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太浪

編輯|猛哥


有109年曆史的IBM決定最後賭一把,All in的那種。

10月8日,IBM發佈消息稱,計劃拆分公司,將全球信息科技服務部的 IT 基礎架構管理服務拆分出來,成立一家新的獨立上市公司;IBM 則將專注於雲計算。

當下,全球雲計算市場被3A(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雲Alibaba Cloud)絕對佔優。誰能想到早在2007年IBM就開始了佈局,然而還是趕了個晚集,以致於不得不拆分公司,轉型自救。

縱橫了一個世紀的科技巨頭淪落至此,令人唏噓。

但回顧IBM在雲計算領域走過的歷程,可以看出它的掉隊並非意外,具有十足的警示意義。


1

IBM在雲計算市場的掉隊,與其第八任CEO Samuel Palmisano(彭明盛)脫不了干係。

IBM早在2007年就已經開始了雲計算的佈局,當年11月發佈業界首個雲計算商業解決方案“藍雲”(Blue Cloud)計劃。

2008年8月宣佈,將斥資3.6億美元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立雲計算數據中心。

2009年2月,IBM爲了加快進軍雲計算領域,成立了新的雲計算部門。

同年,IBM實現了每股收益10億美元的目標。於是,彭明盛在2010年發佈的“公司2015路線圖”中寫道:到2015年,實現每股收益20美元。

但直到他卸任那年——2012年,IBM雲計算業務的商業模式都主要是賣雲計算的服務器。

雖然彭明盛在任職期間(2002-2012)給IBM創造了非常好的業績,使公司的每股獲利(EPS)增加了近五倍,產生超過1000億美元的現金流,並投注超過500億美元的研發資金。

但他同時是傲慢的。某次受訪過程中,提到其競爭對手亞馬遜在雲計算方面的努力時,彭明盛表示,IBM一筆交易的規模就超過亞馬遜的所有云計算業務,僅僅一筆交易就勝過亞馬遜的所有努力。

彭明盛

他還曾說過:別家做不到IBM在雲端做的事情。(另一種說法是,企業有自己獨特的模式,你不可能在雲端做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正是他們採用封閉策略(主要使用自家服務)開拓雲服務市場,最後致使IBM在公有云市場掉隊。

業務人士曾在分析文章中指出:大多數雲解決方案的有趣之處在於,其中沒有幾個做的是新東西。相反,雲服務提供商只是把原先在本地做的事情搬遷到雲端,讓任何企業使用。正如彭明盛意識到的那樣,此類模式天生就缺乏定製化,這意味着大多數雲服務都是基於一個個功能建立的,這種做法比不上本地軟件。

不過,現實是,IBM做的業務——以及IBM有市場的全部原因——並不是爲了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而購買定製化技術解決方案;他們購買這些解決方案是因爲這些方案幫他們實現了自己的商業目標。因此,隨着普遍提供的雲服務慢慢但堅定地變得足夠好,在問題解決方案方面,IBM不再具備壟斷地位。

因爲,當企業不再擁有數據中心的時候,他們也就不再需要爲自己的數據中心找個系統集成商了。

一篇分析文章還指出:彭明盛在以EPS爲綱的思路下,所有高管的獎勵都依賴其成本控制績效,資本支出持續走低。與此同時,IBM卻在另一邊大搞股票回購——市場上的股票少了,收益沒變,每股收益EPS自然就提高了。導致的結果就是,IBM在雲計算產業投入不足,最終掉隊。

雲計算是個需要資本密集投入的產業。伴隨着雲計算的爆發,亞馬遜、微軟和谷歌三者的資本支出迅速爬升,很快超越了IBM,並把它遠遠甩在了後邊。到2017年的時候,亞馬遜、谷歌、微軟已經在資本支出上花了近2000億美金,IBM卻不到500億美金。


2

彭明盛的封閉和固執己見,不僅導致IBM在雲計算服務領域走了一段彎路,更是給其繼任者羅睿蘭挖了個大坑。

羅睿蘭接棒第9任CEO後,IBM開啓了雲計算的艱難追趕之路。

羅睿蘭,1981年就加入IBM,從系統工程師做起,擔任過IBM資深副總裁暨銷售、行銷與策略部門總經理等職務,2010年負責的營收超過990億美元。

羅睿蘭

她在任期內,展開了超過1200億美元投資的戰略轉型,推動IBM向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等新興企業級技術的發展。

在她的領導下,2013年,IBM斥資20億美元收購當時美國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研發公司SoftLayer,建立公有云平臺,正式進入公有云市場。但彼時,雲計算市場上,已經環伺亞馬遜、微軟、谷歌、阿里巴巴這些強大的競爭對手。

2014年初,IBM對外宣佈,計劃投資12億美元新建15個數據中心,同時宣佈投資10億美元用於新成立的IBM沃森事業部。同年,IBM推出PaaS層雲平臺Bluemix。

但2013年,IBM收入和營運利潤雙雙下滑。2014年,IBM正式放棄2015年的利潤目標。

2016年初,羅睿蘭宣佈IBM從一家僅提供“硬件、軟件與服務”的公司轉型爲一家“認知解決方案與雲平臺公司”,把公司重點放在人工智能和雲計算上。

但有觀點指出,直到這個時候,IBM還沒想好IaaS要怎麼做。IaaS是雲計算中份額最大的部分,也是IBM最不想面對的部分。它門檻太高,需要建造大量數據中心,它毛利太低,難以維持IBM生存所需,它又太標準,IBM沒有任何優勢。

於是,羅睿蘭把重心放在了認知計算(人工智能)上。Watson(沃森)的大名想必各位都已經聽說過。IBM在Watson上的投入也不菲。單2015年一年就高達150億美金。

但人工智能的商業化落地還未到時候。客戶很少會根據AI服務去選擇雲廠商。只投入,不見起什麼水花。而且,Watson後來還出現了治療建議不準確、不安全等問題。(再後來,IBM裁掉了Watson醫療部門70%的人。)

2017年,IBM推出IBM Cloud Private(ICP) 私有云平臺。

2018年,上線IBM多雲管理平臺(IBM Multicloud Manager)。IBM Think 2019 大會期間,IBM又發佈了幾款重量級混合雲新產品,包括IBM雲集成平臺(IBM Cloud Integration Platform)以及幾項重要的IBM混合雲服務。

但自2014年以來,IBM在公有云的份額逐年下降,逐漸被微軟Azure、谷歌雲、阿里雲等超越。2018年,IBM位列全球第五大雲計算廠商,但市場份額僅有3.8%。

這樣看來,IBM的雲計算業務是沒法趕上其他家了。



3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羅睿蘭雖然沒能正面拯救IBM的雲計算業務,但側翼留了後手。

2018年10月,IBM以340億美元出手收購開源軟件廠商RedHat(紅帽),拿到了它的混合雲解決方案Openshift,打造IBM混合雲新戰略。

紅帽是一家總部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公司,是開源軟件商業化的先驅之一,以其定製版本的開源操作系統Linux而聞名。它維護的 Linux 和 OpenStack 發行版在業界享有盛名,RHEL的名號在 Linux 界響噹噹,同時它還是維護 Java 的行業大佬,也是 Kubernetes 等新興技術的主要貢獻者。

收購紅帽是IBM百年曆史上最大的併購交易,是美國科技行業史上第三大併購交易。當時紅帽的股價是每股116美元,而IBM給的價格是190美元,溢價超過60%。

IBM在新聞稿裏這樣解釋重金收購紅帽的理由:研究表明,80%的工作負載還沒有轉移到雲,這是由於當今雲市場的專有性質所限制的。這將防止數據和應用程序跨多個雲的可移植性、多雲環境中的數據安全性和一致的雲管理。

這次收購似乎讓IBM看到了曙光。羅睿蘭表示,“這將重啓整個雲市場的版圖。”

不過她沒機會摁下重啓鍵了。新的掌舵者走上舞臺。



4


他就是Arvind Krishna,IBM現任 CEO。

就是他擔任IBM雲計算和認知軟件部門負責人時提議收購紅帽。他稱,混合雲是公司未來增長的最好機遇。

Arvind Krishna

混合雲是公共雲和私有云混合使用的一種形態。一般來說,客戶會把核心或穩定的業務放私有部分,邊緣或彈性的業務放公共雲,同時打通兩種環境中的數據和應用,統一管理,隨業務變化在公共雲與私有云之間調整工作負載。

通過混合雲,傳統企業在保持自己機房與核心業務的同時,可以把一些邊緣業務或者彈性要求高的業務放到公共雲上,而且還能在雲廠商的幫助下升級內部的技術架構,爲將來做儲備,兼得魚和熊掌。

正是因爲對混合雲的看好,纔有了IBM這筆傳奇收購,纔有了藍色巨人帶上小紅帽。被併購後的紅帽被納入IBM混合雲部門。

2019年11月,IBM宣佈,已經將IBM的軟件組合轉化爲雲原生,併發布首批轉型成果——IBM Cloud Paks產品組合,該組合已上線,並運行在紅帽OpenShift上。


5

2020年4月,當57歲的Arvind Krishna被任名爲IBM第十任CEO時,有分析師將此事件的意義類比爲微軟任命Satya Nadella爲CEO。

雲計算似乎成了IBM唯一的救贖。

Arvind Krishna就任CEO 的第一天,給員工寫了一封電子郵件,強調混合雲業務是 IBM的重中之重,並稱現在是時候打造繼大型機、IT服務和中間件之後的第四大平臺“混合雲”了,並且,混合雲平臺將比其他三個平臺“活得更久”。

Krishna還表達了對紅帽及其新任CEO Paul Cormier的“期待”:“我們必須贏得雲計算的架構之戰。我們有一個獨特的機會窗口,由 IBM 和 Redhat 來把 Linux、容器和 Kubernetes 建立爲新的標準。我們能夠讓 RedHat OpenShift 成爲混合雲的默認選項,就像 Redhat Enterprise Linux(RHEL)是操作系統的默認選項一樣。”

Krishna還挖來美國銀行的CTO Howard Boville任 IBM 雲平臺高級副總裁,負責IBM的雲業務。IBM 曾與美國銀行合作開發了服務於金融行業特定需求的定製公有云。

半年後,IBM做出將基礎架構託管服務部門剝離、成立一家新公司的決定,讓IBM之後專注於包括Redhat在內的混合雲業務。

IBM直言不諱,“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抓住價值萬億美元的混合雲市場。”

現在分拆公司,將IBM專注於開放式混合雲平臺和 AI 能力的決定是順理成章的。

混合雲,是IBM重生的新機會,也可能是其唯一的一次機會了。毫無疑問,IBM這次是賭上未來。



參考文獻:

【1】《Ben Thompson:微軟的壟斷遺風與IBM錯失的雲計算》

【2】《一頂價值340億美元的帽子,值嗎?》

【3】《靠混合雲IBM能改變雲計算的格局嗎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