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的沈丘升騰着希望

建在村裏的扶貧車間

種植扶貧基地內,貧困戶正在採摘黃瓜,臉上寫滿喜悅

槐山羊育種扶貧基地

凱旺電子扶貧車間

羣衆利用閒暇時間學習種植養殖技術

□肖飛黃海濤靳曉光崔堯

嶄新的民居錯落有致,大棚基地閃着光亮,扶貧車間機聲隆隆……仲秋時節,走進沈丘縣各鄉鎮,目之所及,碧水環繞,田園似錦。在脫貧摘帽後,該縣以產業振興爲抓手,轉變工作方式,建立完善的體制機制,積極推動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車頭”帶動

鄉村振興有希望

“這棚訂單辣椒,銷售價不錯,能賣2000元左右。等辣椒收了就種冬菠菜,趕在春節還能賣錢。以前單靠種地一年只能掙個500多元,現在只要管理能跟上,收入6000元也沒問題。”在沈丘縣白集鎮尹莊行政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馬炎東正在計算今年的“收成”。

“你看看大家幹勁兒多足!”馬炎東指向棚外,37座“同款”蔬菜大棚連片,在秋日的陽光下閃着光亮。三三兩兩的村民正忙着採收、運輸訂單蔬菜,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別看這些棚子一個只有7分地,卻是我們的‘聚寶盆’,這都是我們‘萌書記’的功勞!”說起這些“聚寶盆”,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被稱作“萌書記”的王萌利,今年40歲,他不但不萌,還是個高大威猛的人民警察。2015年8月作爲工作隊隊員入駐尹莊,2017年11月“轉崗”任第一書記,5年來先後爲尹莊協調幫扶項目24個,總投資2534.1萬元,惠及全村629戶,帶動143戶貧困戶;全村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2700元增加到2019年9800元,村集體經濟實現從零到2019年10餘萬元的飛躍。

“爲了確保各村脫貧攻堅的‘火車頭’動力十足,我們出臺了脫貧攻堅一線選人用人辦法,激勵第一書記和黨員幹部下得去、駐得穩、融得進、幹得好。”沈丘縣委書記皇甫立新介紹,沈丘爲全縣159個貧困村選派159名駐村第一書記,542名工作隊員;爲393個非貧困村選派412名科級幹部聯繫幫扶,通過推動幹部人才資源向脫貧攻堅一線集結,實現了強大的脫貧拉動效應。2019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917元,增長9.2%,增速居周口市第一位。

“歸雁”引領

貧困戶搭上“脫貧快車”

除了配齊配強第一書記拉動村子發展,沈丘縣還出臺六大類50餘條“引鳳回巢”政策,在簡化手續、技能培訓、金融服務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注重吸納在外人才回鄉創業。

“家鄉土地成本低,生態農業前景廣闊,縣裏對返鄉創業又有扶持政策,回農村種地一樣大有可爲。”80後小夥肖雲峯過去在焦作當導遊,2014年返鄉創辦了田野青專業種植合作社。他介紹,沈丘縣不僅推出惠民扶貧貼息小額擔保貸款業務,還將返鄉創業人員投資項目納入招商引資範圍,與外地客商享受同等優惠待遇,這些做法吸引衆多像他一樣的人選擇返鄉創業。

目前,肖雲峯共流轉土地565畝,其中300畝種上了優質強筋小麥,40畝建起了蔬菜大棚,另外搭配種植了脫毒土豆、香蕉紅薯、水果玉米等特色農產品,共帶動周邊4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羣衆順利脫貧。

據統計,自2015年以來,沈丘縣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9016萬元,培訓各類職業技能人員3萬人次,扶持11092人成功創業,帶動就業2萬餘人,實現了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

扶貧車間

拓寬羣衆致富路

“我在這裏做工已經有兩三年了,平均一個月能賺三四千元,而且離家近,方便照顧老人、孩子,比在廣東好。”沈丘縣紙店鎮趙腰莊扶貧車間內,趙賀霞一邊說一邊熟練操作縫紉機。她是該鎮直東行政村人,也是這座扶貧車間裏的“明星員工”,曾經最高拿到近7000元的計件工資。

趙賀霞所在的扶貧車間以生產戶外用品爲主,吸納20多名貧困羣衆就業,其中後處理、包裝等工序還爲10多名留守老人提供了崗位,增加收入。

“租金第一年全免,第二年減半,第三年往後每平方米每月4元至6元,我們只需自帶設備,便可‘拎包入住’。”經理劉輝說,自己是安徽人,之所以選擇把企業搬過來,一方面是這邊的車間規格足夠大,能滿足使用,最重要的是沈丘縣給入駐扶貧車間企業的優惠政策太吸引人。

據瞭解,沈丘縣共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村級扶貧車間171個,全部移交所在村經濟集體合作社,作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所獲收益主要用於特困戶的兜底幫扶和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這些扶貧車間採取“龍頭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模式,共帶動11000人就近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400多人。

脫貧產業園

羣衆多途徑享紅利

“大棚蔬菜採摘期時,這裏的日用工量可達300餘名,日工資平均每人80元左右。”在沈丘縣白集鎮張單莊行政村,該鎮黨委書記於海濤正在介紹聯村共建百畝連棟大棚項目建設情況。

遠遠望去,兩座佔地100畝的連棟溫室大棚,宛如兩棟巨大的翡翠房子,透明的外面下閃着瑩瑩的綠光。“我們按照‘縣建、鄉管、村有、能人帶’的模式,整合了12個行政村爭取項目資金1160萬元開展聯村共建,建成後移交鎮政府統一管理,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於海濤說。

據於海濤介紹,這只是該項目的一期工程,二期同樣佔地100畝,還要建設溫室大棚16座。建成後形成規模化的扶貧產業園,由專業公司進行經營,實現風險最小化,除去羣衆的土地租金和務工收入,12個聯建村集體經濟每年可增收5.5萬元左右,同時帶動30戶貧困戶以扶貧小額信貸進行合作種植。

據瞭解,沈丘縣目前已建成10餘個種植、養殖類聯村共建項目,均在發展過程中實現了鄉村產業興旺、貧困戶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壯大三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我們將繼續積極探索發展模式,多舉措發力,奏好產業扶貧這首協奏曲,爲鄉村振興的宏大樂章貢獻沈丘經驗!”皇甫立新說。

策劃趙振 統籌郭力銘

相關文章