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作以豪放不羈著稱,與同爲豪放派佼佼者的辛棄疾並稱爲“蘇辛”,作爲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文學成就是很多人無法企及的,可是他的仕途卻總是坎坷艱難,甚至還有數次被貶謫,被流放的經歷,可謂是飽受辛痠痛楚。

我們都知道“唐宋八大家”中,包含了“三蘇”,除了蘇軾以外還有蘇洵跟蘇轍,而蘇轍便是蘇軾的親弟弟,可見蘇家的才華是存在遺傳影響的,當初蘇軾因“烏臺詩案”而被捕入獄,連他自己都以爲凶多吉少,沒想到被王安石一句話所解救。

在獄中的時候,蘇軾以爲赦免無望,便以詩詞的形式,給家裏人留下了絕筆信,這是他們之間交流的一種獨特形式,不過因爲蘇軾不久被赦免,這些信便沒有傳送出去。

赦免後的蘇軾並沒有轉運,而是踏上了被流放的道路,今天我們要談及的詩詞,便是蘇軾在此次貶謫路上所作,在一個雨疏風驟的夜晚,蘇軾心中愁緒難解,便着筆給自己的弟弟蘇軾寫了一封信,開篇便是千古名句。

這首詞的第一句便是“梧桐葉上三更雨”,以最簡潔生動地語言,描繪出當下所處的情境,可見蘇軾的文學素養之高,而且此句是化用溫庭筠《更漏子》中的詞,頗具“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風範。

蘇軾在這首詞中還以身邊的景物,來凸顯自己傷感的心境,甚至聽到“寒蛩聲”也深感淒涼,所謂的“寓情於景”便是如此,他將自己滿心的愁思以及境遇的淒涼,都藉由一首詞表達了出來,讓讀者對此頗有感慨。

這首詞的上闕主要以境寫情,而下闕則是直接抒情,將自己被貶謫的痛苦經歷,利用有限的字數表達出來,同時還委婉地抒發了自己仍要報效祖國的志向,可見蘇軾對祖國始終懷有一顆赤子之心,雖然屢次被貶謫,被流放,也沒有這份愛國的情懷,當真是令人敬佩的典範。

這種“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大度,是很多人都無法達到的境界,這樣的蘇軾是後人學習的典範,他所面對的一切磨難,都成爲了他的鎧甲,而他也因此變得更加堅強,或許沒有這半生顛沛流離的經歷,也無法成就這一代大文豪蘇軾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