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于1947年针对当时的军委所在地陕北延安发动大规模进攻,以胡宗南为首的国军主力达到24万人之众。不过24万远不是胡宗南在西北地区的兵力巅峰数字,其直接掌控的部队数量一度逼近60万人,甚至超过战区级别的东北剿总、华中剿总。

先来看看胡部巅峰期的兵力构成。抗战后期胡宗南部队实控或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包括陕西、河南、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省,就地域面积而言,超过同时期的任何一个国民党高级将领。1944年,胡宗南直接掌控的部队包括第34、37、38、31、28、36、29和第3集团军。抗战时国军一个集团军辖多个军,相当于后来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一级。再加上保安团等二线力量,胡宗南实打实拥有过近60万大军,而且其中不乏第1军这样的王牌军(抗战初期地位高于后来的五大主力),这在国军高级将领当中是极为罕见的情况,巅峰时期被称为“西北王”,令汤恩伯等人羡慕不已。

之所以对战西北野战军时的胡宗南集团只有20余万人,是46年国民党军内部整编的结果,胡宗南所辖的不少部队被调往其他战区,或者直接裁撤掉。但胡宗南的实力和地位并没真正减弱,抗战时期的西北60万部队里有大量地方派系部队,综合战斗力并不强。事实上胡宗南大军在1947年后面对西野的运动战法,始终没有占得便宜,反而目视西北野战军在2年之内壮大起来。不过西野和胡宗南集团始终存在规模差距,虽连打胜仗,但并未真正威胁胡部根基,胡宗南集团始终有20余万兵力,直到49年退入四川。

之所以西北胡宗南集团强盛过这么长时间,跟国民党中央军的构成及胡宗南的个人特点有很大关系。中央军的核心是黄埔系,而黄埔系包括教官级别和学员级别两种:像陈诚就属于前者,实力地位高于胡宗南;胡宗南属于后者,黄埔首期中的佼佼者,被称为老蒋的嫡系门生第一人。而且相对于教官级别的黄埔系,无疑黄埔学生数量更多,对老蒋的作用也更大,蒋有意提拔嫡系黄埔,尤其是前六期的学生。

胡宗南1924年入校时就已经28岁,超过了黄埔学员报名上限(25岁),因为其他条件优秀才被录用,这在后期反而是胡宗南的一个优势,比同级的学员老成持重,加上其本人对老蒋的死忠,因此更受信赖;关键的一点,胡宗南不仅是黄埔一期毕业,还是老蒋的浙江同乡。多位一体的条件下,自然得到了更多兵权和发展机会,接过老蒋起家的第1军第1师,并逐步成为第1军军长、第17军团长、34集团军总司令,再到后来的西北最高长官,拥兵60万,仕途顺利得惊人。

除以上原因外,抗战相持阶段的客观形势也给了胡宗南扩大实力的机会。1938年胡宗南便奉命开赴陕西遏制八路军,没有和日军直接交战的任务,反而投入主要精力备战扩军,在这一时期胡宗南既把兵力扩张到了惊人的地步,更是为老蒋扩大了西北地盘,地位越发提高,成为黄埔生中在大陆时期唯一的上将军衔获得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