死血戰、勢不可擋、七進七出,殺得曹軍丟盔棄甲,不敢靠近。

長坂一戰,趙雲懷中綁着年僅一歲的阿斗,手中一杆”龍膽亮銀槍“,胯下一匹“玉夜照獅子”的千里馬,橫衝直衝,搶了曹操的青釭劍,砍倒了兩面曹軍大旗,殺死了五十多員曹營將領,安安穩穩地把阿斗救出重圍,趙雲之所如此厲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

一是趙雲武藝高強,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二是趙雲拼命廝殺,不怕死的打法,讓敵不敢和他拼命。

三是曹操下達了活捉趙雲的命令,讓曹營諸將投鼠忌器,不敢狠下殺手。

正是這三個原因成就了趙雲,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前兩個原因,沒有前兩個原因,就不會有第三個原因,綜合起來,趙雲長坂一戰威震天下。

其實不僅僅是長坂一戰,趙雲是整個三國中,與人交手次數最多的將領和斬殺敵方將領數量最多的人,在整個三國演義中,與趙雲交手的武將數量有40人,排名第一,趙雲斬殺了或者俘虜了其中的26人,排名第一,擒殺佔比百分之六十五,換句話說,與趙雲交手的武將有百分之六十五不是被趙雲擒拿了,就是被趙雲斬殺,還剩下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和趙雲打成平手,這就是趙雲一生的戰績。

常勝將軍趙子龍一生和這麼多武將交過手,但他最佩服的卻是一員降將,就是姜維。

姜維被稱爲幼麟,什麼叫幼麟?中國古代四大神獸分別是:麒麟、鳳凰、烏龜、蛟龍,而且排名是分先後順序的,麒麟排在第一,幼麟就是小麒麟的意思,聯想起諸葛亮的名號是臥龍,龐統的名號是鳳雛,司馬懿的名號是冢虎,姜維的幼麟名號並不低,看上去還排在第一。

無論是諸葛亮、龐統還是司馬懿,這三人都是文武雙全,且足智多謀的,並不是像呂布、關羽和張飛這樣是純靠武力的將領,姜維能和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並稱,說明姜維也是文武雙全的將領,同時也是智能雙全的將領,至少在趙雲第一次見過姜維時就已經感覺到了。

趙雲第一次見姜維是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發生的天水之戰,諸葛亮下令趙雲取天水郡,當時姜維是天水郡的中郎將,諸葛亮假意派人扮成魏軍騙天水郡守馬遵率軍出城,然後再派出趙雲取天水郡,趙雲前來攻城時,本以爲天水郡守中了諸葛亮的計策,結果是姜維識破了諸葛亮的計策,反而是趙雲中了姜維的計策,不僅城沒攻下來,而且因爲中了敵軍埋伏和包圍,趙雲和姜維還打了幾個回合,雙方平手,趙雲因爲被包圍只得撤退,攻城之戰無功而返。

趙雲這次無功而返並非因爲武力不如人,而是因爲中了敵人的計策,準確地說是中了姜維的計策,趙雲將情況報告給諸葛亮,並且在諸葛亮面前大誇趙雲槍法了得,與衆不同,其實趙雲並沒有說錯,姜維的槍法確實是與衆不同,姜維的槍法叫加鞭槍法,這種槍法與普通的槍法並不相同,因爲槍法中融合了槍法、棍法和鞭法,槍中帶棍,棍中帶鞭,與衆不同。

趙雲的主打武器其實也是槍法,趙雲的武器是龍膽亮銀槍,槍法是:百鳥朝鳳。趙雲對槍法本來就非常瞭解,再加上自身武藝高強,對於一般的槍法也是瞭如指掌,卻是第一次見到姜維的這種加鞭槍法,趙雲與姜維交手也是不分勝負,打平了。

儘管這個時候的趙雲已經70多歲了,姜維才20多歲,但趙雲的武藝一直沒有下滑和低迷,前不久才斬了西涼名將韓德一門五將,老當益壯,但是姜維還是非常佩服,並在諸葛亮面前大力誇獎姜維,就已經說明了趙雲對姜維的武藝認可。

後來諸葛亮親自出馬還被姜維以計謀殺敗了一次,諸葛亮最終還是擒了姜維的老母,然後用反間計逼得姜維走投無路才投降了蜀漢,換句話說,諸葛亮擊敗姜維用的是不太漂亮的陰謀,因爲在正面戰場上擊敗姜維要花很多精力,諸葛亮走了捷徑,快速收復姜維。

再加到趙雲與姜維上,趙雲雖然號稱常勝將軍,在長坂坡一戰面對數萬曹軍毫無懼色,但在天水一戰時,趙雲其實並沒有把握擊敗姜維,不管是在武力上,還是在謀略上,所以在天水一戰對姜維有些驚慌和恐懼,武力上趙雲能與姜維打成平手,但在謀略上趙雲則是不如姜維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