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刷到了一條讓人“老爺爺地鐵看手機”的新聞——特朗普稱小兒子感染新冠後15秒痊癒。

而就在“懂王”滿嘴跑火車的前兩天,網飛上線了一部電影,從裏到外、從古到今,明晃晃擠兌了當今這位美國總統,堪稱近期最值得關注的外語大片——《芝加哥七君子審判》。

影片由《社交網絡》《新聞編輯室》《白宮風雲》的金牌編劇艾倫·索金自編自導,從籌備、開拍到上線歷時13年。

目前影片在爛番茄新鮮度94%,IMDb評分8.0,成爲網飛衝擊明年奧斯卡的種子選手。

主演陣容也相當壕氣,包括“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波拉特”薩莎·拜倫·科恩、“囧瑟夫”約瑟夫·高登-萊維特,配角也有“蝙蝠俠”邁克爾·基頓這樣的大咖。

故事改編自1968年發生在美國的真實事件。

這是美國曆史上最爲動盪的大選之年,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與反戰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羅伯特·肯尼迪先後遇刺身亡。

整個夏季,幾乎每個月都有1000多名大兵死於越戰,致使美國國內反戰情緒日漸高漲,抗議活動不斷。

當時,民主黨代表大會將在芝加哥舉行,芝加哥市長爲此調動上萬名國民警衛隊和陸軍士兵維持秩序,並駁回了所有的集會申請,只批准了格蘭特公園的一個集會。

這場集會吸引了1.5萬人參加,遊行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導致數百人被捕。

不久後,主導抗議活動的8個團體領袖,以“密謀跨越州界煽動暴力”的罪名被正式起訴,其中一人在訴訟期間被中斷了審判,剩下的七人後被稱爲“芝加哥七君子”。

1969年9月24日,審判正式拉開帷幕。

只不過誰也沒想到,這成爲了美國曆史上最爲可笑的一場審判。

法庭上的法官毫無威嚴,如同罵街一樣扯着嗓子維持秩序;被告們更是不斷作妖,喫零食、做鬼臉、講笑話、看報紙……無所不用其極。

這個案件經過近五個月的審理才最終定罪,但宣判後兩年多,美國聯邦第七巡迴上訴法庭推翻了所有判決,“芝加哥七君子”被無罪釋放。

客觀來說,這樣一個時代背景複雜交錯、涉及人物衆多、劇情百轉千回的真實事件,想要拍好並不容易,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以劇集的形式再現。

但艾倫·索金卻用實力證明,129分鐘的犀利對白和精巧敘事,足以把故事的精髓深入淺出地呈現出來。

影片開場7分鐘的交叉剪輯,快速帶領觀衆進入1968年的時代氛圍——

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美國士兵被源源不斷送往戰場,國內的社會團體反戰情緒日益高漲,計劃前往芝加哥進行抗議活動。

之後,鏡頭直接跳轉到法庭,再現了這場曠日持久、充滿抓馬的審理過程。

法庭上,“國際主義青年黨”的兩個領袖——傑瑞·魯賓和艾比·霍夫曼,極盡展現嬉皮士狂妄不羈的一面,他們把警服與法官袍疊穿,公然戲弄和嘲諷法官。

他們的無理取鬧並非毫無來由,因爲法官朱利葉斯·霍夫曼從一開始就偏向控方這邊,並對被告之一、黑豹黨首領鮑比·西爾表現出明顯的歧視態度。

當時,因爲律師正接受手術無法出庭,西爾曾申請推遲審判。

但法官不僅拒絕了他的申請,當場隨意爲他指派了新律師,還拒絕西爾依法爲自己辯護。

每當西爾想要發言,他都會被法官制止,等於被完全剝奪了辯護權利。

到了後來,法官因爲西爾的發言變得越發怒不可遏,直接命令法警把情緒激動的西爾綁在椅子上,並堵住嘴。

這個帶有羞辱意味的行爲,被當時的法庭速寫師記錄了下來。

在影片中,西爾只被綁了一天,而在現實中,他其實一連好幾天都遭受此種非人對待。

之後,法官宣佈對鮑比·西爾的審判無效,並以藐視法庭罪判處他四年監禁。

可以說,這場審理基本就是一場“黑哨式審判”,法官朱利葉斯·霍夫曼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公平和正義——即便前任總檢察長親自出庭作證,證實暴動其實是由警察局發起,而非遊行示威人員。

這個證詞,是幾個被告絕地反擊的唯一殺手鐧。

然而這位法官卻選擇無視,根本不打算把證詞告知給陪審團,導致審判繼續朝着無妄之災的方向發展。

對於這場法庭戲,導演艾倫·索金充分發揮了他“話癆”的功底,寫出了不少經典又犀利的對白:

“用你的話來講,如何和平地解散並推翻政府?”

“在這個國家,我們每四年都這麼做。”

“你是否蔑視你的政府?”

“與政府對我的蔑視相比,我的蔑視不值一提。”

影片的高潮段落,則通過人物的幾段回憶,拼湊出了格蘭特公園警民衝突的起因。

其實在一開始,幾個反戰團體都抱着和平的初心,希望通過溫和的方式讓政府聽到他們的反戰呼聲。

影片開場的交叉剪輯,就展示了幾個團體領袖的最初立場。

只不過到了後期,這種理性逐漸被狂熱掩蓋,遊行隊伍中也夾雜進了別有用心之人。

在這種劍拔弩張的形勢下,怒火一觸即發。

尤其當目睹同伴被警察暴力毆打時,領袖湯姆·海登喊出的那句曖昧的宣傳話語——“如果(我們)註定要流血,就讓血流遍整個城市”,徹底淪爲了挑動事端的導火索……

當狂熱變成了噪音,“警察先動手”的真相已不再重要,目標最大的“芝加哥七君子”就這樣成爲了整場暴動的替罪羊。

影片最後,導演設置了一個極具戲劇化的收場。

在判決前,湯姆·海登代表其他人做總結陳詞,他本可以藉此表示自己的悔悟態度,請求法官的寬恕。

但他卻出人意料地拿出厚厚一疊名單,逐一念出了4752名在越南喪生的美國軍人姓名,贏得現場一片歡呼與掌聲……

從劇情來看,這部《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韓國電影《辯護人》。

兩部影片皆以法庭戲爲重心,講述的也同樣是國家機器試圖給普通公民冠以重罪的真實事件。

《辯護人》

只不過,《芝加哥七君子審判》被艾倫·索金賦予了更多諷刺意味。

影片的劇本其實早在2007年就已完成,索金曾坦言就是專門寫給導演斯皮爾伯格的,整個故事的主旨就是借古諷今,表達反戰立場。

然而由於好萊塢罷工風潮,這個劇本被無限期擱置,最後由艾倫·索金親自執導。

片中除了再現“黑哨式”庭審的全過程,也對於遊行示威、憤怒表達做了深刻反思。

當年號召遊行的幾個領袖,雖懷着和平與反戰之心,但還是輸給了主觀情緒,導致和平抗議演變成失控的暴動,反戰的呼聲被暴力掩蓋,這纔是“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留給後人的真正的教訓。

而影片之所以要趕在大選之日前上線,目的也不言而喻。

2020年的美國,各個方面都與1968年的美國迷之雷同——都有一個把國家上下搞得烏煙瘴氣的總統,警民衝突、種族歧視的事件源源不斷。

被警察跪殺的喬治·弗洛伊德,就是片中被捆綁手腳、堵住喉舌的鮑比·西爾的當代縮影。

某種程度上說,從1968年到2020年,美國政府一直在重複上演着雷同的抓馬大戲,一切似乎都沒有任何改變。

這也是導演艾倫·索金通過影片所呈現的觀點。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並不是單純復原歷史事件的電影,影片歷經13年才得以拍成,期間也並沒有刻意爲了影射現實而進行修改。

你在影片中的1968看到了2020,只是因爲美國在復刻着肆意踐踏人權的糟糕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