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教科書一定不陌生吧,很多人或多或少還是能記起教科書中的某些文章以及好詞好句等。教科書裏出現的文章並不是隨便選擇的,而是經過反反覆覆地對比和篩選才被納入教科書內,因此,能被選進教科書的內容,大都是具有正面教育意義的歷史人物或事件。

比如機智聰敏,能夠迅速判斷砸缸可救人的司馬光;年紀輕輕、思維卓越,懂得快速稱象辦法的曹衝;負荊請罪、敢於面對以及承擔自身錯誤的廉頗等等。

這些歷史人物的身上具備了許多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故事也值得我們反覆研讀。不過,並不是所有納入教科書的歷史人物都可以從一而終,有些原是正面的人物也會突然轉性,一失足成千古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些人又是誰

圖片來源於網絡:教科書中司馬光砸缸

一、鑿壁偷光的匡衡

今天給大家介紹兩個人,第一個反差巨大的就是鑿壁偷光的匡衡,匡衡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應該是一個刻苦學習、勤奮上進的典型人物。在匡衡小的時候,家中條件非常差,油燈、蠟燭等照明工具也成了奢侈之物,匡衡哪怕再想刻苦學習,可一到夜裏,黑乎乎一片,根本沒辦法看書。

好在鄰居家很富裕,到了晚上仍燈火通明,匡衡爲了學習就將牆壁鑿出了一個洞,將鄰居家的光引進自家屋子,再借助光亮來讀書。不得不說,匡衡這股勤奮好學的勁實在令人佩服,哪怕他早已離我們遠去,很多人還是將他作爲自己學習的表率,既然匡衡學習如此刻苦,那麼他後來又有何成就呢?

教科書中文章的結局表示,匡衡通過努力學習而成爲了一個非常有學問的人。然而,古人發憤學習無非是爲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匡衡也不例外,他家那麼窮,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科舉,當上個一官半職,既有權利又有金錢,那麼匡衡後來真的實現自己的願望了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匡衡鑿壁偷光

很顯然,匡衡最後成功當上了官,在漢朝,如果想要通過考試,就得完全掌握“六經”裏的其中一經。而考試結果的等級又分爲甲科、乙科和丙科三種,匡衡或許太緊張了,接連考了八科都考不好,直到最後一次才考中了一個丙科,最後被錄用爲普通的文學官員,在太原郡做事。

一般來說,匡衡在實現了做官的美夢後,這輩子也就這樣平平穩穩地度過了,沒想到匡衡當上官後竟轉運了,由於漢宣帝的太子對儒家學說格外感興趣,順帶着對文史官匡衡也十分寵愛。

漢宣帝駕崩以後,太子漢元帝繼承皇位,他瘋狂給匡衡升官,沒過多久,匡衡就從“博士”升到了“太子少傅”,元帝末期,匡衡被封爲丞相以及安樂候,處理整個國家的事務。

誰都沒想到,當初沒錢學習的小夥子竟然一步步爬到僅次於皇帝的高位,這活脫脫就是一個草根逆襲的事例。如果事情照常發展下去,匡衡一定會成爲人們爭先效仿的對象,可接下來發生的故事就很令人意外了,匡衡從一個英雄式的人物活成了反面教材。

圖片來源於網絡:匡衡人物簡介

二、從宰相變得一貧如洗

匡衡身上具備了許多優良品質,但他不懂得如何管教兒子,也沒有把身上的品質傳給自己的兒子,導致兒子匡昌無法無天,成了一個混世大魔王。

有一次,匡昌喝了酒後開始發酒瘋,還順帶殺了人,此事東窗事發後,匡昌被通緝逮捕。匡昌的弟弟還想通過“狸貓換太子”將匡昌調包出來,可事情很快就被發現了,連帶着匡衡也受到了牽連。

不過,匡衡的認罪態度很是真誠,皇帝還是顧及匡衡面子的,因此,並沒有責罰匡衡。可其他官員以及司法部門可不是好糊弄的兒子殺了人,作爲父親豈會完全不知情

就算不知,也犯了一個管教無方的罪名,說來說去都有錯。最後,匡衡在多次彈劾下被罷了官。雖然沒有了丞相的位置,但匡衡還有一個安樂侯的頭銜,還有一大片的封地以及大量錢財,光是這些東西就可以讓他的下半生高枕無憂了。

圖片:一大片的封地劇照

其實,匡衡的那塊封地也有點問題。封地大約有3100頃,在西漢,一頃相當於現在的0.99畝左右,那麼全部加起來大概有17平方公里。

但是在丈量土地時,匡衡故意給錯地圖,導致朝廷給他多劃分了400頃土地。匡衡本來想守着寶地過好日子的,可沒過多久,這件事就被人發現了,還向官府舉報。而地方官不敢招惹匡衡,或者說想要巴結討好匡衡,他們並沒有處理此事,反而順手推舟,讓這件事一錯再錯。

而匡衡還是揣着明白裝糊塗,沒有任何表示,朝廷的其他官員可不是好糊弄的,像校尉、廷尉等大臣,屢次三番向皇帝彈劾匡衡,一五一十地彙報匡衡的惡行。

圖片:向皇帝彈劾匡衡劇照

待真相大白之際,匡衡的狐狸尾巴終於藏不住了,堂堂宰相帶頭假公濟私、不顧王法、貪污成性,表面上裝作道貌岸然的君子,實際上是心地險惡的僞君子,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這件事被傳得沸沸揚揚,幾乎全國人民都知道了,而這一次皇帝也沒法護着他了,匡衡的爵位被削去,封地被迫上交,值錢的東西都被封了。

就這樣,辛辛苦苦奮鬥了幾十年的匡衡,竟然一夜回到解放前,回到了當初鑿壁偷光的狀態,可當時的他雖然貧困潦倒,但心中有夢想和希望呀,但現如今的他真的一無所有了。最後,匡衡在貧窮中漸漸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圖片:一夜回到解放前劇照

從人人稱讚的有志青年到一手遮天的宰相,再到一無所有的普通人,匡衡的人生可謂是跌宕起伏。編寫教科書的人大概不想讓學生過早感受到這種反差,才只截取了匡衡青年時期的故事來鼓勵孩子們好好讀書。

如果小時候受過這個故事鼓舞的學生,如今知道匡衡的後續故事,該有多麼失望呀。但是,不論匡衡後來做了多少錯事,他在早期那種努力勤奮、認真學習的狀態和精神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