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蘇軾,大家都不陌生。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衆多詩人之中,非常獨特,但是也非常倒黴的一位,蘇軾雖然很有才華,但是因爲他自己在政治上的失誤,以及他本身的性格,使得他最終捲入了政治鬥爭中,成爲了犧牲品,還一度入了獄,差一點丟掉性命。

蘇軾大難不死,但是他的一生也正是從那以後,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先是被貶到了黃州,然後是惠州,最後是儋州,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有回到中原,死在了從儋州回來的路上。蘇軾遇到赦免,並被朝廷封爲朝奉郎時,身體已經每況日下,他在路過真州(今江蘇儀徵)時,在金山龍游寺遊玩。在這裏,他寫下了一首詩,也就是蘇軾的最後一首詩,就是《自題金山畫像》。他的這首《自題金山畫像》,看似平淡無奇的作品,可是卻令人感動,蘇軾也正是在自己的畫像上題寫了這首詩,也爲自己的一生做了總結。《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個詩的最後兩句,詩人給自己的一生,再一次地做了總結,這兩句詩大致的意思是,要是有人問起我這一生的豐功偉績,那麼我只好告訴別人,我的那些豐功偉績全部都是在黃州、惠州、儋州,只要看看我在那裏的生活,便是能夠知道,我的豐功偉績。那在這三個地方都發生了什麼呢?

黃州、惠州和儋州是蘇軾的貶謫之地。1079年,蘇軾因爲“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倍感失意。1094年,年近六旬的蘇軾又被貶到惠州。1097年,已經62歲的蘇軾被貶到荒涼之地海南儋州。這三個地方,是蘇軾最失意、最難過,人生最灰暗的見證者。

蘇軾被貶至黃州,是因爲著名的“烏臺詩案”,這是北宋時少見的文字獄。這一次蘇軾差點連性命都沒有保住,在很多人的幫助下好不容易纔走出大牢,被貶爲黃州團練副使。這期間也是蘇軾人生中最爲苦悶的一段時光,甚至讓他文學創作的風格也有所改變。

蘇軾被貶至惠州,是在新黨再次興起的時候。到了悽風苦雨的境地,蘇軾卻變得異常強大起來,因爲他有詩詞可以寫,有荔枝可啖,有朝雲相伴。

但是蘇軾不久又被貶至更遠的儋州,儋州是在今天的海南島。在宋朝,貶至儋州是僅比滿門抄斬低一級的處罰。此時的蘇軾已經六十二歲了,在很多人看來是要終老於斯的年紀。但是他卻在當地興辦學堂,開啓民智,導致很多人爲了追隨他紛紛來此求學。在宋代,儋州從來就沒有人考中過進士,然而蘇軾到來之後,姜唐佐就舉鄉貢。他在此獲得空前的讚譽,被稱爲儋州文化的開拓者,而蘇軾也將儋州當作他的第二故鄉。

蘇軾的一生寫過了很多的經典名詩,而這首《自題金山畫像》,作爲他生命裏最後的一首詩,道盡了蘇軾平生的無奈,以及內心的悲痛之情,短短的24個字,把自己無奈的一生,以一種看似很平淡的口吻寫完了,但是讀起來卻是令人感慨萬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