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強如漢高祖劉邦,爲何也向匈奴低頭,採取屈辱的和親政策?

當時的漢朝還處於剛剛建立時期。經過艱苦卓絕的秦末戰爭,百業凋零,國力式微,不管是民間還是朝廷對連年的征戰,都已經疲憊不堪。“和親”雖然是一種綏靖政策,但卻換來了漢朝高祖至景帝60多年的休養生息。爲以後的對匈作戰,做出了時間和空間方面充足的戰略準備。

“和親”本屬於無奈的政策發明,卻給枯燥無味的民族交往史平添了一抹玫瑰色。也引發了許多或美麗或悽慘的傳奇故事,從此以後進入史書的女人不再只有皇后、妃嬪、公主,也有了許多的冒牌公主,比如解憂,細君,昭君,文成等。和親政策的發明始於漢高祖劉邦大臣婁敬(後被賜姓劉)。高祖七年,盲目冒進的劉邦,被匈奴王冒頓圍困于山西大同以東的白登山七天七夜,無法脫身。不得已分別採用了謀士陳平和婁敬的建議,一個是用珠寶賄賂冒頓的閼氏;一個是開啓一種綏靖政策“和親”,作爲與匈奴和解的對策。

急於求成的漢高祖,原本下令自己的獨生女兒魯元公主離婚改嫁冒頓,因爲呂雉堅決不肯,於是劉邦將一位家人的女兒收爲公主,嫁給了匈奴冒頓。於是從漢高祖開始西漢開啓了“以女人換和平”的國策。

公主出嫁了,戰爭的烽火熄滅了,出現在邊塞上的是和平的裊裊炊煙,一個纖弱女子撐起了漢匈和好的一片天,“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論,幾與衛霍同”。這種功勳可比將軍越馬揚刀,血濺沙場。畢竟與動輒幾十萬,幾百萬的兵士廝殺相比,這是成本最低的付出了。

所以西漢幾任皇帝都採取這種綏靖政策,包括漢武大帝剛登基時也是讓細君公主去匈奴和親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